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期節(jié)目中,我們大致了解了使用“路亞釣法”釣白條,所需的裝備搭配和標點選擇,以及擬餌的操控和選擇,本期將帶給大家路亞白條過程中,常見的問題和解決方法。
一、不清楚釣場能否路亞白條
在上期節(jié)目中我們大致介紹了路亞白條時標點的選擇,皆遵循溶氧量高和有大量食物為前提,而有一些釣場環(huán)境并不太適合路亞白條,比如藻類特別多的富水塘和渾水釣場。(此處富水塘指的是營養(yǎng)過剩型池塘)
1、富水塘(此處富水塘指的是營養(yǎng)過剩型池塘)
其水體在玻璃杯中呈深綠色并伴隨大量藻類顆粒,通常由于藻類大量繁殖充斥整個池塘和人為污染,白條易引發(fā)缺氧和病害導致活性降低,往往在清晨時便能看到成群的白條將頭部露出水面緩慢游動,在缺氧時白條無心捕食就算亮片拋到嘴邊也無濟于事,如果一定要在這種水域作釣,請選擇氣壓高的天氣和溶氧量高的入水口。
2、渾水釣場(此處指水中能見度幾乎為0)
在上游突降暴雨或河道汛期時,釣場水體如泥漿般渾濁,而路亞白條主要靠視覺上的刺激,在過于渾濁的河水中作釣并不是一個好選擇,此時應改變策略,比如路亞鯰魚(在后續(xù)節(jié)目中將會帶給大家)。
二、在正常釣場環(huán)境下沒有攻擊擬餌的跡象
這個問題也是最常見的,尤其在水面較大的釣場,首先應判斷該釣場白條的密度以及搜索的標點里是否存魚,而后確認裝備使用是否正確,拋投與控餌手法是否合格?在上一期節(jié)目中我為大家介紹了白條活性低時,可使用0.6克~0.7克亮片挑逗白條的方法,直柄桿最低拋投距離不應低于15米,理想拋投范圍應在20米及以上。如果在裝備和手法都沒有問題的前提下,路了很久也不見白條尾隨,也沒有亮片被攻擊的觸感,此時應根據(jù)氣溫氣壓風向情況更換作釣標點(標點選擇詳見第一期)。
三、白條只追不咬
這也是一個常見問題,通常白條只追不咬的情況發(fā)生在擬餌選擇錯誤上,新手玩家經(jīng)常會犯的一個錯誤,就是用大亮片去路亞小體型魚,擬餌過大鉤子也過大,不僅造成就餌難度,也會對魚造成就餌壓力,也就是常說的魚害怕不敢咬。此時應根據(jù)白條體型更換合適大小的亮片(亮片克數(shù)選擇詳見第一期)。(PS:在白條活性高的時候大餌也可以路小魚,不過多數(shù)情況下是鉤子從側(cè)面刺入,而不是正口)
四、白條攻擊亮片后刺不中魚
白條雜食,攻擊迅猛符合路亞對象魚的標準,但是準確度較差,剛開始路亞的時候不可避免的會出現(xiàn)很多丟口的情況,這時候選擇合適的亮片就尤為重要,應選擇尺寸小、鉤條細、鉤門窄、泳姿好的亮片作釣,增加適口性,確保正口率。同時鍛煉反應速度,鉤入口瞬間小幅度刺魚。白條作為群居性魚類,數(shù)量多分布廣,在正確搭配裝備的前提下可以使用路亞大量釣獲,給你帶來期許已久的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