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華靈案例——勞務糾紛還是承攬合同糾紛?

本案是勞務糾紛還是承攬合同糾紛?

代理律師:王平律師

基本案情:

2016年6月30日,被告某公司的倉庫保管員通過寧某叫許某等人到某公司的倉庫從大貨車上卸啤酒到倉庫并壘起來,后許某在啤酒垛上壘啤酒箱時,箱子突然倒塌,站在底點箱子上的許某被摔倒在地上受傷,后被送往醫(yī)院治療,許某經搶救無效死亡。許某家屬趙某等人認為許某與某公司系雇傭關系存在過錯,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某公司賠償經濟損失486616.38元。后被告某公司委托我所王平律師代理。接受委托后經過詳細的了解案情并梳理本案涉及的法律關系,向法院提交答辯意見。

被告某公司辯稱,本案不屬于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被告與寧某系承攬合同法律關系,受害人許某與寧某系合伙關系,被告不應承擔賠償責任。

經過原告陳述、被告辯稱及雙方的發(fā)問,當事人對以下事實均無異議,法庭對無爭議的事實應依法予以認定。具體如下:

1、被告某公司庫管聯(lián)系寧某來卸貨,后寧某組織許某等人卸貨;

2、寧某等人經常從事卸貨工作;

3、被告庫管與寧某約定卸貨報酬按貨件計算(每件0.11元),貨卸完一次性支付報酬;

4、寧某等人在卸貨期間被告庫管并不指揮,也不監(jiān)督,其干活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意思干活;

5、寧某等人對卸貨報酬按照人頭平均分配。

爭執(zhí)焦點:

1、本案的案由定為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是否準確?

2、被告某公司與寧某之間系雇傭的法律關系還是承攬的法律關系?

3、對原告的經濟損失,作為被告是否應承擔法律責任?假如承擔的話應承擔何種法律責任?

律師意見:

一、關于本案的案由問題:

代理人認為本案案由定為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是錯誤的,法院應根據查明的事實適用準確的案由。因為案由的確定直接涉及到法律的適用及判決結果,故法院應根據庭審查明的事實對本案案由依法予以更正,代理人認為本案的案由應為承攬合同糾紛。理由如下:

1、法律規(guī)定的勞務關系是指提供勞務一方為接受勞務一方提供勞務服務,由接受勞務一方按照約定支付報酬而建立的一種民事權利義務關系。本案中,作為被告某公司并未親自叫原告親屬許某來卸貨,被告對前來卸貨的人除寧某外均不認識,更未與許某進行過任何的報酬約定,因此雙方之間不存在勞務關系,故本案案由定為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明顯不準確。

2、按照侵權責任法第35條規(guī)定的為個人勞務關系中的責任,也就是說本條中接受勞務一方僅指自然人,個體工商戶、公司、合伙的雇員因工作發(fā)生的糾紛,按照侵權責任法第34條用人單位的規(guī)定處理。況且第35條規(guī)定不包括因承攬關系產生的糾紛。本案中,被告某公司系公司并非自然人,不符合第35條中接受勞務一方系自然人的規(guī)定,故按照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予以立案并審理,顯然不符合本案的事實,是錯誤的。

二、被告某公司與寧某等人之間系何種法律關系?

代理人認為被告與寧某等人之間系承攬合同的法律關系。理由如下:區(qū)分雇傭關系與承攬合同關系,主要應從以下幾方面考慮:1、從受雇時間上看,前者是長期固定的,后者則是臨時性的;2、從工作性質看,前者是日常的,后者是應急的;3、從是否受控制方面看,前者受雇主的控制、指揮和監(jiān)督,后者則不受控制、指揮和監(jiān)督; 4、從領取報酬的方式看,前者一般是比較固定的,通常表現(xiàn)為定期領取,后者則比較自由,一般是一次性領取。

本案中,被告某公司將卸貨的活交由寧某承攬,后寧某又叫許某等人卸貨,被告對其他卸貨人員均不認識,期間卸貨時作為被告及庫管也不指揮,更不監(jiān)督,他們如何分工,如何干活作為被告并不管理,被告也未限定原告等人的卸車時間,因此被告所追求的并不是承攬人的勞務本身,而是最終的勞動成果即將車上的貨物堆放到倉庫中。正是基于寧某得知卸貨信息后,召集原告親屬許某等人,為了616元的卸貨費,自主分工,一同為被告卸貨的行為完全符合承攬的特征。因此本案應為承攬合同糾紛。

三、對原告的經濟損失,作為被告是否應承擔法律責任?假如承擔的話應承擔何種法律責任?

本案中,被告與原告親屬許某等人之間屬于承攬合同關系,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0條規(guī)定:承攬人在完成工作過程中對第三人造成損害或者造成自身損害的,定作人不承擔賠償責任。但定作人對定作、指示或者選任有過失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本案中,作為被告在承攬關系中不存在定作、指示和選任上的過失,作為卸貨的工作不存在技術含量,作為任何一個正常的人均能勝任此項任務,因此被告對原告的自身受害結果不承擔賠償責任。根據《侵權責任法》及相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當事人對損害的發(fā)生均無過錯的,根據公平原則,可由受益人承擔適當的補償責任。被告充其量具有補償責任,補償數額應以2萬至3萬元之間為宜。

法院處理結果:

法院經審理后認為,被告某公司和寧某系承攬關系。原告親屬許某在完成工作中造成自身損害,被告沒有過錯,不應承擔賠償責任。但是依照公平原則,被告應給予適當補償,本院酌定為52000元。后遂依法作出被告某公司補償原告趙某等人各項損失52000元的判決。原告、被告均未提起上訴。

(本文中當事人名字均為化名,若有雷同純屬巧合)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船員勞務合同糾紛專題——我們可以到哪個法院起訴?(內附11家海事法院最新管轄范圍彩蛋)
2017年度深圳上市裝飾企業(yè)訴訟案例研究報告(上)
律師代理起訴,在梳理證據之外,選擇案由也事關成敗
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的解釋論:以《侵權責任法》第35條為中心
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的賠償問題
淺析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案件的特點及責任劃分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