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普濟消毒飲治療皮膚病案

作者   曾澤林

案例一

崔某,女,60歲,2019-08-12來診,患者半個月前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頭面頸部皮膚瘙癢,當時并未太在意,認為估計是什么過敏,于是自己在藥店購買“氯雷他定、皮炎平”之類等內(nèi)服外用藥,使用一周之后不僅無明顯好轉(zhuǎn),反而有嚴重趨向,頸部周圍有水泡,抓癢后明顯滲出,晚上瘙癢影響睡眠,痛苦不堪,經(jīng)人介紹,求診中醫(yī)。刻診:頭面頸部皮膚粗糙,周圍紅腫,水泡,有明顯滲出,大小便可,舌苔紅,苔厚黃膩,脈弦滑。

辯證:濕熱蘊結(jié)

治法:清熱利濕解毒

主方:普濟消毒飲加減—牛蒡子10、黃芩10、黃連10、甘草10、桔梗10、板藍根20、連翹30、玄參20、 炒僵蠶10、桑白皮10、杏仁10、金銀花30、赤小豆30,七劑,水煎服

診,患者服藥完七劑,皮膚瘙癢已止,滲出基本結(jié)痂,舌仍紅,苔薄膩,脈弦,效不更方,繼續(xù)用藥,原方再進七劑而愈。

案例二

近日治療一鐘姓女子,30歲,訴一個月來臉部瘙癢反復發(fā)作,入夜時更甚,每天自己服用一粒氯雷他定控制,昨夜使用新買面膜后,至今晨突起臉兩臉部紅腫灼熱,瘙癢,干痛,無滲出,患者甚是驚慌,當時可以理解女性愛美之心切,無法出門,故求診于我,說要盡快給她治好,現(xiàn)癥:臉部紅腫,口中異味,舌紅,苔薄白,脈沉細,月經(jīng)可,大小便無異常。

辨證:風濕熱郁阻臉部肌膚,治以祛風清熱利濕。

主方以普濟消毒飲加減:牛蒡10、黃芩10、黃連10、甘草10、桔梗10、板藍根20、連翹20、玄參20、升麻10、柴胡10、陳皮10、薄荷5、炒僵蠶10、蟬蛻10、石膏30,三劑。

患者由于住在附近,所以先拿了一劑去辦公室熬,然后去上班了,等下午服完這劑,患者高興的說:“效果非常好,吃完兩次藥臉上紅腫基本消下去了,而且干癢明顯減輕,以前聽人家說中藥很慢,我怎么比吃那些抗過敏的藥還快。”望其臉,紅腫已經(jīng)消退,我自己也驚奇之,沒想到癥狀消失的這么快。然后我說:“中藥對了癥就一口湯,古人云'一劑知,兩劑已’,效果不慢的”。患者萬分感謝,拿兩劑藥鞏固而愈。

曾按

辨證思路

《黃帝內(nèi)經(jīng)》云“諸熱瞀瘈,皆屬于火,諸痛瘡癢,皆屬于心”,該患者病已半月,病變部位以頭面頸部周圍明顯,有水泡滲出,瘙癢,舌苔黃膩,脈弦滑,故診為濕熱蘊于上焦,頭面頸部周圍多以陽經(jīng)經(jīng)脈所過,故陽熱旺盛,又舌苔黃膩,脈弦滑,《外科大成》曰:“風盛則癢.蓋為風者.火之標也.凡風熱客于皮膚.作癢起粟者,治宜疏風蓋風濕熱相結(jié),浸淫血脈,內(nèi)不得疏泄,外不得透達,郁于肌膚腠理之間,發(fā)為紅腫、瘙癢,滲出,故用普濟消毒飲治之。方中連翹、牛蒡子疏風透熱;黃芩、黃連、板藍根苦寒清熱解毒;又方中去柴胡、升麻、陳皮,加金銀花、杏仁,桑白皮、赤小豆加強利濕之功。而病案二,患者并無臉部滲出,只見干癢紅腫甚,《金匱要略》云“面赤為風”,熱像明顯,故加石膏30克,蟬蛻10,清熱疏風,一劑而顯,效如桴鼓。

