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作為人類未來太空移民中第一個“新家園”,一直以來都備受人們的關注。科學家們對于火星,更是傾注了滿腔熱血,期待著揭開關于火星更多的奧秘。此前,因為火星與地球一樣處于太陽系的宜居帶中,所以很多科學家都認為按照常理,火星或許并不應該如此的寒冷和荒涼,正常來說雖然火星距離太陽的距離比地球遠了一點,但是火星上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還是應該與地球有著很多相似點的。
這也是為何很多科學家都認為火星上可能曾經存在過生命的原因,尤其是自從2012年好奇號探測器登陸到火星以來,伴隨著各種現(xiàn)象被發(fā)現(xiàn),很多科學家的猜想也都得到了證實。比方說之前在火星地表曾發(fā)現(xiàn)的扇形結構,這也說明在遠古時期火星是存在著河流的,不過后來因為某種原因,導致火星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急劇惡劣了起來,河流干涸,火星也徹底喪失了本應該有的勃勃生機。
而在最近,好奇號又為我們找到了一則振奮人心的消息,火星上竟然發(fā)現(xiàn)了超濃度甲烷,我們都知道甲烷是有機物,一般都是由生物所產生的,這也間接表示,火星上很有可能已經存在著生命,即使生命的形態(tài)只是最基本的微生物,也足以令人感到驚喜。
其實早在5年前,好奇號就曾在火星上發(fā)現(xiàn)過甲烷的痕跡,不過當時的濃度非常的稀薄,所以科學家們認為或許是遠古火星所殘留下來的氣體,此后一直在不斷地尋找研究,可是一直都毫無所獲。一直到最近,火星上的甲烷含量突然飆升了87倍,這讓科學家們對火星又有了新的認識。
不過目前,研究的難點是,這些甲烷究竟從何而來?又在火星上存在了多久?假設這些甲烷是火星遠古時期的生命所留下的,那么火星上曾經的生命是否擁有了文明,他們又為何滅絕?也有科學家認為這些甲烷或許是某個撞擊火星的彗星或者小行星留下的,因為火星和木星之間存在著一個小行星帶,這也讓火星經常遭受小行星等“天外來客”的撞擊,不過科學家們也認為撞擊留下的甲烷濃度不應該如此強烈。
之前,因為曾在火星的地下發(fā)現(xiàn)過液態(tài)水的痕跡,所以很多人也認為這些甲烷或許來自于火星的地下,也可能是在火星的地下水中所產生的,那么是不是火星的地下存在著生命(微生物也算生命)呢?科學家表示目前還不能夠斷言,一切都需要等到日后真正的登陸到火星之后,實地勘測才能夠揭開答案。
按照美國的“火星計劃”,如果一切順利幾年之后火星會迎來第一批人類,相信屆時他們將擔負起科研重任,帶領我們對火星有一個更為全面的了解。不過有一個細思極恐的問題是,如果火星上真的存在不為人知的生命,未來人類若真的移民火星,我們真的能與它們共存嗎?大家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