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部編版初中語文文化常識清單
文化常識

古代官職變化授予1.征:由皇帝征聘社會知名人士充任官職。2.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薦舉,任以官職。3.薦、舉:由地方官向中央舉薦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職。4.拜:授予官職。5.選:通過推薦或科舉選拔任以官職。6.除:任命,授職。7.授:授給、給予官職。8.賞:指皇帝特意賜給官銜或爵位。9.封:指帝王將爵位或土地賜給臣子。10.起:起用人任以官職。11.察:考察后予推薦,選舉。12.仕:做官。仕宦:做官,任官職。仕進:進身為官。13.知:主管。
罷免1.罷:免去,解除官職。2.絀、黜:廢掉官職。3.免:罷免。4.奪:削除。
提升1.升:升官。2.擢:在原官上提拔。3.拔:提升本來沒有官職的人。4.遷:一般指提升。5.陟:進用。6.晉、進:晉升官職,提高職位或級別。7.加:加封,即在原來的官銜上增加榮銜,一般可享受一世特權。8.拜:按一定禮節(jié)授予(任命)官職,一般用于升任高官。
降低1.謫:因罪被降職或流放。2.貶:①降職。②降職并外放。3.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4.左遷:降職貶官,特指貶官在外。5.竄:放逐,貶官。6.左除、左降、左轉:降職。7.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
調動1.遷:調動官職,一般指提升。2.徙:一般的調動官職。3.調:變換官職。4.轉、調、徙:調動官職。5.補:補充空缺官職。6.改:改任官職。7.出:京官外調。
兼代1.兼:兼任。2.領:兼任(較為低級的官職)。3.行:代理官職。4.署:代理、暫任。5.權:暫代官職。6.判:高位兼低職。7.假:臨時的,代理的。8.攝:暫代官職。9.守:代理官職。
辭官1.告老:官員年老。2.解官:辭去官職。3.請老:古代官吏請求退休養(yǎng)老。4.乞身:古代認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稱請求退職為“乞身”。乞骸骨:古代官吏請求退職,意思是使骸骨歸葬故鄉(xiāng)。5.移病:上書稱病,為居官者請求退職的委婉語。6.致仕:交還官職,即退休。
古代別稱百姓黎民:泛指普通百姓。庶民:指一般的民眾。黎庶:指平民大眾。黎氓:亦作“黎萌”,泛指普通百姓。黎首:泛指普通百姓。黔首:是戰(zhàn)國時期和秦代對百姓的稱呼。布衣:古代平民不能衣錦繡者,借指平民百姓。白身:指平民,無官職、無爵位者。氓:多指失去土地從外遷來的百姓的稱呼。
朋友金蘭之交:是兩個或以上沒有血緣關系的人結為一種擬親屬的關系,通常友上加親,關系比一般的遠親和一般的朋友更密切。勿頸之交:指可以同生死、共患難的朋友。忘年之交:指年輩不相當而結交為友。竹馬之交:指童年時代就要好的朋友,多指異性好朋友。患難之交:指在一起經(jīng)歷過艱難困苦的朋友??偨侵唬褐竷簳r結交相識并一直陪伴長大的朋友。忘年之交:指年輩不相當而結交為友。八拜之交:指舊時朋友結為兄弟的關系。金石之交:比喻像金石一樣牢不可破的交情。諍友:能直言規(guī)勸的朋友。連璧:并美的人或事物。
其他①桑梓:家鄉(xiāng)。②巾幗:婦女。③須眉:男子。④鴻雁:書信。⑤社稷:國家。⑥汗青:史冊。⑦軒轅:祖國。⑧三尺:法律,還可代指人自身,如三尺微命。
謙稱敬稱敬稱高足:對別人的學生的稱呼
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稱呼對方的親屬。令尊、令堂、令愛、令郎,分別是對他人父親、母親、女兒、兒子的稱呼

尊:用來稱與對方有關的人或物。尊君、尊公(稱對方父親)、尊堂(稱對方母親)、尊上(稱父母)尊駕(稱對方)、尊意(指對方的意思)、尊府(稱對方的家)

賢:用于稱平輩或晚輩。賢家(稱對方)、賢郎(稱對方的兒子)、賢弟(稱熟識的朋友或結拜兄弟)

仁:表示愛重。仁兄(同輩友人中長于自己的),仁公(地位高的人)

