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后研修不同于課后小結,它是在個人反思的基礎上的集體提升。是對教師課堂教學結束后,對課前預設的目標、內容、方法、環(huán)節(jié)和對學生原有知識技能水平的估計以及課堂教學的優(yōu)劣得失等進行反思、分析、評價、總結的過程,是補救本次教學所失和改進后續(xù)課堂教學的一項集體教研活動。它可以圍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展開:
1)教學設計的執(zhí)行情況。如教學目標是否達到、教學組織是否恰當、環(huán)節(jié)運用是否合理、重點是否突出、難點是否突破、學生對課的興趣如何等等。
2)教學精彩之處。如每節(jié)課的閃光點和“得意之處”,課堂上貼切而恰當?shù)谋扔鳎路f精彩的導言,教學難點的精彩突破,引人入勝的方法情境,精彩成功的臨場發(fā)揮,技術手段的運用等進行記錄和總結,供以后借鑒和參考。
3)教學中的“敗筆”及其原因。如沒有講清楚或被忽略的地方、當堂檢測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等并分析其中的原因,以便引以為戒。
4)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見解。事實上在教學中學生往往存在著一些教師在備課中沒有想到或者沒有準備到的創(chuàng)新思路和方法,這些方法甚至比教師的方法還有高明,而這些思路又常常通過學生的“意外”發(fā)言表現(xiàn)出來,教師應當從學生的見解中反觀自身的教學情況,從而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提高教學水平。因此,將其記錄下來,可以豐富今后教學的材料。
5)補救措施和改進意見。即針對教師個體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在第二天集體研修時提出今后教學中注意改進和努力的方向,就補救的時間、內容、方法等提出切實可行的方案,或進行補講,或演變?yōu)榱曨}訓練。
內容來源:《魏尚政:縣三中課堂改革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