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天,2024年5月18日星期六,上午7:30我們在佛羅倫薩四星級酒店迎來清晨陽光。
酒店停車場上鮮花盛開。早餐后乘車前往古羅馬帝國的起源地羅馬。
從佛羅倫薩到羅馬古城行程大約300公里。
車行路上,綠蔭成遍,已經(jīng)成熟捆扎好的草垛子散落在田野上。
意大利一直把“特色農(nóng)業(yè)與環(huán)境保護相結(jié)合”作為一張名片,農(nóng)業(yè)從業(yè)者都嚴格踐行“可持續(xù)”的座右銘。
讓草地自然生長,畜牧養(yǎng)殖與綠草種植相輔相成,既保證了品質(zhì),也保護了土壤和水質(zhì)。
大巴車上司機嚴格執(zhí)行交通管制執(zhí)行,行駛規(guī)定時間到達后必須到服務(wù)區(qū)休息。
服務(wù)區(qū)設(shè)有專門為殘疾人車子停車位。
向著羅馬中心的彈丸之地梵蒂岡國前行。
如果用'偉大'來形容一個歐洲城市,那么必然是羅馬!
恢宏大氣的建筑與震撼人心的力量令到訪者終生難忘。
梵蒂岡位于意大利羅馬城西北角的高地上,是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小的國家,國土面積0.44平方公里。
13:00我們抵達梵蒂岡國邊城。
參觀梵蒂岡圣彼得大教堂。
圣彼得大教堂高大恢宏的巨型圓柱。
圣彼得大教堂又稱圣伯多祿大教堂、梵蒂岡大殿。由伯拉孟特、米開朗基羅等建筑師不斷設(shè)計并完善。
圣彼得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總面積2.3萬平方米,主體建筑高45.4米,長約211米,最多可容納近6萬人同時祈禱。
圣彼得大教堂是梵蒂岡的一座天主教宗教圣殿,建于1506年至1626年,為天主教會重要的象征之一。
教堂前面是能容納30萬人的圣彼得廣場,廣場長340米、寬240米,被兩個半圓形的長廊環(huán)繞。
教堂廣場擁有兩個四排共284根德斯金式圓柱和88根方石柱組成的半圓長廊。
頂上有40位教會史上的圣男圣女雕像,雕像人物神采各異、栩栩如生,仿佛圣彼得大教堂伸出的兩個巨大手臂。
廣場中間聳立著一座41米高的埃及方尖碑,是1856年豎起的,它是由一整塊石頭雕刻而成的。
方尖碑兩旁各有一座美麗的噴泉,涓涓的清泉象征著上帝賦予教徒的生命之水。
圣彼得大教堂上方兩邊各有一座時鐘,座鐘由天使守護著,這時13:40分。
梵蒂岡????的國徽……皇冠代表君權(quán)神受!金,銀兩把鑰匙??分別代表耶穌升天前把它們交給了大徒弟彼得,金鑰匙是讓他主管天堂之門,銀鑰匙是讓他成為教會的管理者!所以圣彼得被封為首任教皇!
圣彼得大教堂門前左邊樹立著圣彼得高大的雕像,他神情自若、面帶微笑,右手握著兩把耶穌送給他的通向天堂的金鑰匙,左手拿著一卷耶穌給他的圣旨。
教堂門前的右邊豎立著另一座高大精美的雕像,據(jù)說那是耶穌的另一重要使徒:保羅。
大教堂左邊的大門有皇家衛(wèi)隊守衛(wèi),皇家衛(wèi)隊就是梵蒂岡國家的軍隊。
衛(wèi)士們個個高大魁梧,他們身穿紅黃藍三色條紋的古代騎士服裝,手握長戟,威風凜凜。
他們都是瑞士人,據(jù)說在16世紀初教皇克萊芒七世受到了神圣羅馬帝國的進攻,為了保衛(wèi)教皇,100多個瑞士衛(wèi)兵戰(zhàn)死在教堂外,當時的教皇非常感動,于是決定世世代代雇傭瑞士衛(wèi)兵保衛(wèi)教堂。
圣彼得大教堂內(nèi),大殿下面有5扇門,我們從中門進入。
教堂內(nèi)富麗恢宏,大理石地板閃著金光。
金色的圓頂更加富麗堂皇。
教徒們可從右邊的圣門進入大殿,不過這需25年才有一次。今年已經(jīng)24年了。
