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網(wǎng)絡
1718年準噶爾,滿清喀喇烏蘇之戰(zhàn)
每一個歷史事件,都有無數(shù)的前提因果。為節(jié)約時間,省略前面的這幾個問題。
1 1642蒙古衛(wèi)拉特和碩特蒙古固始汗以及準噶爾聯(lián)軍支持格魯,進軍藏地,殺死藏巴汗。建立蒙古和碩特汗國。
2 四世D.Lam喇嘛,五世D.Lam喇嘛,六世D.Lam喇嘛的問題,噶爾丹的同窗好友茜臧攝政桑結嘉錯和準噶爾的關系。
3 格魯派和紅帽系的問題。
4 準噶爾和和碩特汗國的拉藏汗的矛盾。
5 康熙在真假D.Lam問題上的下作
省略這些前提后。直接說這次戰(zhàn)役。
1716年年底,準噶爾派遣6000人的軍隊出發(fā)。出擊拉啊薩的拉藏汗。
經(jīng)和田,到達那曲。
準噶爾軍人數(shù)
遠征軍構成一種說法是6000人圖瓦蒙古3000,準噶爾各鄂托克3000。
清朝檔案是3000人,圖瓦蒙古為主,由于路途遙遠,有2500人奔襲到。
其實這支遠征軍中有300人小分隊被派往塔爾寺去把轉世靈童帶到走,在那曲回合。
6000準噶爾軍分兩路先后前進,所以清朝有準噶爾有3000人的記錄,可能只偵查到其中一路。
每人配給快馬4匹。駱駝2峰。
準軍千里奔襲在達木草原擊敗拉藏汗。準軍陣亡50---60人左右。加上路上奔襲掉隊,奇襲塔爾寺等減員。
準軍在和清軍交戰(zhàn)時候應該有5000左右兵力。
清軍人數(shù):
清軍在1717年烏魯木齊俘獲維吾爾俘虜。得知準軍奔襲西藏的事情,康熙判斷是奔襲青海。后來得知準軍奔襲擊殺拉藏汗。
康熙想引誘準軍到青海,但是失敗
1718年,清軍色冷帶2400兵從西寧出發(fā)。路上得知準噶爾軍戰(zhàn)斗力強,額倫特帶2000士兵增援,途中募集6000名雇傭軍。這支清軍在進入青海后得知拉啊薩被準軍攻陷。此時可能有增援,或者召集了更多的士兵,總之交戰(zhàn)的時候雙方總共4萬人集中在那曲。除掉準噶爾的5000兵丁,清軍的士兵雜役最高的說法是35000人。
圖片來自網(wǎng)絡
交戰(zhàn)經(jīng)過:
1718年7月19日,清軍色冷方面駐扎在哈喇烏蘇。
7月20,,探知準軍到達戰(zhàn)場
7月21日,色冷軍遭遇準軍,準軍連著敗退,連失四個山頭,詐敗引誘清軍進入預先設計好的死地。
7月23日,清軍色冷方面駐扎哈蘇托勒海。
清軍額倫特方面軍7月16日從西藏聶榮縣出發(fā)。
7月17日遭遇準軍,17,19日遭遇準軍的一路偷襲,游擊。
7月26日,額倫特在遭遇游擊的情況下,渡過哈喇烏蘇,帶400軍隊增援色冷,額倫特方面軍其余的駐扎在齊論郭勒。
7月27日,色冷,額倫特和準軍交戰(zhàn),色冷方面軍以為準軍還很遠,回營取食,結果額倫特方面被準軍圍困,傍晚額倫特突圍,一同撤回營地。、
此后主動權轉移到準軍手里,準軍斷清軍后勤。不停狙殺清軍,掠奪清軍后請。以少困多,把清軍限制在防御陣地。
9月28日清軍潰散,被準軍火槍全殲。
準軍機動靈活,引誘清軍到死地,斷清軍后勤,導致清軍在2個月中,吃戰(zhàn)馬,吃同伴。最后的防御陣地有7000人全部被殺。
此次戰(zhàn)役,除了少數(shù)俘虜,因為準軍要班禪長壽把他們放生之外,清軍被全殲。
紅色是哈喇烏蘇之戰(zhàn)交戰(zhàn)地點
準軍從拉薩北上,清軍從西寧南下。
清準戰(zhàn)爭大戰(zhàn):
噶爾丹時期,烏爾會河戰(zhàn)役,2萬準噶爾全殲清軍2萬。
烏蘭布統(tǒng)之戰(zhàn),2萬準噶爾對10萬清軍,打平。
策妄阿拉布坦時期哈喇烏蘇戰(zhàn)役,5000準噶爾全殲清軍10400---35000.
噶爾丹策零時期,和通諾爾戰(zhàn)役,2萬準噶爾全殲清軍4萬。
準噶爾蒙古的這些內(nèi)戰(zhàn),次年,策妄阿拉布坦正式登上了首領的寶座。策妄阿拉布坦與其兒子噶爾丹策零統(tǒng)治時期(1698年~1745年),是準噶爾汗國的鼎盛階段,管轄包括今新疆、青海、蒙古高原西部、西伯利亞南部以及中亞地區(qū)的哈薩克以及烏茲別克等廣大地區(qū),人口達到五百余萬,擁有三十萬大軍,數(shù)次擊敗清朝軍隊,使哈薩克及烏茲別克等中亞王國成為向其領土的組成部分。1745年,噶爾丹策零去世,其子策妄多濟那穆扎勒即位,稱為阿占汗,他年少又荒唐不理政務,并且囚禁了替自己管理國家的姐姐鄂蘭巴雅爾,致使姐夫薩英博落克秘密擁立阿占汗的異母兄喇嘛達爾扎,殺死了阿占汗,汗國長年陷于內(nèi)亂。
平定準噶爾第二幅不僅使衛(wèi)拉特蒙古各部人民蒙受巨大損失,生活遭受極大困難,同時也不斷削弱了為衛(wèi)拉特封建主力量,使其再無力顧及自己的屬國哈薩克汗國,相反要借助哈薩克汗國的力量來維護其搖搖欲墜的封建政權了。達瓦齊的登位除了得到哈薩克汗國阿布賚的支持外,還得到了輝特部酋長阿睦爾撒納的大力支持。原先達瓦齊和阿睦爾撒納的牧地毗連,都在塔爾巴哈臺地區(qū),從這里逃向以葉西爾河為政治中心的阿布賚汗處最為近便。開始兩人由于共同反對喇嘛達爾扎而形成同盟,可是達瓦齊登位后,暴虐混淫,倒行逆施。由于達瓦齊沒有滿足阿睦爾撒納所要求分給他的領地,兩人大動干戈,掀起戰(zhàn)爭。阿睦爾撒納戰(zhàn)敗,投向清朝。于是清朝籌集大軍于1755年春分南北兩路進攻達瓦齊。達瓦齊軍在清軍和阿布賚軍的東西夾擊下,很快就潰逃瓦解,達瓦齊也被霍集斯伯克擒獲送交清朝,后清朝又在1757年平定阿睦爾撒納的叛亂,準噶爾汗國徹底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