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是中國瓷器燒制史上一個重要的歷史時期。
除生活用品外,這一時期的瓷器多為觀賞瓷和玩瓷,在藝術(shù)和美學上都達到了歷代的頂峰。
資料圖:斗彩怪石花蝶紋罐 明成化
一直有一句話叫“成華無大器”。從流傳下來的產(chǎn)品來看,明代成華青花瓷的大件很少見,大多是小件。
此時,不僅斗彩十分珍貴,而且藍白相間的高腳杯更是難得一見,能去拍賣的也寥寥無幾。
但是在1995年,市場上有一個藍白相間的杯子。
這是成化時期的官窯瓷器:成化青花高腳杯。
在杯腳下,楷書“大明成化年制”橫排。
其高腳呈喇叭形,外壁依次繪有珍珠、金錢、犀角、狄騰、樊家、珊瑚、銀錠、貝葉八寶。每件寶物下面都是荷花,與杯子的交接處都繪有如意云圖案一周。
造型十分精致,細膩美觀,釉面潔白濕潤。
高腳杯又稱“速溶杯”,頂部像杯或碗,底部有高手手柄,外形美觀,實用方便。
由于元代游牧文化的影響,這種杯子在元代最為流行,明代也有很多。
圖片:斗彩葡萄紋高足杯 明成化
目前,在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有兩個藍白色的高腳杯,其形狀、圖案和大小與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幾乎相同。
但是這個藍白相間的高腳杯是如此的珍貴和珍貴,主要是因為它有一些特別的東西。
柄
竹節(jié)式手柄的高足杯,是成化時期高足杯的一個特色。
高足杯有兩種,一種它的手柄上沒有凸結(jié),另一種是有個凸結(jié)型的手柄,類似竹節(jié)。
顯然這只高足杯是竹節(jié)式手柄高足杯。
相比較明宣德時期有竹節(jié)手柄的高足杯,明成化時期竹節(jié)式的設(shè)計,令高足杯器身的比例中間有個平衡點,使得器身感覺也更加典雅秀巧。
資料圖片:釉里紅三魚紋高足碗 明宣德
資料圖片:青花龍紋高足碗 元朝
紋飾
成化時期的青花瓷,采用等綠材料制成,色澤穩(wěn)定,發(fā)色略帶青灰。
因此,用這種綠色材料繪制的瓷器給人的印象是顏色更加優(yōu)雅。
仔細看,高腳杯底部有一圈線狀圖案,嘴邊有一圈線狀圖案。它的間距、強度和發(fā)色都非常舒適,非常好。
總的來說,它的藍色和白色給人一種非常輕盈和優(yōu)雅的感覺。
胎釉
成化釉一直受到贊譽。
這款藍白色高腳杯的胎面非常細膩潔白,釉面極為溫潤,略帶綠色,觸摸時有一種玉的感覺。
杯子的內(nèi)釉、外釉和底釉是一樣的。
不過,除了這個高腳杯的突出優(yōu)勢外,還有一個不太完美的地方,那就是它的開局。
北京故宮所收藏的成化高足杯同樣器手柄上也有這種釉面開片的現(xiàn)象,因為沒有沁進臟東西所以不明顯。
雖然有開門紅,但現(xiàn)在回頭看,這件成化青花高端杯,或許是這么多年來國內(nèi)拍賣市場上一件非??煽?、完美的青花官瓷。
但1995-1996年,國內(nèi)市場還比較小,人們對它的了解還不夠,所以當時高腳杯的錘擊價格只有74.8萬元。
很多人說,當他們買了這個高腳的杯子,這是一個真正的便宜貨。
據(jù)說成化杯賣了以后,就在社會上消失了。
民藏斗寶
視頻|媒體|資訊|行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