按規(guī)定,每時25年的圣誕之夜,圣門打開后由教皇領(lǐng)頭走入圣堂,意為走入天堂。(黑色小框內(nèi)有門開關(guān))
圣門頂上是米開朗基羅23歲時的作品《彼得》。
彼得坐像,右手握著金鑰匙,左手拿著一本耶穌給他的圣旨。背景是純黃金閃閃發(fā)光。
從圣彼得第一任教皇到現(xiàn)在的方濟教皇一共是266任教皇。下圖是現(xiàn)任方濟教皇。
圣彼得大教堂最著名的雕刻藝術(shù)杰作有三件:《圣殤》、《青銅華蓋》、《圣彼得寶座》,還有米開朗基羅設(shè)計建筑的《穹頂》。
《圣殤》
這是米開朗基羅在24歲時完成的大理石雕塑,也是大師的成名作,是用一整塊大理石雕成,高近6英尺。
作品捕捉到耶酥受難后,躺在圣母瑪利亞的懷中,圣母喪子的悲傷之情。
圣母低頭看著愛子,平靜的表情,欲哭無淚,這是人在悲傷到極點的樣子。
描寫人的情感,生與死的主題是最能打動人的藝術(shù)作品。
看到圣母的臉,你一定會有疑問:圣母怎么比她兒子還年輕?當初教宗尤利烏斯二世問過大師同樣的問題,大師解釋說,人間的情欲使人變老,而圣母純潔無瑕,將永遠年輕。
這件雕塑是米開朗基羅唯一簽名的作品,是世界最著名的雕塑之一。
雕塑在大教堂右側(cè)殿第一個小教堂里,外面有防彈玻璃保護。
我們2018年來過這里參觀時還沒有加上防彈玻璃,據(jù)說曾經(jīng)有人敲壞了圣母瑪利亞的臉部,自事件發(fā)生后才采取安防措施的。
二是貝爾尼尼的雕制的青銅華蓋。
青銅華蓋覆蓋的主祭壇是圣彼得大教堂最重要的部分,它代表基督教的圣地,祭壇下面就是使徒圣彼得的墳?zāi)?,是朝圣者的目的地之一?/p>
華蓋前面的半圓形欄桿上主祭壇的前方有99盞長明燈。
它由4根螺旋形銅柱支撐,這件華蓋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銅制品,高29米,也是大教堂里的珍寶之一,由巴洛克雕塑大師貝尼尼花九年時間于1633年完工。
這件青銅制品華麗精美,上面雕刻著蔓藤,葡萄葉,小蜂蜜,玫瑰花等豐富多彩的內(nèi)容,其中大部分與教皇家族有關(guān)。
祭壇位于穹頂正下方,四根扭曲盤旋而上的銅柱為典型的巴洛克風格,拋開它精致的細節(jié),這么大件作品也實在難為藝術(shù)家了!
只有教皇才可以在這座祭壇上,面對東升的旭日,當著朝圣者舉行彌撒。
三是圣彼得寶座,也是貝爾尼尼設(shè)計的一件鍍金的青銅寶座。
寶座上方是於光芒四射的榮耀龕及象牙飾物的木椅,椅背上有兩個小天使,手持開啟天國的鑰匙和教皇三重冠。
穹頂
從中殿一直向前走到十字橫豎交叉處,頭頂就是聞名世界的古代歐州三大穹頂之一,由大師米開朗基羅設(shè)計。
穹頂高40米,象征天國(堂),上面有眾多天使和宗教人物的畫像。除了中心的大圓窗在邊緣還有一圈方窗,采光極好,內(nèi)部明亮。
太陽出來時,陽光從穹頂?shù)拇皯羯溥M來,光影交錯,有一種神秘感,使人產(chǎn)生時空穿越的幻覺。
兩個小天使捧圣水缸的雕塑,從形象上看小天使只有一歲的樣子,然而雕像的實際高度有2.5米。
眾多的統(tǒng)治者、勇士、殉難者的雕像給人們留下了太多的威嚴、冷峻和痛苦的記憶后,再看到這天真可愛的小天使時,一種安慰、一種美好的感覺油然而生。
藝術(shù)家把小天使和圣水放在一起,是因為那時的人們視水為上帝賜予人的圣潔之物,水是生命之源。
圣彼得大教堂內(nèi)有很多巨大的雕像和浮雕,教堂的左右兩邊是一個接一個的小的殿堂,每個小殿內(nèi)都裝飾著壁畫、浮雕和雕像,
高大的石柱和墻壁、拱形的殿頂、到處是色彩艷麗的圖案、栩栩如生的塑像、精美細致的油畫。
這是穹頂上面四角的圖畫。
馬特·佩雷格里諾爾夫姆。
天才們創(chuàng)造的人間天堂。
彩色大理石上面寫著:紀念第263任教皇保羅二世上任10周年!
