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15年10月,那個說永不缺席的蔡康永發(fā)出一條辭別《康熙來了》的微博。
而隨后小S也在微博回應說“沒有你便不完整,所以親愛的,我們就共進退吧!”
就這樣2876集、12年陪伴的《康熙來了》開始了它毫無預警的告別。
12年死忠粉任泉說“沒了,才知道什么是真沒了?!?/span>
姚晨說“多么希望你明天說,這只是你和大家開的一個玩笑?!?/span>
還有還沒上過《康熙來了》的賈玲說“我曾經想過等我很紅很紅了就可以參加康熙來了?!?/span>
雖然很多觀眾都很不舍,都希望只是個玩笑,但《康熙來了》還是在2016年1月走到了最后一集。
02
康熙分開之后,小S和蔡康永都嘗試在沒有彼此的地方努力尋找適合自己的定位。
小S獨挑大梁主持了《姐姐好餓》,在節(jié)目中小S還是會揩油、開車,但是沒有蔡康永在一旁控場,她拋出的梗常常像進了棉花團中,沒有回音,留下一地尷尬。
蔡康永主持了《奇葩說》、《男子甜點俱樂部》、《愛的時差》、《你說的都對》等網綜,雖然數量很多,但是除了《奇葩說》之外,其他節(jié)目大都不溫不火。
而與此同時《康熙來了》復播、“康熙合體”回歸的消息不斷傳出。
但都被官方一一否認了。
雖然盜號的行為不可取,但我想發(fā)布這條假消息的盜號者一定是“康熙”的忠實粉絲吧,也非常想要“康熙”的回歸,這也是眾多粉絲所期望的吧。
03
那么為什么大家都喜歡看《康熙來了》?
有網友說因為是康熙組合。
蔡康永始終溫文爾雅、談吐得體,小S永遠豪放瀟灑、隨時脫韁,搭配一文一武。
節(jié)目中小S負責豁出去,活成了表情包,摸遍了娛樂圈男明星,懟過了所有嘉賓。而蔡康永負責拉主線,hold全場,做后盾。
記得有集蔡康永被問,要是只能帶一樣東西被丟到荒島上20年,你帶什么?
康永說:我?guī)?/span>S,因為她可以讓我的每一天都不無聊。
小S也曾一本正經地深情表白:“大家都希望我跟你一起主持,我后來變得很依賴你,沒有你在我旁邊,我會覺得害怕。我自己一個人主持這件事,我不但會害怕,而且我也不喜歡。”
《鏘鏘三人行》曾經說,“某種意義上蔡康永是個空間,小S在這個讓她有安全感的空間里面揮灑自如。這對搭檔真的絕了,不像情侶,不像兄妹,不像父女,比朋友更有默契,又有點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味道。不知道怎么形容。這組合前無古人,后面不知道會不會有來者?!边@個評價也是很高的。
當然我覺得“康熙”吸引人的地方除了這種張弛有度的默契之外,更在于它從來不給嘉賓面子,敢問別人不敢問的問題,敢揭穿明星嘉賓的真面目,這是大陸這邊的綜藝、談話節(jié)目所缺乏的那種真實。
凡是參加《康熙來了》的嘉賓,大多數都會被蔡康永小S毫不留情地扒掉人設和面具,露出最為尷尬卻真實的一面,但康熙會很有默契地將這種尷尬的真實呈現得很有意思,沒梗就是沒梗,有趣就是有趣,沒有捧場和圓滑。
04
雖然傳了很多次《康熙來了》回歸、復播都被證偽了,但這次“康熙”真的回來了。
在優(yōu)酷新推出的網綜《真相吧花花萬物》中蔡康永和小S重新合體,《康熙來了》制作人陳彥銘(B2)攜原團隊也回歸了,他們要繼續(xù)毫不留情面地、大尺度地擊穿人心。
作為“康熙”多年的觀眾,這個節(jié)目剛官宣的時候我就關注了??赐昵懊鎯善谖矣X得這個節(jié)目非常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探究明星最真實想法的方式不是單純通過談話,而是會通過明星的網絡購物記錄和足跡等去觀察、揣度這個明星購物行為背后的心理和態(tài)度。
