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中國各行各業(yè)都有奉祀祖師爺,如水木匠拜魯班公,理發(fā)師拜呂洞賓,生意人拜關(guān)公,妓院拜孫明,拳師拜達摩等等……而看風水這行業(yè)的祖師爺又是誰呢?那就是晉朝的郭璞先師。
堪輿本為天地的總名,堪指天道,輿指地道。在東漢以后,葬法開始盛行,堪輿遂為相地看風水的專稱,而以此為業(yè)者,一般人稱他為“堪輿先生”。由于郭璞先生在葬經(jīng)記載說:“葬者,乘生氣也,氣成風則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且夫生氣藏于地中,人不可見,惟循地之理以求之,然后能知其所在,使枯骨得以乘之,則地理之能事畢矣!”所以堪輿家又稱為“風水先生”或“地理師”。
在周朝以前,葬不擇地。周禮,春官有家人及墓大夫之職,負責管理墓地,令國民各從其親以葬之。社記,王制亦云:“墓地不請。”蓋墓地有族葬之序,人不得請求,王亦不得以擅興,故爭墓地者,墓大夫聽其訟焉。人民需用葬地,因為已有公墓,自然毋須申請購置。
在東漢平帝之時,汝南有一人叫袁安,為歷史上第一位訪求葬地者,袁安在父去世后,奉母之命去訪求吉地安葬其父,在路上遇上了三位書生,指點一個地方說道:“葬在此地則可世為上公。”說完后瞬間不見,袁安就把父親葬于該地之上,后來果然世代富貴昌盛。從此以后,風水之術(shù)才盛行于世。
然而能綜合加以整理風水的學說,集其大成而加以發(fā)揚光大者,則是在晉朝的郭璞先師,他為傳奇中之人物,后世的堪輿業(yè)者,遂尊奉他為祖師爺。
郭璞字景純,河東聞喜之人。博學又有高才,好研古文奇字,曾經(jīng)注釋爾雅、方言、楚辭、三倉、山海經(jīng)、穆天子傳等書十萬言。其詞賦文藻粲麗,造語奇杰,為東晉之冠。所作的十四首游仙詩,尤其有名,為不配之傳世杰作。嘗作江賦及南郊賦,文辭甚偉,元帝見而嘉勉之,召為著信郎,后遷升尚書郎。
郭璞先師不僅文學之造詣高,還善長于陰陽、五行、歷算之術(shù),善監(jiān)天文、地理、龍圖、龜書、纖緯、象,尤精于卜筮之道。郭璞卜筮之學得自客居河東之郭公,郭公以青囊中書九卷傳授,其術(shù)遂精,所占多靈驗,又能夠消災(zāi)免禍,趨吉避兇,雖東漢易學大師京房、管輅之輩,亦有所不及。
晉惠帝、懷帝之時,河北擾亂不安,郭璞卜筮得之百姓將淪落于異族,于是他結(jié)合親朋好友數(shù)十家人,避居東南方,行致盧江、時江、準清宴,太守胡孟康安之,無心南渡,郭璞占筮說:“敗!”孟康不相信,數(shù)旬后盧江淪陷。
王導(dǎo)率兵南渡,深器重郭璞,引為參軍,嘗令作卦。郭璞占卜后,神色凝重,曰:“君將有震厄之災(zāi)!”王導(dǎo)請示祈讓災(zāi)厄轉(zhuǎn)厄之法,郭璞說:“命駕西出數(shù)里,有一柏樹,依身高砍斷攜回,置寢室中,即可免除災(zāi)禍。”王導(dǎo)依言進行,不到數(shù)日,果然發(fā)生雷殛,該柏樹被打得粉碎。
關(guān)郭璞的卜筮靈驗之記載,史不絕書。郭璞亦將卜筮應(yīng)驗之六十余事,編篡成書,名為“洞林”以廣為流傳,郭璞因周識博聞,善測人鬼之情狀,故又善于卜宅安墓。其母去世,郭璞葬于暨陽,距水僅百步,時人以靠水太近,非佳城勸之。郭璞道:“此地將隆為陸地。”不久,果然沙漲水退,墓周數(shù)十里,盡成桑田。郭璞也幫人看風水,選擇墓地,有一次,明帝微服至某墓地,向墓主道:“何以葬在龍角上,依法當滅族。”主人答稱:“乃是郭璞所選,謂將導(dǎo)出天子。”明帝追問:“是會出天子嗎?”墓主答道:“是會吸引天子到此!”明帝大為嘆服。
郭璞先師就己所創(chuàng)葬術(shù),著葬書一卷。后世堪輿家信奉其說,視為神明,乃改名為“葬經(jīng)”以示尊崇,并將分為內(nèi)、外、雜三篇。葬經(jīng)以形勢為主,講的是墓穴吉穴,及葬地風水之抉擇等術(shù),文簡意深,字字珠璣,堪輿家無不奉為寶典,競相粉飾,供若珍璧。
郭璞先師雖然無所不通,卻口才木訥,且放蕩不羈,不修威儀,且嗜酒好色,時或過度。其好友著作郎干寶(搜神記作者)時常勸誡道:“此非修身養(yǎng)性之道!”郭璞答曰:“我稟賦有限,惟恐用之不盡,你又何必擔心我縱情于酒色?”
