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字材料中序號、標點的正確使用
(一)“第一”“第二”或“首先”“其次”等表示順序的漢字詞語后用“,”,即“第一,”“第二,”或“首先,”“其次,”。
(二)數(shù)字大寫“一”“二”“三”等后面應(yīng)用“、”,即“一、”“二、”“三、”。
(三)“1”“2”“3”和“A”“ B”“C”等表示順序時,后面應(yīng)用“.”,即“ 1.”“ 2.”“3.” 或“A.”“B.”“C.”。
(四)序號加括號,如(一)(二)(1)(2)(3)等不再加標點符號。
(五)用“一是”“二是”“三是”表示順序時,可在“一是”“二是”“三是”之后分別用“,”。例如:“一是,”“二是,”“三是,”。也可以不用標點符號,直接連接下文。
(六)用“甲”“乙”“丙”“丁”表示順序時,在后面加上“、”,即“甲、”“乙、”“丙、”“丁、”。
(七)在“一方面”“另一方面”之后,可以分別用逗號,也可以不用標點符號,直接連接下文。
(八)文件、書信等稱謂應(yīng)頂格,加“:”。提示語可以用“:”,如:“同志:請講普通話!”,也可以不用標點符號,如:“同志 請講普通話”。
(九)橫排文稿標點符號的位置和書寫形式
1.句號、逗號、頓號、分號、冒號均置于相應(yīng)文字之后,占一個字位置,居左下,不出現(xiàn)在一行之首。問號、嘆號均置于相應(yīng)文字之后,占一個字位置,居左,不出現(xiàn)在一行之首。
2.引號、括號、書名號中的兩部分標在相應(yīng)項目的兩端,各占一個字位置。其中前一半不出現(xiàn)在一行之末,后一半不出現(xiàn)在一行之首。
3.破折號標在相應(yīng)項目之間,占兩個字位置,上下居中,不能中間斷開分處上行之末和下行之首。省略號占兩個字位置,兩個省略號連用時占四個字位置并須單獨占一行。
4.連接號中的短橫線比漢字“一”略短,占半個字位置;一字線比漢字“一”略長,占一個字位置;浪紋線占一個字位置。連接號上下居中,不出現(xiàn)在一行之首。
5.間隔號標在需要隔開的項目之間,占半個字位置,上下居中,不出現(xiàn)在一行之首。著重號和專名號標在相應(yīng)文字的下邊。分隔號占半個字位置,不出現(xiàn)在一行之首或一行之末。
6.在實際編輯出版工作中,為排版美觀、方便閱讀等需要,或為避免某一小節(jié)最后一個漢字轉(zhuǎn)行或出現(xiàn)在另一頁開頭等情況,為視覺美觀可以適當壓縮標點符號所占用的空間。
(十)豎排文稿標點的位置和書寫形式
1.句號、問號、嘆號、逗號、頓號、分號和冒號均置于相應(yīng)文字之下偏右。
2.破折號、省略號、連接號、間隔號和分隔號置于相應(yīng)文字之下居中,上下方向排列。
3.引號改用為雙引號“
”“
”和單引號“﹁”“﹂”,括號改用“⌒”“╰╯”,標在相應(yīng)文字的上下。
4.著重號標在相應(yīng)文字的右側(cè),專名號標在相應(yīng)文字的左側(cè)。
5.橫排文稿中關(guān)于某些標點不能居行首或行末的要求,同樣適用于豎排文稿。
(十一)標有引號的并列成分之間、標有書名號的并列成分之間通常不用頓號。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號之間或并列的書名號之間(如引語或書名號之后還有括號注),宜用“、”。
例1:“日”“月”構(gòu)成“明”字。
例2:《紅樓夢》《三國演義》《西游記》《水滸傳》是我國的四大古典名著。
例3:李白的“白發(fā)三千丈”(《秋浦歌》)、“朝如青絲暮成雪”(《將進酒》)都是膾炙人口的詩句。
例4:辦公室里訂有《人民日報》(海外版)、《光明日報》和《時代周刊》等。
(十二)不能視為作品的課程、課題、獎品獎狀、商標、證明、組織機構(gòu)、會議、活動等名稱,不應(yīng)用書名號。
(十三)正確區(qū)分連接號和破折號
1.凡文中使用連接號的應(yīng)該使用“-”,而不使用“──”。
如:2014年9月-10月。2014年9月至10月中用“至”代替“-”的形式同樣視為使用規(guī)范。
2.凡文中使用破折號就應(yīng)該用占兩個空格的連線“──”。
(十四)文章正文文中標題
1.一級標題:標題序號為“一、”,黑體字,獨占行,末尾不加標點。
2.二級標題:標題序號為“(一)”,楷體字,獨占行,末尾不加標點符號。
3.三級及以下標題:題序號分別為“1.”“(1)”和“①”,仿宋體字,可根據(jù)標題的長短確定是否獨占行。
(十五)文章標題一般用二號小標宋體字,文章標題的末尾通常不使用標點符號,但有時根據(jù)需要可用問號、嘆號或省略號。
(十六)相鄰的兩個數(shù)字間頓號的使用
1.相鄰的兩個數(shù)字表示概數(shù),要用漢字數(shù)碼,中間也不要加頓號。
如:兩三個 五六天 六七點鐘
2.相鄰兩個數(shù)字連用,有時不是表示概數(shù),而是一種縮略形式,中間要用頓號。如:初中一、二年級 八、九兩個月
二、年份中“零”的正確使用
年份如用中文形式表示,如“二○○九年十月”,則中間的“○”不能寫成阿拉伯數(shù)字的長“0”或英語全角字符“O”,而應(yīng)該用圓“○”(一般在電腦“插入”欄里“特殊符號”或“幾何圖形符”中選擇);年份如用阿拉伯數(shù)字形式表示,則中間應(yīng)該用長“0”表示,如:“2016年3月10日”。
三、公文的年份中“括號”的正確使用
(一)印發(fā)公文時,年份外的括號應(yīng)該用六角括號“〔〕”,而不應(yīng)該用小括號“( )”或方括號“[ ] ”。如:觀教辦發(fā)〔2016〕5號
(二)公文的落款年份的正確使用:“2016年4月”(阿拉伯數(shù)字),現(xiàn)在一般不使用:“二○一六年四月”
四、漢語拼音注音字母的正確使用
(一)漢語拼音的規(guī)范使用必須嚴格按照《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guī)則》(國家標準2012年版)的要求使用,要按詞拼寫。注意:詞內(nèi)連寫,詞間分寫。
如:“公共場所請勿吸煙” GONGGONG CHANGSUO QINGWU XIYAN
(二)大小寫:句子的首字母大寫;詩行的首字母大寫;專有名詞每個詞首字母大寫;標題、標語一般全部大寫,也可以小寫。
(三)正常的拼音小寫狀態(tài),一定要標出聲調(diào)。在某些場合,專有名詞的拼寫,也可以不標聲調(diào)。
如:Li Hua(李華) Beijing(北京)
RENMIN RIBAO(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