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yè)革命后,制造業(yè)和交通服務方面,幾乎每天都有使用大機器生產(chǎn),制造更多工業(yè)品的好消息傳來。珍妮紡織機、瓦特蒸汽機越來越多,火車、汽車先后問世。大機器大幅地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生產(chǎn)效率的提高,是農(nóng)業(yè)文明時代無法比擬的,這是人類第一次使用能源大機器解脫繁重的體力勞動的開端,也是生產(chǎn)力的空前進步,同時也是人類大量積累社會財富的起點。
盡管有少數(shù)人的反對,但是幾乎沒有人能擋住這股洪流,能源機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就在制造業(yè)繼續(xù)深入變革的同時,人們也不會忘記種植業(yè)的變革,種植業(yè)的工業(yè)化也紛紛展開,自古以來繁重的種植業(yè)的土地,就是由人工、畜力耕種,就在這些領域中也逐步地出現(xiàn)新式的大型機械,各種農(nóng)業(yè)機械在田野中奔馳,到了當代甚至說水果采摘也在使用機器人。
蘋果是大眾經(jīng)常見的食用水果,這種水果栽培也很普及。它富含水分,營養(yǎng)豐富,產(chǎn)量也頗豐。但在人工栽培時,也是不能脫離繁重的體力勞動,尤其是采摘蘋果,是在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是一個費時費力的工作,還需要彎腰或爬高,上上下下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因此,世界許多國都致力于水果采摘的機械化、自動化研究。
目前在世界許多發(fā)達國家,已為果園成功研究耕耘機器人、除草機器人、施肥機器人、噴藥機器人、水果嫁接機器人等,這些機器人穿梭在果園中,代替了許多果園中人工勞動??墒遣烧斋@蘋果等果實類的工作,因種種原因仍然要人工完成。
目前,在世界上很多的果園中,還是使用人工采摘果實,這也許就是人們舊觀念的遺留,這一領域正是科研人員的研究重點領域,并逐漸地被那些科研人員沖破。
采摘水果的機器人實在是研究的難題之一。蘋果采摘、桔子采摘、葡萄采摘或桃子采摘等等,盡管他們看起來很相似,但從機器人的運動特性來看,也是有很大差別的。
蘋果、柑橘、葡萄、桃子等水果外部的形態(tài),嬌嫩含水量都不一樣,在采摘時也正是它們的生長期,稍一不慎就會損傷水果,或是損傷葉、枝、干,影響果樹的成長。它不像果園中的種植機器人、澆水機器人、嫁接機器人等那樣構(gòu)造簡單,因此果園的收獲機器人一直處在研究中。
由于水果果實外部形態(tài)不一樣,有的果實是一串串的,有的是象蘋果一樣是獨立個體的,有的是長的,有的是短的,果實成熟度也不一樣等等原因。因此水果采摘機器人的內(nèi)部構(gòu)造,就比果園中的其它耕作機器人等復雜。
這種果實采摘機器人,必須有一個相當于人類眼睛的視力系統(tǒng),有一個相當于人類手臂的機械手系統(tǒng),有一個相當于人類的行走腿腳的行走系統(tǒng),也必須有一個相當人類的大腦思維判斷系統(tǒng)。這樣一來水果機器人的零件就會多起來,造價成本也必然高許多,高成本使大眾無法接受。只能把高成本降下來,才有可能推廣到大眾中去。
另一個問題是水果采摘機器人,必須以相應的技術進步為支撐才能研制成功,各種技術支撐著復雜的機器人,世界上的每一項進步,都是由科學技術支撐的進步,沒有蒸汽機就不會有火車,人們只能依靠人力車、畜力車實現(xiàn)移動。
