⒑四君子湯:
①六君子湯:四君子湯+“陳皮、半夏、大棗、生姜”。
②香砂六君子湯《醫(yī)方集解》:※四君子湯+“香附、砂仁、陳皮、半夏”。
③香砂六君子湯《古今名醫(yī)方論》:四君子湯+“木香、砂仁、陳皮、半夏”。
⒒四物湯:
①桃紅四物湯:四物湯+“桃仁、紅花”。功用:養(yǎng)血活血。主治:血虛兼血瘀證。
②膠艾湯:四物湯+“阿膠、艾葉”。功用:養(yǎng)血止血,調經安胎。主治:婦人沖任虛損,血虛有寒證?!焉锾硬话?,下血不止;血臟虛冷,崩漏,去血過多。
③圣愈湯:四物湯+“人參、黃芪”。功用:補氣補血攝血。主治:氣血虛弱,氣不攝血證?!陆浵绕诙粒慷嗌?,四肢乏力,體倦神疲。
⒓六味地黃丸:麥味地黃丸(肺腎陰虛證)知柏地黃丸(陰虛火旺)。
⒔真武湯:
⑴下利者,去芍藥,加干姜;
⑵嘔者,去附子,加重生姜;
⑶咳者,加五味子,細辛,干姜。
⒕二陳湯:
⑴食痰,加山楂、麥芽、神曲;
⑵燥痰,加瓜蔞、杏仁;
⑶氣痰,加香附、枳殼;
⑷濕痰,加蒼術、白術;
⑸治療“風痰”,《醫(yī)方集解》加減法中指明應加用的藥物是:南星、竹瀝、白附、皂角。
⒖保和丸 大安丸的組成是:保和丸加白術。
⒗木香檳榔丸 《醫(yī)方集解》所載木香檳榔丸較張子和在原方組成藥物上多:三棱、芒硝。
⒘枳術丸 枳術湯→枳實:白術=2:1。
六、注意事項:
不可誤投白虎湯的是:①身熱無汗口不渴者;②身熱脈沉者;③身熱脈浮弦而細者;④身熱脈洪不任重按
七、病位:
1.完帶湯病位:肝、脾
2.桑螵蛸散病位:心、腎
3.天王補心丹:心、腎
4.蘇子降氣湯:肺、腎
5.復元活血湯:脅下
6.小陷胸湯:心下
八、病因病機:
1、蘇子降氣湯:痰涎壅肺,腎陽不足
2、鎮(zhèn)肝熄風湯:肝腎陰虧,風痰上擾,肝陽上亢,氣血逆亂
3.咳血方:肝火犯肺,咳傷肺絡
4.定喘湯:胸陽不振,痰濁中阻
5.桂枝茯苓丸:瘀阻胞宮
6.半夏瀉心湯:寒熱互結
7.枳實消痞丸:脾虛氣滯、寒熱互結
8.實脾散:脾腎陽虛,水氣內停
9.玉女煎:少陰不足,陽明有余
10.溫膽湯:膽胃不和,痰熱內擾
11.旋覆代赭湯:胃虛痰阻,氣逆不降
12.橘皮竹茹湯:胃虛有熱,氣逆不降
13.豬苓湯:水熱互結,氣化不利,邪熱傷陰,津液不布
14.膠艾湯:沖任虛損,陰血不守
15.完帶湯:肝氣郁滯,脾失健運,帶脈失約,濕濁下注
編輯:小杏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