語言是可以包裝的,而購物行為卻能將一個人最真實的想法暴露出來。觀察一個人的花錢方式,也是在觀察這個人與世界的相處之道。美國著名營銷家萊維特在《交易完成后》一書中說道,顧客購買的不是產品,而是對未來的預期,這個預期,也就是心理圖景。
任何人的消費行為背后的心理和態(tài)度都是一出大戲,更何況是明星呢。
比如在節(jié)目第一期中,謝娜買了防塵透氣面罩、冰絲防曬夏季冰爽速干衣、釣魚傘等等防曬的東西,小S看完以后開玩笑說謝娜是 “一個見不得人的人”。而通過觀看謝娜的購物足跡,發(fā)現即使只是購買一斤荔枝她也會認真地去比價,由此看來她在公眾面前所表現出來的“摳門”并不只是說說而已啊。
而在第二期中一向給人以自制能力超強印象的林志玲既會買1500g的紅燒蹄髈、一整箱泡面,但也會買跳繩、口氣清新劑,或許一直給人以完美形象的林志玲也會想要放縱自己痛快地去吃、去喝,但在痛快之后也會很有罪惡感地去買跳繩這些健身器材維持身材,遙不可及的志玲姐姐和我們這些普通人的消費心態(tài)也沒有什么區(qū)別吧。
“You are what you spend”,從消費行為的角度觀察真實人格的確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切入口,個人認為從某種角度而言這種記錄、足跡甚至要比聊天記錄等更真實地窺探到人內心?!墩嫦喟苫ɑㄈf物》除了會根據不同明星嘉賓的購物賬單,分析其消費行為之外,還有一個有趣也實用的環(huán)節(jié)設置是通過數據來為節(jié)目特定主題給出論據支撐。
當遇到喜歡的人時很多人都會被“送什么禮物更能表達心意?約會應該如何打扮?”等等這些問題所困擾,節(jié)目第一期就在“花錢要讓我喜歡的人也喜歡我”的主題之下,根據淘寶搜索男性近30天的搜索數據為樣本,分析得出實用禮物、手工禮物、情書膠囊等都擁有很高的搜索量。毫無頭緒又不好意思問朋友的時候,去了解一下這些基于龐大數據樣本得出來的有趣消費分析的確是一個不錯的思路呀。
“康熙”陪伴了我們12年,已經變成了我們吃飯時、公車上、睡覺前難以被取代的一種觀看習慣。雖然主持人相同,制作團隊相同,也依舊是采用訪談形式,但是再度回歸的“康熙”在內容、呈現上終究是與曾經的《康熙來了》截然不同,這也就意味著必定會被重新比較、審閱和挑刺,但正如小S所說:“我?guī)缀趺恳幻攵加X得,還好有康永哥在我身邊。就算我接下來的主持沒辦法超越《康熙來了》或是再創(chuàng)一個12年的奇跡,這些對我來說也不是很重要。”
對啊,蔡康永在接受采訪時也說,“經過這兩年,我很想念小S,也很想念我們倆在臺上互相開玩笑、聊天、吐槽的樂趣,這就是為什么我想再跟她做一個節(jié)目。”
不僅蔡康永想念他倆在一起相互開玩笑的樂趣,我們從兩年前他們離開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在期待這樣輕松、犀利的樂趣回歸了?!翱滴酢敝匦抡驹谝黄鹆?,小S繼續(xù)做蔡康永甜蜜的負擔,而蔡康永繼續(xù)去激怒小S,嘲笑彼此,在他們相互成長的同時也在陪伴我們一起成長。
這樣的路上也許不會是掌聲鮮花,也許是布滿荊棘,但這種力量毫無疑問是值得鼓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