文|福林媽咪
小區(qū)里有這樣一個孩子。
整個冬天,孩子都穿著同一件衣服,即便是夏天,也只是兩套校服換著穿,身后背的書包也是破爛不堪,卻還在背著。
按說,在城里生活的孩子,不應該像他那樣如此“落魄”。
問過之后才知道,是那位孩子的媽媽為了省錢,基本不給孩子買衣服鞋子,更別說玩具和好吃的。
本以為孩子媽媽如此的節(jié)儉,是想給孩子的教育投入一大筆資金的。可是,我們這些樓下陪孩子們玩耍的媽媽們,卻從來沒見過那位媽媽帶著孩子去上什么興趣班、特長班之類的,更別說看到那個孩子在樓下玩耍。幾乎一個周末,兩天的時間,但凡有小朋友在樓下玩耍,都不曾見過那個孩子的面兒。
不僅如此,節(jié)假日的時候,我們也不沒見過那家人帶著孩子一起出去玩耍,旅游。
他們一家人似乎與我們這樣的生活節(jié)奏格格不入,終于有一天我去他們家借東西,這才了解他們“如此”生活的原因。
原來,一家人是早年間外出打工來到這個城市的,他們現(xiàn)在住的房子還是租用的,已經(jīng)好些年了。之所以“格格不入”的生活,只是為了能攢夠錢,買一個好一點兒的房子,好讓孩子的生活環(huán)境得到提高,然后讓孩子也能有一個好的未來。
這為了買房子,而給孩子這樣的教育方式,到底妥不妥,街坊鄰居在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也是眾說紛紜。
@李大姐:這很正常,現(xiàn)在吃糠咽菜,就是為了以后的生活好點兒。誰都不容易,我從老家出來,到現(xiàn)在的定居在這里,就是這樣過來的。
@樂樂媽:你勤儉持家沒問題,可是不給孩子買衣服也太過了吧!有哪個孩子能忍受這樣的“待遇”?好替那個孩子傷心。
@童童爸:這個媽媽似乎本末倒置了,現(xiàn)在不給孩子創(chuàng)造條件參加特長班什么的,以后即便買了房,孩子恐怕也早就沒時間、沒精力去學什么特長了。
雖然,隔壁媽媽的這種實在是無奈之舉,但是,這種以孩子教育為代價的“無奈”卻是也是存在很多弊端的。
這樣的“無奈”會讓孩子的性格變得很自閉,孩子也會變得越來越不自信。
孩子穿著與身體不和諧的衣服,很容易引來同學間異樣的眼光。而隨著孩子年齡的成長,心智的慢慢成熟,孩子就會很容易的從那些異樣的眼光中解讀出嘲諷,慢慢的,孩子也就會遠離別的小伙伴,變得自閉孤寂。
同時,孩子也會因為自己的穿著變得越來越不自信,而這種不自信不僅出現(xiàn)在生活上,因為遠離同學們的集體生活,也會讓孩子對學習變得越來越不自信。
而且,孩子也會因為目睹爸爸媽媽的生活狀況而產(chǎn)生負罪感,覺得自己是無用的人。
不僅是孩子的性格會出現(xiàn)問題,對孩子認知能力的提高也會產(chǎn)生弊端。
孩子的目光會變得越來越狹隘。
沒有足夠的閱歷,沒有正常的與人溝通的能力、沒有任何的興趣愛好,那孩子的生活就會很受局限,錯過周圍生活中那么多美好的事物,眼界自然就不夠開闊,內心也就不會豐盈,目光也會變得越來越狹隘。
其實,這位媽媽本身節(jié)儉的生活態(tài)度也會很好的,只是,媽媽在孩子教育上的過度節(jié)儉對孩子的成長造成了傷害。
孩子的教育,不僅是學校課本上的理論知識教育,生活中的教育對孩子的影響也是同等重要的。
每個爸爸媽媽都應該深刻反思自己的生活行為,自己的行為習慣會不會對孩子未來的成長產(chǎn)生影響。
——今日話題——
如果是你,你會像那個媽媽一樣,先攢錢買房嗎?
(注: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