關于普濟消毒飲

普濟消毒飲出自《東垣試效方》,該方治療大頭瘟?。?/span>“泰和二年,先師以進納監(jiān)濟源稅,時四月,民多疫癘,初覺憎寒體重,次傳頭面腫盛,目不能開,上喘,咽喉不利,舌干口燥,俗云大頭天行,親戚不相訪問,如染之,多不救。張縣承侄亦得此病,至五六日,醫(yī)以承氣加藍根下之,稍緩。翌日,其病如故,下之又緩,終莫能愈,漸至危篤。或曰李明之存心于醫(yī),可請治之。遂命診視,具說其由。先師曰:夫身半以上,天之氣也;身半以下,地之氣也。此邪熱客于心肺之間,上攻頭目而為腫盛,以承氣下之,瀉胃中之實熱,是誅罰無過,殊不知適其所至為故……普濟消毒飲子:黃芩、黃連各半兩,人參三錢,橘紅、玄參、生甘草各二錢,連翹、黍粘子、板藍根、馬勃各一錢,白僵蠶炒七分,升麻七分,柴胡二錢,桔梗二錢。”“共為細末,半用湯調(diào),時時服之;半蜜為丸,噙化之,服盡良愈。

該方用藥較多,細細分析原方中可分幾類,一類連翹、升麻、柴胡、薄荷、僵蠶、牛蒡子疏風透熱,解毒消腫,它們不僅能疏透表之風熱邪毒,也有宣透氣之熱邪;二者氣分的清熱解毒藥,黃芩、黃連、板藍根、連翹皆為苦寒藥,有清泄氣熱,解毒消腫的功效。第三類是利咽消腫止痛藥,方中馬勃,牛蒡子、生甘草,桔梗相配,有清利咽喉,消腫止痛之功效。四者為引經(jīng)藥,該原方治療大頭瘟,其特點頭面腫,耳前耳后。頭面部的經(jīng)脈屬陽明,升麻引藥入陽明,柴胡引入少陽,桔梗為舟楫之藥,載藥上行,此三味藥,皆可引藥上行于頸部頭面部,另陳皮理氣行滯,配合僵蠶散結(jié)消腫,最后一味玄參滋陰降火解毒。全方為疏透清泄利濕,解毒消腫。故全方相合,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治功效。

吳鞠通《溫病條辨》對普濟消毒飲的看法,在其上焦篇第18條云:“溫毒咽痛,喉腫,耳前耳后腫,頰腫,面正赤,或喉不痛,但外腫,甚則耳聾,俗名大頭瘟,蝦蟆瘟,普濟消毒飲去柴胡、升麻主之。初起一、二日,在去芩連,三四日加之佳。”由此可以看出,吳鞠通主張在普濟消毒飲去柴胡、升麻,其理由在分注中進一步說明“去柴胡、升麻者,以升騰飛越太過之病,不當再用,總走上焦,開天氣,肅肺氣,豈須用升、柴直升經(jīng)氣耶?去黃芩、黃連者,芩連里藥也,病初起未至中焦,不得先用里藥,故犯中焦也。”從這段可以看出,吳鞠通認為柴胡、升麻是升提發(fā)散之藥,而大頭瘟是外感時毒,毒邪上攻頭面,如果再用升藥就容易時上不之熱加重。
但后世一些醫(yī)家又認為不應該去升麻、柴胡,如在曹炳章編《增補評注溫病條辨》中葉霖評注說:“此方有升、柴之升散,亦有芩、連之苦降,開合得宜,不得譏東垣之誤也。”而案一余認為患者有滲出,故去升麻、柴胡,而加杏仁、赤小豆、金銀花、桑白皮增強利濕止功;而案例二,患者面赤風熱較盛,需要讓藥升騰,以加強清熱疏透之效,故并未去之。蓋諸賢各家爭論,不為不變之定律圭臬,臨證可根據(jù)病家實際情況斟酌加減。

普濟消毒飲原方不是湯劑,是散劑,“共為細末,半用湯調(diào),時時服之”,用溫水調(diào)服,“散者,散也。”,取其發(fā)散熱毒之功能。并說應時時服之,就是說一天不只服兩次,而是不拘時,頻頻服用,吳鞠通曾在銀翹散的煎服法說:“蓋肺位最高,藥過重,則過病所,少用又有病重藥輕之患,故從普濟消毒飲時時清揚法。由此觀之,頻頻服用,藥物才能不斷吸收于上焦,起輕揚發(fā)散之用。故醫(yī)者臨證作湯劑時可囑患者當茶飲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普濟消毒飲——經(jīng)方解讀(五十)
普濟消毒飲
認識方劑:“普濟消毒飲”是李東垣創(chuàng)立的嗎?還有哪些配伍特點?
龍膽瀉肝湯加減治療肛門下墜伴瘙癢
清熱方之普濟消毒飲(又名普濟消毒飲子)
戊戌年初之氣備用——普濟消毒飲、加減普濟消毒飲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