從教堂內(nèi)出來,游人想同衛(wèi)兵合影留念,他們不會拒絕,但要想從這里進入教皇宮,卻行不通。
張導(dǎo)游帶領(lǐng)大家找到了拍攝圣彼得大教堂的最佳位置。
時間來到15:03分鐘,我們?nèi)⒂^羅馬萬神殿。
萬神廟位于意大利首都羅馬圓形廣場的北部,是羅馬最古老的建筑之一,也是古羅馬建筑的代表作。
萬神廟是供奉眾神的寺廟。以羅馬的“萬神廟”最為著名。
此廟始建于公元前27年,后遭毀,約公元118年在哈德良皇帝時期重建。
公元609年,教皇博理法喬四世將它改為“圣母與諸殉道者教堂”。到了近代,它又成為意大利名人靈堂,國家圣地。
萬神廟采用了穹頂覆蓋的集中式形制,重建后的萬神廟是單一空間、集中式構(gòu)圖的建筑物的代表,它也是羅馬穹頂技術(shù)的最高代表。
是古代建筑中最為宏大,保存近乎完美的,同時也是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建筑之一。
萬神殿正對面的方尖碑,在陽光照耀下顯得更加古樸。
一路前行,羅馬是古城遺址公園。
這個古跡叫羅馬圖拉真市場,
圖拉真市場是位于意大利羅馬市內(nèi)的一處古羅馬時代的遺跡,也是古羅馬建筑的代表作。
市場修建于公元100年至110年期間,由大馬士革的阿波羅多洛斯建設(shè)。
圖拉真市場是世界上最早的購物中心,建筑主要由磚塊和混凝土建造。
圖拉真市場作為博物館(帝國廣場博物館)對外開放。
進入近代之后,這座建筑得到持續(xù)修復(fù)。附設(shè)于圖拉真廣場庭院墻外,用以服務(wù)羅馬市民。
來到威尼斯廣場。
威尼斯廣場位于意大利羅馬市中心,是羅馬最大的廣場。廣場呈長方形,長130米,寬75米,是五條大街的匯合點。
廣場中央原先是公共汽車、出租車和觀光馬車等的聚集地,全市的交通中樞地帶。
從1980年下半年起,羅馬市政府對它進行了整頓,使之更加美麗壯觀。
為了慶祝1870年意大利統(tǒng)一而建造的紀念堂,耗時25年才建成。
16根圓柱形成的弧形立面是它最精彩的部分,臺階下兩組噴泉寓意深刻:
右邊的象征第勒尼安海,左邊的象征亞得里亞海,中央騎馬的人物塑像就是完成了意大利統(tǒng)一大業(yè)的維克多·埃曼紐爾二世。
建筑物上面有兩座巨大的青銅雕像,右邊的代表“熱愛祖國的勝利”,左邊代表的是“勞動的勝利”。
無論日曬雨淋,總有兩名士兵紋絲不動地在這里守護著無名戰(zhàn)士墓。旁邊還有一燃燒火焰永不熄滅。
紀念碑和無名英雄墓又稱“祖國祭壇”,每年意大利國慶,意大利共和國總統(tǒng)都要親自主持向無名英雄獻花圈。
離開威尼斯廣場,前往斗獸場參觀。
游覽【斗獸場】是古羅馬文明的象征。在這里您可感受一下角斗士們當年在這里面對的榮譽與死亡。
羅馬角斗場在意大利首都羅馬市內(nèi)臺伯河?xùn)|岸,為古羅馬的象征。
角斗場建于公元72-79年,強迫8萬名猶太俘虜作勞役,用工8年完成。
整個建筑占地2萬平方米,周長527米,可容納9萬觀眾。
它是羅馬帝國征服耶路撒冷后,為紀念皇帝威斯巴西安的豐功偉績而建的,甚至一直影響著現(xiàn)代大型體育場的建筑。
1980年,古羅馬斗獸場,古羅馬廣場遺跡作為羅馬歷史中心的一部分。
古羅馬斗獸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chǎn)委員會作為文化遺產(chǎn)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經(jīng)歷了2000年風雨侵襲的圓形角斗場,其圍墻已有半壁倒塌。
角斗場則是不折不扣的羅馬式建筑,羅馬帝國的雄壯英偉的威力和氣勢在其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表現(xiàn)。
在歷經(jīng)2000年的風霜,人們所見到的角斗場盡管破敗不堪,但殘留建筑的宏偉壯觀,仍讓人們?yōu)橥盏妮x煌成就嘖嘖稱奇。
【君士坦丁凱旋門】是為了紀念君士坦丁大帝擊敗馬克森提皇帝統(tǒng)一羅馬帝國而建的。
凱旋門上方的浮雕板是當時從羅馬其它建筑上直接取來的,主要內(nèi)容為歷代皇帝的生平業(yè)績,下面則是君士坦丁大帝的戰(zhàn)斗場景。
這是一座三個拱門的凱旋門,高21米,面闊25.7米,進深7.4米。
這座宏偉壯觀的凱旋門,尤其是它上面所保存的羅馬帝國各個重要時期的雕刻,是一部生動的羅馬雕刻史。
據(jù)說當年,拿破侖·波拿巴來到羅馬,見到了這座凱旋門,大為贊賞,而這座凱旋門也成為法國巴黎凱旋門的藍本。
經(jīng)歷很多風雨君士坦丁凱旋門仍顯得格外雄偉氣派。
時間來到18:24分鐘,參觀完斗獸場、凱旋門結(jié)束第十天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