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到現(xiàn)在早已是成為了北宋文壇的最具代表性的詩人,只要人們一提起北宋的文壇,那么蘇軾是怎么也繞不過去,無論是他的詩歌,還是他的詞作,那都是膾炙人口。雖然他的一生顛沛流離,可是在文學上,他絕對是巨人,無人能夠超越。宋朝也是由于有了蘇軾的存在,使得文學顯得更加的豐富,也更加的厚重。
作為一位天才,蘇軾的在很小的時候就表現(xiàn)出了過人的才華,當他隨從自己的父親和弟弟從四川眉山來到當時的京城參加科舉考試的那一刻,其實他悲慘的命運就已經(jīng)注定了。原本他是當年的第一名,當時的主考官歐陽修看到了蘇軾的考卷之后驚人天人,但是他認為那文章是自己的學生曾鞏所作,于是他為了避嫌,因此把第一名換成了第二句,從而也使得蘇軾最終最能是屈居第二。
后來他進入到官場,那也是由于他的直性子,使得他受到了很多人的排擠,特別是對待王安石變法的問題上,他更是直言反對,后來遭到了小人的暗算,不僅下了大獄,還差一點丟掉性命,最后還是由王安石出面求情,這才使得蘇軾總算是撿回了一條性命,這也就是歷史著名的“烏臺詩案”。
蘇軾也正是自從“烏臺詩案”后,他的人生就徹底被改變了,不停地被流放,先是被貶謫到了黃州,隨后惠州和儋州,此后他再也沒有回到中原,在從儋州回來的路上病逝,一代偉大的詩人就此落幕,這不得不令人感到心酸。雖然蘇軾逝世了,可是他的詩歌,卻是成為了中國文學里最耀眼的一顆明星,里面眾多詩作,更是感動了無數(shù)的讀者。
小編今天要為大家推薦蘇軾最唯美的一首詩,也是就是他的這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其一》,寫這首詩時他在西湖游玩遇到大雨,于是信手拈來,從而寫下了這么一首詠雨名篇,成為了他眾多作品中最獨特,也最生動有趣的一首作品。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其一》宋代:蘇軾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其實現(xiàn)實生活中的蘇軾,也是一位有趣的詩人,這從他的一些作品中便是能夠感受得到,即使是身處在逆境之中,他也是能夠依舊從容地面對生活,這也正是蘇軾最為令人感動的一個地方,而且我們從他的這些作品,更多的還是能夠感受到他的這種精神,也正是這樣的一種精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使得我們從中能夠學會更多的東西,也能夠明白更多的道理。
第一二句就描寫的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描寫的活靈活現(xiàn),“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只在一瞬間那天上的烏云便是不停地往上翻涌,不一會兒更是猶如墨汁一樣倒了下來,雖然雨下的很大,卻是依舊可以見到遠處的山巒,看上去更加的清秀,也更加的明亮,大雨激起了湖中的水花,好像是白色的珍珠一樣,全部掉落到了船上。在這兩句詩中,蘇軾把雨中的情景,描寫的生動有趣。
第三四句同樣經(jīng)典,而且描寫的也更加的唯美,“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忽然之間又刮來了一陣大風,把滿天的烏云都給吹散了,這個時候再去看西湖的水,更是清澈如鏡,溫柔了猶如一位女子。最后這兩句高超的表現(xiàn)手法,更是為此詩增色不少。
蘇軾的這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其實是一組詩,一共是有五首,這是其中的第一首,而且也是在這組詩中,最為經(jīng)典的一首。詩人只不過是描寫了自己的所見所聞,但是他這種高超的表現(xiàn)手法,從而也使得這首詩成為了一首難得的千古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