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心東
佛教之所以稱之為佛教,不僅僅因為他的教主被尊稱為佛,也因為,佛所宣說的大乘經典及其妙法給三界六道十方眾生指出了一條轉凡成圣、究竟圓滿的成佛之道。
然而,正如大乘經典中一再宣稱的那樣,大乘佛法具有超情離見的不可思議性,我們這些凡夫對此甚難起信,乃至于阿羅漢也未必能信受大乘法。所以,修行人對于大乘法的信入往往需要靠著多生熏習,積功累德,待到因緣成熟,才能于大乘法尋到一個入口。因為善根因緣的差異,對于大乘經典和大乘法的態(tài)度,也就產生了種種差別。
臺灣法藏和尚在冬季法華七的第一天開示中,把不同根器眾生對大乘法的態(tài)度分成了四類:
一、就像《法華經》上離席而去的五千比丘那樣,對大乘法完全不予接受,不待佛說即告離席。這類人對大乘法根本不聽,也不存在毀謗破壞大乘的問題。
二、就像《法華經》中的富樓那彌多羅尼子等內秘菩薩行,外現(xiàn)聲聞身的行者,他們可以向其他修行人演說大乘法,但自己卻示現(xiàn)聲聞行。這類人雖然不行持,但也不會破壞大乘法。
三、就是當今南傳佛教的行者,他們明確表示,他們沒有大乘法。他們雖然不信大乘,但由于態(tài)度是公開的、明確的,也使其他人可以清楚的了解。所以,這類人對大乘法也沒有太大的威脅。
四、這類人聲稱自己也是大乘修行者,并信奉大乘法。然而,卻說大乘經典不是佛陀親口所說,也沒有得到佛的印可,而是后世弟子出于對佛的懷念而編寫。并把大乘佛法所展現(xiàn)的他方凈土及常樂我凈視為天神化的傳說。
這最后一類人最為可怕??膳戮驮谟冢皇秋@而易見地反對大乘佛法,而是以維護大乘為名,把信眾吸引進來,然后告訴人們,大乘經典不是佛說,而是來自于阿含經典的發(fā)展演繹。于是,依照他們的邏輯,大乘法也變成了只重人間的狹隘教法。
聽信他們的理論之后,佛陀的神圣性被打落塵埃,大乘經典的權威性也變得面目可疑,整個佛教走向世俗化庸俗化的路線。盡管他們仍然聲稱自己在行菩薩道,卻早已不是大乘經典中上求下化、惠及法界的不可思議之法。于是,各種矮化佛教形象,損害三寶尊嚴的事件層出不窮。
總之,對于這種打著大乘旗號,卻實際上破壞大乘佛法,破壞教內秩序的行為必須高度重視,堅決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