稱謂前加“先”,表示已死

對尊長者和朋輩間的稱謂:君、子、公、足下、先生、大人

謙稱普通人自謙:臣、卑職、愚、不才、鄙人、內人、舍弟、家父
帝王自稱:孤、寡人、不谷

讀書人自稱:小生、晚生、晚學

年齡孩提:指二到三歲的兒童。垂髫:指三四歲至八九歲的兒童,泛指幼年。始齔:兒童換牙,男孩八歲、女孩七歲??偨牵喊司艢q至十三四歲的少年,泛指童年。豆蔻:指女子十三四歲的年紀。及笄:指女子十五歲的年紀。束發(fā):指男子十五歲的年紀。弱冠:指男子二十歲左右行加冠禮,泛指成年。而立:三十歲。不惑:四十歲。知命:五十歲?;祝毫畾q。古?。浩呤畾q。耄耋:指八九十歲。鮐背:指九十歲,泛指長壽老人。期頤:指人一百歲。
科舉明清科考制度,主要分三級:鄉(xiāng)試、會試、殿試。鄉(xiāng)試中考中的人稱“舉人”,殿試中考中的人稱“進士”。
時間一年分四季,一季分三個月,常用孟、仲、季的順序來稱呼。農(nóng)歷的每月初一叫“朔”,十五叫“望”,月尾最后一天叫“晦”,十六叫“既望”。
一天分為12個時辰,以地支紀位:子時23~1點,丑時1~3點,寅時3~5點,卯時5~7點,辰時7~9點,巳時9~11點,午時11~13點,未時13~15點,申時15~17點,酉時17~19點,戌時19~21點,亥時21~23點。

更:夜間計時單位,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為現(xiàn)今的兩個小時。一更是19點至21點,二更是21點至23點……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點左右。

漢字形體演變甲骨文(殷、商)→金文(西周、春秋)→大篆、六國古文(戰(zhàn)國)→小篆(秦)→隸書(漢)→草、行、楷書
其他三皇五帝:“三皇”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媧、神農(nóng));“五帝”指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
三教九流:“三教”指儒教、佛教、道教;“九流”指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nóng)家

二十四節(jié)氣: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文化常識

古代官職變化

授予

1.征:由皇帝征聘社會知名人士充任官職。

2.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薦舉,任以官職。

3.薦、舉:由地方官向中央舉薦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職。

4.拜:授予官職。

5.選:通過推薦或科舉選拔任以官職。

6.除:任命,授職。

7.授:授給、給予官職。

8.賞:指皇帝特意賜給官銜或爵位。

9.封:指帝王將爵位或土地賜給臣子。

10.起:起用人任以官職。

11.察:考察后予推薦,選舉。

12.仕:做官。仕宦:做官,任官職。仕進:進身為官。

13.知:主管。

罷免

1.罷:免去,解除官職。

2.絀、黜:廢掉官職。

3.免:罷免。

4.奪:削除。

提升

1.升:升官。

2.擢:在原官上提拔。

3.拔:提升本來沒有官職的人。

4.遷:一般指提升。

5.陟:進用。

6.晉、進:晉升官職,提高職位或級別。

7.加:加封,即在原來的官銜上增加榮銜,一般可享受一世特權。

8.拜:按一定禮節(jié)授予(任命)官職,一般用于升任高官。

降低

1.謫:因罪被降職或流放。

2.貶:①降職。②降職并外放。

3.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

4.左遷:降職貶官,特指貶官在外。

5.竄:放逐,貶官。

6.左除、左降、左轉:降職。

7.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

調動

1.遷:調動官職,一般指提升。

2.徙:一般的調動官職。

3.調:變換官職。

4.轉、調、徙:調動官職。

5.補:補充空缺官職。

6.改:改任官職。

7.出:京官外調。

兼代

1.兼:兼任。

2.領:兼任(較為低級的官職)。

3.行:代理官職。

4.署:代理、暫任。

5.權:暫代官職。

6.判:高位兼低職。

7.假:臨時的,代理的。

8.攝:暫代官職。

9.守:代理官職。

辭官

1.告老:官員年老。

2.解官:辭去官職。

3.請老:古代官吏請求退休養(yǎng)老。

4.乞身:古代認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稱請求退職為“乞身”。乞骸骨:古代官吏請求退職,意思是使骸骨歸葬故鄉(xiāng)。

