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秋離殤
提起濟南,會讓人情不自禁的想起老舍,想起《濟南的冬天》。向往先生筆下溫晴的冬天,空靈的水晶,澄碧的湖水。今天我來了,與你邂逅在這初秋的日子里?!}記
【名泉之都】
濟南被譽為泉城,卻也真是實至名歸,沒到過濟南,還真想像不出泉水的多、清、靈秀。
濟南的泉水多如繁星,紛繁燦爛。清清的泉水是濟南的靈魂。珍珠泉群就有七十二泉,還有趵突泉,黑虎泉,金線泉,柳絮泉,漱玉泉,無憂泉,臥牛泉,皇華泉…
《老殘游記》中劉鶚曾寫道,“濟南家家有泉,戶戶垂柳。” 印證了濟南泉水的確眾多。
濟南的山水,引來乾隆帝多次駐蹕,在趵突泉、珍珠泉留下了許多題詩和墨跡,其中吟詠濟南名泉的題詩及雕刻稱為上乘之作。
漱玉泉邊士女來,綠楊蔭里起樓臺。傳說李清照就居住在柳絮泉邊,柳絮泉的東北方是漱玉泉,她每天在清明如鏡的柳絮泉邊梳洗打扮,她的傳世之作《漱玉集》因此而命名。至今漱玉泉邊建有漱玉堂,紀念一代奇女子李清照。
如今,步行在濟南的大街小巷,泉水景區(qū),你都會體驗到泉城風情,青山翠樹,曲水潺緩,游魚細石直視無礙。紅色的鯉魚在水中自由游弋,突然間游到遠處去了,似與游者相樂。
許多店門前,都會建有一眼或者兩眼泉井,大街上每隔一段會有免費的供水泉。在芙蓉街穿行品嘗特色小吃,我竟然發(fā)現(xiàn)一家餐館內(nèi)也有一眼泉水,店內(nèi)取水就是來自天然泉水。
歷經(jīng)歲月的輾轉,滄海變幻,泉水漸漸的沉寂起來,少卻了年少的張狂。趙孟頫的“云霧潤蒸華不住,波濤聲震大明湖”的景象再也尋不見了。但泉水依舊保持著清純、靈秀之風。
【明湖煙雨】
細雨,微風,淡霧,一襲清清凌凌的湖水。大明湖,我在煙雨中讀你。
抬眼望去,細雨蒙蒙似針似線、如煙如縷;天空似一幅淡墨潑灑的寫意山水;初秋的垂柳依然裙袂姍然,麗影韻舞。
我著一襲長裙,款款地漫步在鵲華橋,不禁憶起大明湖畔的夏雨荷。
乾隆與夏雨荷的傳說,穿越時光的樊籬,唯美了大明湖,給大明湖添抹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小橋,流水,假山,殘荷,畫舫。小徑,青竹,垂柳,樓閣。微風細雨中,盡情欣賞著你的美麗、神秘、詩意。
水墨韻染點草木,綠茵環(huán)繞彰高雅。
【超然攬勝】
超然樓是元代翰林大學士劉泂所建,清代著名文人蒲松齡曾在這里居住。
樓高51.7米,有銅瓦、銅欄、 銅門、銅柱構成,有“超然銅瓦金”之說,被譽為江北第一樓。上下共六層,是一座有關濟南泉城文化,泉城山水歷史的博物館。
步入一層,三維動畫模擬著鵲華秋韻,荷塘月色,清泉石上流等景觀,惟妙惟肖,身臨其境。登至二層看到的是大型木雕,有《名湖攬勝》《鯤鵬展翅》《萬馬奔騰》等,大氣恢宏。三層以茶社為主題,是品茶觀景的地方。
還有一些大型經(jīng)典木雕和奇石展覽。四層是泰山玉雕展。五層是是奇石展,包括一些珍貴的化石。六層是觀光極佳的觀景平臺,品茗賞景,愜意非凡。
登樓而望,近處的水,遠處的山,盡在視野之內(nèi)。真是全城美景盡收眼底。濟南,初秋的日子里與你邂逅,蒙蒙細雨中深情的讀你。
泉,清純靈秀。湖,唯美神秘。樓,厚重深沉。
作者簡介:如水心情,原名趙敏,中學教師,喜歡用清純簡約的筆觸書寫如水的人生。愛讀書,提高眼界和思想深度;喜練字,從古人書法中探尋寶藏,墨里乾坤亦人生;寫文章,記錄下自己的足跡,正如好友所言,到哪天我們老的走不動了,還可以像楊絳似的翻翻自己的舊作,自得其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