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橫”畫比作房子的大梁,那么“豎”則好比房子的立柱。漢隸雖取橫勢,但縱向支撐的“豎”畫卻起著中流砥柱的作用,且漢隸中唯有《張遷碑》的“豎“畫變化是最豐富的,其用筆也均為方筆。
此豎為《張遷碑》豎畫的基本造型,其特點是兩端方正,行筆垂直,起、行、收、筆力量均衡。
筆法:
① 起筆向上,藏鋒逆入。
②折鋒右切。
③折鋒向下,逆勢鋪亳而行。
④收筆稍駐向左挫鋒成方角狀提筆。
此整起筆重、收筆輕,有如針錐倒掛。
筆法:
起筆方折同直豎,折筆向下邊行邊提,自然收筆。
此豎與上一豎畫態(tài)勢正好相反,起筆輕,收筆重。
筆法:
起筆方折輕入,筆毫漸行漸按,至未端鋪毫最重,收筆同直豎。
此豎中間粗重,兩端輕細(xì),外強中實、 用筆豐腴。
筆法:
折筆輕入,下行漸鋪毫,至中間按筆最重,之后再由重到輕,收筆挫鋒而出。
此輕兩端粗重,中間輕細(xì),與腰粗豎恰成反勢,細(xì)腰纖纖.婷婷玉立。多于長豎中出現(xiàn)。
筆法:
起筆收筆同寫直豎,中間行筆先提后按,注意提筆幅度不宜過大。
此豎極粗且短,多用于筆畫較少字的中豎,敦樸厚重,如石墜千鉤。
筆法:
藏鋒逆入、切鋒寬厚,鋪毫重按澀行,挫鋒緩收。
《張遷碑》用筆樸茂天真,以厚重為美,此豎狀若發(fā)絲,但細(xì)而不弱,偶有出現(xiàn)更顯性靈。
筆法:
起筆藏鋒或露鋒輕入,行筆以鋒尖挺進,收筆挫鋒成自然駐筆。
《張遷碑》中很多豎畫是取斜式的
其筆法同寫直豎。
《張遷碑》中也有很多豎畫是有弧度的。弧豎的起筆、收筆同寫直豎,行筆根據(jù)需要向左或向右作弧。
此堅起筆方折,中鋒下行,有的即走即提出鋒收筆,狀若懸針;有的行至來尾駐毫,轉(zhuǎn)鋒左下,漸提出鋒。
《張遷碑》中豎畫多為方收,但以少數(shù)尖收摻雜其中,更顯率意天真之氣。
此豎造型雖特殊,但在《張遷碑》中卻屢不鮮,其多出現(xiàn)于左側(cè)偏旁之中。
筆法:
起筆方切,鋪毫下行,適時轉(zhuǎn)鋒向左下按筆而行,至收筆處,挫鋒向上作方切角,再折筆向右回鋒。其用筆類似撇法,需盡腕力。
與橫畫一樣,當(dāng)多個豎畫同時使用,我們應(yīng)在用筆的長短、曲方、方向、提按節(jié)奏上極盡變化。
更多《張遷碑》筆畫分析,請到“藝小妞”的個人主頁查看,歡迎圍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