5.移?。荷蠒Q病,為居官者請求退職的委婉語。

6.致仕:交還官職,即退休。

古代別稱

百姓

黎民:泛指普通百姓。庶民:指一般的民眾。

黎庶:指平民大眾。黎氓:亦作“黎萌”,泛指普通百姓。

黎首:泛指普通百姓。黔首:是戰(zhàn)國時期和秦代對百姓的稱呼。

布衣:古代平民不能衣錦繡者,借指平民百姓。

白身:指平民,無官職、無爵位者。

氓:多指失去土地從外遷來的百姓的稱呼。

朋友

金蘭之交:是兩個或以上沒有血緣關系的人結為一種擬親屬的關系,通常友上加親,關系比一般的遠親和一般的朋友更密切。

勿頸之交:指可以同生死、共患難的朋友。

忘年之交:指年輩不相當而結交為友。

竹馬之交:指童年時代就要好的朋友,多指異性好朋友。

患難之交:指在一起經(jīng)歷過艱難困苦的朋友。

總角之交:指兒時結交相識并一直陪伴長大的朋友。

忘年之交:指年輩不相當而結交為友。

八拜之交:指舊時朋友結為兄弟的關系。

金石之交:比喻像金石一樣牢不可破的交情。

諍友:能直言規(guī)勸的朋友。

連璧:并美的人或事物。

其他

①桑梓:家鄉(xiāng)。

②巾幗:婦女。

③須眉:男子。

④鴻雁:書信。

⑤社稷:國家。

⑥汗青:史冊。

⑦軒轅:祖國。

⑧三尺:法律,還可代指人自身,如三尺微命。

謙稱敬稱

敬稱

高足:對別人的學生的稱呼

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稱呼對方的親屬。

令尊、令堂、令愛、令郎,分別是對他人父親、母親、女兒、兒子的稱呼

尊:用來稱與對方有關的人或物。

尊君、尊公(稱對方父親)、尊堂(稱對方母親)、尊上(稱父母)

尊駕(稱對方)、尊意(指對方的意思)、尊府(稱對方的家)

賢:用于稱平輩或晚輩。

賢家(稱對方)、賢郎(稱對方的兒子)、賢弟(稱熟識的朋友或結拜兄弟)

仁:表示愛重。

仁兄(同輩友人中長于自己的),仁公(地位高的人)

稱謂前加“先”,表示已死

對尊長者和朋輩間的稱謂:君、子、公、足下、先生、大人

謙稱

普通人自謙:臣、卑職、愚、不才、鄙人、內人、舍弟、家父

帝王自稱:孤、寡人、不谷

讀書人自稱:小生、晚生、晚學

年齡

孩提:指二到三歲的兒童。垂髫:指三四歲至八九歲的兒童,泛指幼年。

始齔:兒童換牙,男孩八歲、女孩七歲。

總角:八九歲至十三四歲的少年,泛指童年。

豆蔻:指女子十三四歲的年紀。及笄:指女子十五歲的年紀。

束發(fā):指男子十五歲的年紀。

弱冠:指男子二十歲左右行加冠禮,泛指成年。

而立:三十歲。不惑:四十歲。知命:五十歲。

花甲:六十歲。古稀:七十歲。耄耋:指八九十歲。

鮐背:指九十歲,泛指長壽老人。期頤:指人一百歲。

科舉

明清科考制度,主要分三級:鄉(xiāng)試、會試、殿試。

鄉(xiāng)試中考中的人稱“舉人”,殿試中考中的人稱“進士”。

時間

一年分四季,一季分三個月,常用孟、仲、季的順序來稱呼。

農(nóng)歷的每月初一叫“朔”,十五叫“望”,月尾最后一天叫“晦”,

十六叫“既望”。

一天分為12個時辰,以地支紀位:

子時23~1點,丑時1~3點,寅時3~5點,卯時5~7點,

辰時7~9點,巳時9~11點,午時11~13點,未時13~15點,

申時15~17點,酉時17~19點,戌時19~21點,亥時21~23點。

更:夜間計時單位,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為現(xiàn)今的兩個小時。

一更是19點至21點,二更是21點至23點……

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點左右。

漢字形體演變

甲骨文(殷、商)→金文(西周、春秋)→大篆、六國古文(戰(zhàn)國)→小篆(秦)→隸書(漢)→草、行、楷書

其他

三皇五帝:“三皇”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媧、神農(nóng));“五帝”指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

三教九流:“三教”指儒教、佛教、道教;“九流”指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nóng)家

二十四節(jié)氣: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古文常識【古代官職】
古代表示官職任免調動的文言詞語,您知道多少呢?值得收藏
【文言文】100條古文用語匯總
[轉載]解釋下列文言文語句中表示“官職變遷”的詞
高中文言文中相關知識點補充(文化常識)
文言文中貶官 升遷表達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