以色列有一家機器人公司,這家公司鮮果機器人的首席執(zhí)行官兼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是以色列技術學院的一名助理教授,目前,他們正在聯(lián)合開發(fā)蘋果采摘機器人,這種機器人可以在蘋果園里自主上班,并可以自主導航,能準確地從樹上分辨蘋果的成熟,并用機械臂無損傷的采摘那些成熟的蘋果,而對沒有成熟的蘋果一掃而過不予置理。這位助理教授說:“四年前,在匹茲堡的卡內(nèi)基梅隆大學完成博士和博士后之后,回到以色列技術學院,我在土木和環(huán)境工程學院啟動了土木、環(huán)境和農(nóng)業(yè)機器人實驗室。專注于軟體機器人、動態(tài)機器人和機械手的優(yōu)化,大部分用于民用,主要與農(nóng)業(yè)相關。大多集中在農(nóng)業(yè)機器人和野外機器人系統(tǒng)?!?/span>
FFR機器臂上配置了視覺系統(tǒng),以便區(qū)分和檢測蘋果。當它找到一個蘋果之后,就把蘋果的位置信息傳遞給控制器,控制器就指揮機械臂伸過去采摘蘋果。每個機械臂的末端都有一個驅(qū)動手爪,它抓住蘋果后,就會轉(zhuǎn)動90度,把蘋果采摘下來。接著機械臂回縮一點,再把蘋果送到果籃中。
在蘋果采摘機器人身上,有一個IMU,前端有思科激光傳感器,傾斜云臺上有立體相機,還有一個定位器。機械臂使用激光進行檢測,但是FFR也考慮傳感器在野外使用時的穩(wěn)定性更好。
這一款廉價的蘋果采摘機器人,每小時可采摘上萬個蘋果,不僅比人工采摘快,采摘質(zhì)量也更高,不會對蘋果造成任何損傷,采摘機器人更不會發(fā)生其它心理問題,或是因勞累休息問題等,據(jù)說,2017年的蘋果采摘器,已經(jīng)投入實際使用。
假設采摘蘋果機器人只在白天工作,機器人可以為果民節(jié)省25%的采摘成本。更重要的是,只要更換末端機械臂手爪和軟件模塊,雖同是一個機器人,就可以用來采摘其他相對應的水果。如果可以采摘多種類型的水果,該機器人的效率就大大提高了。這一特點無疑對采摘機器人的使用率,對降低采摘機器人的成本,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若單項的蘋果采摘機器人,只能在蘋果收獲期使用,其他時間段將無事可做,這樣就會使成本提高。而如今的蘋果采摘機器人不但能采摘蘋果,只要換末端機械臂手爪和軟件模塊,也可以在不同的是間段,采摘其它同類型的水果。從此,蘋果采摘機器人就不擔心使用率低下,一年中大多時間段閑置,而只在蘋果收獲期可用,它可以在不同的時間段內(nèi),收獲其他的諸如柑橘的同類水果。
它工作的速度極快,每分鐘摘柑橘60個,而靠手工只能摘8個左右。另外,柑橘采摘機器人通過裝有視頻器的機械手,能對摘下來的柑橘按大小即時進行分類。
還有一項荔枝采摘機器人,機器人每小時能采摘40斤荔枝,是人手的兩倍。如果作業(yè)地點完成了硬底化建設,到處都有平坦的水泥路的話,采摘柑橘機器人還可進行自由移動,而在一些崎嶇不平的園子里,還是要用小推車載著才能干活。
法國、日本發(fā)明的專門服務于葡萄園的機器人,幾乎能代替種植園工人的所有工作,包括修剪藤蔓、剪除嫩芽、監(jiān)控土壤和藤蔓的健康狀況等。或許你沒有想到葡萄這種水果,晶瑩剔透十分嬌嫩,葡萄的含水量豐富,這種水果自古以來,都是人工小心翼翼的采摘。謹慎小心的動作,以滿足人們釀酒或是直接食用需要。盡管操作十分小心,還是有時碰破了葡萄的顆粒。若粗暴野蠻的采摘,必然或損傷葡萄的莖、葉、干或是根部,影響來年的生長。
今天用于葡萄粒釀酒的采摘機械,已行走在葡萄園中,大批的葡萄粒完好的被采摘下來。這種機械不會損害葡萄的莖葉和根部,不影響葡萄來年的生長,采摘的葡萄粒完好無損。預計不遠的將來,人們直接食用的一串串葡萄,也能由機械代替人工采摘。