明帝太寧二年,王敦舉兵選擇令郭璞卜筮,郭璞答曰:“無成。”王敦又曰:“吾壽何幾?”郭璞答曰:“起事必有災(zāi)禍,壽必不久,若往武昌,壽不可測。”王敦聽后大怒道:“你壽何幾?”郭璞答曰:“命盡在今日日中。”王敦大怒綁起郭璞,在指南岡斬首,享年四十九歲。
郭璞臨刑,氣色自若,問他何處行刑?告以南岡頭,郭璞道:“必于雙柏樹下,樹上有一鵲巢。”一切果如郭璞所言。而行刑者即為郭璞當年贈衣之寒蹇少年,其見郭璞,始悟前惠,乃銜涕行法。迨郭璞尸運出城南,家屬已備棺木及送終之具候于該處,死生大事,一切皆在郭璞預(yù)料中。
生送死,乃千古大事,以生事死,葬禮之大焉。親人歿,為其尋覓形勝之吉地安葬以求心安,本無可厚非,若欲借此,以圖后代顯赫則大可不必。
郭璞他每一次尋到了一塊好地方,就剪了自己的指甲和頭發(fā)埋在那地方,上面結(jié)了一穴墳?zāi)?,當作自己之山墳,所以郭璞占有所有好風水之墳地,如果風水有靈,郭璞理應(yīng)當貴至魁甲天下,事事一帆風順,何以四十九歲就被王敦所斬?此和他每日縱情于酒色,以及口才木訥耿直之個性有關(guān),此乃命運也,風水也是有德之人居之。不然每一位精通風水者其后代皆昌隆也。
附 郭璞古井:
郭璞古井位于廣濟橋南岸,距廣濟橋不遠。相傳,此井系東晉文學家郭璞所建。郭璞精通陰陽八卦,井址選中了地下水脈,水位竟高
出塘河水位約六尺,其味甘冽冠于諸井。據(jù)光緒《塘棲鎮(zhèn)志》記載:康熙己巳年,玄燁帝南巡,駐驊鎮(zhèn)西,汲此井以供茶水。乾隆年間,里人卓晁書“郭璞井”額于上。道光年間重修,里人徐晟鐫“汲古”兩字于磚嵌諸壁。后因年久失修,匾石俱廢,后人均以為是普通水井。民國時,里人勞少麟發(fā)起建設(shè)新市場,施工中掘得郭璞建井石碑兩塊,方知古井舊址,乃置木柵門予以保護。時間一長,此井又廢。1983年,鎮(zhèn)城建辦公室曾對此井進行勘測,探得井內(nèi)均系以長形條石作井字狀層層鋪疊而成,此井離運河11米,井內(nèi)水位竟比運河水位高出兩米,但終因荒廢日久,水質(zhì)污染而難以飲用。曾想用水泵將井水抽干試試,可一部七匹消防水泵抽水6小時,井水僅淺去尺許,故方作罷。如今,塘棲鎮(zhèn)已將此井疏通排污,加以恢復(fù),成為古鎮(zhèn)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