具有特殊外貌的蔬菜水果收割采摘,還有很多革命性的變化,讓那些保守的人眼前一亮,驚嘆科技進步的奇跡閃光。減少了水果收割的損失,減輕了收割水果的繁重體力勞動。
在過去一二十年中,果實采摘機器人一直在注重簡化人類的采摘功能,使采摘機器人更趨于復雜。用機器人采摘完全自然狀態(tài)下的樹上蘋果,過程是相當復雜的,很可能需要一個6自由度的采摘果實機器人。相對于采摘機器人感受器視覺而言,感覺也會更困難。有人研究了改進收獲對象果實的存在位置過于分散的狀況,會增加采摘機器人機械臂的自由度,使采摘機器人更加復雜。這一發(fā)現(xiàn)使人們開始了對采摘對象的關注,從另一個角度思考,改進果實采摘工作,而不是單純關注采摘機器人的改進。
從此,對采摘機器人外的采摘對象蘋果樹的栽培也納入研究之例。甚至有人研究蘋果樹上的果實位置,也研究果實所處的的位置,如何影響機械臂的效率。有人提出這種研究的目的,就是從另一個角度,簡化機械臂的復雜程度,這一思路特別具有新意。
這一思路希望通過剪枝或品種培育,使果實改變它們的布局,使果實生長的位置都處于在機械臂的視角感受器內(nèi),并處在很明顯的位置,形成一面近似平面的“果墻”。讓機械臂的感受器很容易 “看見”,并使機械臂的自由度更小些,這樣就使機械臂的采摘更趨于簡單。
如果是簡化了的果樹形態(tài),使果實集中些,也許我們只需要一個2自由度的機器人就夠了。比如經(jīng)過修剪之后,可以使用3自由度的機器人進行采摘,讓樹更適合于果實采摘機器人,所以,在保證系統(tǒng)穩(wěn)定性的前提下,在果樹上下功夫也許就是好上加好的辦法。
如果象墻要求高密度種植,同時又要確保主干和分支不要太厚。必須有一個網(wǎng)格和其他工程支持系統(tǒng)。要想他們處于最佳狀態(tài),就要使所有的能量和水都集聚到水果上,而不是樹上的枝干或葉上,這顯然是果樹豐收的一個辦法。如果我們想要用機器人來采摘水果,果實所處位置的就顯得更重要了。
與國外相比,中國農(nóng)業(yè)機器人研究與開發(fā)方面尚處于起步階段。目前我國已開發(fā)出的農(nóng)業(yè)機器人有:耕耘機器人、除草機器人、施肥機器人、噴藥機器人、蔬菜嫁接機器人、收割機器人、采摘機器人等。這些機器人都先后的在果園中使用,果實采摘機器人正在完善中。
智能水果采摘機器人,能一個“人”頂兩個人用,或是更多的人用,我國已在廣東一些水果合作社里“赤膊上陣”,對瓜果類產(chǎn)品進行無損采摘作業(yè)。
開發(fā)智能采摘機器人的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相關團隊負責人稱,該款機器人最突出的長處就是像鐵壁阿童木一樣有著“火眼金睛”,可采用雙目立體視覺,在果園中對果實進行定位,獲得視野內(nèi)多個隨機水果目標,然后再用數(shù)學規(guī)劃方法,對采摘作業(yè)路徑進行自主規(guī)劃,最后伸出機械臂末端的擬人夾指來采果子。
采摘機器人也即將研究成功,不遠的將來,一個由機器人參與經(jīng)營的無人果園,各種機器人就會橫空出世,成為果園中的新的主人。這是種植業(yè)果園栽培史上,走進現(xiàn)代自動化的里程碑。
這些正在研究或是實驗的水果采摘機器人,為什么不能很迅速地走進果園呢?目前還不能大規(guī)模地推廣,其原因至少還有兩點。
第一點成本是非常重要的,科研人員正努力降低價格,并找到最合適的機器人來完成特定的任務。降低成本不僅要要研究采摘機器人,還要研究采摘的果實及果樹對象。
第二點是采摘機器人的穩(wěn)定性,目前,這些采摘機器人還有待進行完善,這個目標還有一定的差距,仍需有關人員不斷地努力。果園中的采摘機器人,很快就會入駐果園,成為果園中的新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