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桂林市臨桂區(qū)臨桂鎮(zhèn)中心小學
作者:陳業(yè)軍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師?!?/span>這句話很多人不愛聽。人非圣賢,當付出頗多,收效又差強人意時,我也會無奈、抱怨,這句話在我聽來也倍覺刺耳!
眾所周知,杜郎口中學的“發(fā)跡歷史”靠的不是優(yōu)秀生,而是將差生培養(yǎng)成優(yōu)秀生。那么堪稱中國教育奇跡的“杜郎口旋風”背后有什么樣的教育理念在支撐?“杜郎口旋風”對教師又提出了哪些要求?如何讓自己的課堂高效而又充滿活力與樂趣?帶著種種疑問,我翻開了《高效課堂構(gòu)建之道》這本書。
《高效課堂構(gòu)建之道》是學景教育出版的一本實操型課堂指南,學景教育團隊根據(jù)十年的課改實踐經(jīng)驗,集大家智慧凝結(jié)成的新書,它記錄了近幾年來通過實踐驗證過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作者許世國主任結(jié)合杜郎口中學課程改革的成功經(jīng)驗,揭示了高效課堂形成的內(nèi)在機制以及實現(xiàn)高效課堂的有效途徑,為廣大課改人分享了學景教育團隊多年的課改實踐經(jīng)驗和課改最新成果。全書共分六章,每章一個主題,其中課堂流程、小組建設、導學案編寫是核心技術(shù)要素;政策理念、管理評價和促進活動則是三個核心技術(shù)要素的支撐。
切切實實把學生當成學習的主人,以學促教,以教導學。
陶行知告訴我們“有行的勇氣才有知的收獲”,教育教學應該是靈活的,教學方法的選擇要根據(jù)做的內(nèi)容及教的規(guī)律、學的規(guī)律來決定。教與學都以做為中心”,即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特別重視實踐?!靶惺侵?,知是行之成”更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經(jīng)典總結(jié)。
正是秉承這一教育思想,杜郎口中學提出:一切教育都要從學生的實踐出發(fā),從學生在實踐中暴露的問題出發(fā),從而去發(fā)現(xiàn)、分析、解決真實的問題,讓學生形成真實的能力。只有這樣的教學,才是真正的教學,這樣的教學才能真正給學生積極的影響與幫助。
課堂教學要堅持“以學促教,以教導學”的教學原則。這一原則的內(nèi)涵是課堂上老師的教要根據(jù)學生的學而定,要以學生的學和做為基礎;教師應先讓學生去實踐,只有在學生實踐的基礎上,老師才能進行教;課堂上教師要對學生所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靈活的“導教”,這一教學原則使課堂教學更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使教與學合二為一,這也正是杜郎口中學課堂高效的根本原因。
切切實實把課堂時間還給學生,教師少講、精講、不講。
新課程理念提出:教師之教不在教書,而在教學生學,教學生學會與會學。這與陶行知提出的“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而在教學生學”的要義是一致的。
“一堂課教師只講四分鐘”,并非真的只講四分鐘,實際上是讓教師在課堂上少講、精講、不講——要講就講在精要處,要講就講在關鍵處,要講就講在特別處。整堂課教師要圍繞學生的問題轉(zhuǎn),只講學生不會的,這正是杜郎口中學課堂教學的精髓之所在。
回過頭來再看杜郎口中學課堂:規(guī)定一堂課老師的講不能超過10分鐘,即10+35,35分鐘給學生,撤掉講臺,教室四面均有黑板,讓學生表演展示。學生怎樣才能有話可講呢?講什么呢?他們主要作法是加強對學生的課堂預習的指導,預習課成為學生學習的主要方法。老師把學習的任務、目標、知識點、重點以及考點、講評、批改、板書全部交給學生,放手讓學生在課堂上討論辨析,競賽評比、表演,分組結(jié)對,擂臺比武。教師由單純研究教材教法,轉(zhuǎn)變?yōu)檠芯糠椒ǎ瑒?chuàng)造出三三六模式(即三模塊:預習、展示、反饋;三特點:主體式,大容量,快節(jié)奏;六環(huán)節(jié):預習交流,明確目標,分組組合,展現(xiàn)提升,穿插鞏固,達標測評)。
從杜郎口中學的改革實踐中,我們從中能借鑒的是:
1.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動起來,讓他們充分表現(xiàn);
2.把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尊重學習,解放學生。解放學生的腦袋,解決學生的時間,解放學生的空間,青少年最愛表現(xiàn)自己,充分讓學生在表現(xiàn)中享受成功,享受樂趣。
3.把教師主導變成教師組織,讓教師成為一個課堂的策劃者,引導者,變整齊統(tǒng)一為靈活多變,變精英教育為面向全體,變一氣呵成為百鳥齊鳴。
反思我校課改實踐中存在的不足與改進策略。
回顧我校一年多來的課改之路,在學景及上級領導的幫扶帶下,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也存在一些問題。
1.課改理念還未深入人心,沒有形成堅定的變革觀念。策略:相信學生、解放學生、依靠學生、發(fā)展學生。
2.導學案的設計習題化傾向嚴重,沒有發(fā)揮“導學”的作用。導學案的設計原則:“知識問題化,問題層次化”,但絕不是“知識習題化”。習題化的弊端是直接把學生誤導到做習題上去了,而把教材拋到一邊。實質(zhì)上,導學案是學生學習教材的輔助,是教師指導學生學習的媒介,讓導學案喧賓奪主可不行。策略:堅定遵守導學案設計的基本原則,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方法和路徑。
3.導學案中的學習目標設計不夠完善。策略:做好細化分層工作,下要保底,上不封頂。
4.學習小組的組建不規(guī)范,作用發(fā)揮不充分。策略:學習小組建設是課改的一個重要的配套工程,是實現(xiàn)高效學習的重要保證,互助合作是學習小組的主要功能。要發(fā)揮學習小組的此功能,一要對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指導,讓每個學生明白“1、2、4、8”的含義:獨學、對學、合作探究、共同展示;二要對學習小組進行團隊考評,讓學生有團隊觀念,一般不考評到小組內(nèi)的個體,如果要評展示之星,也要有小組自己推薦。
5.課堂的開放性不夠,學生沒有太多的發(fā)揮余地。策略:按照學習內(nèi)容的深度、廣度、梯度、角度要求,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給他們更大的想象和運用空間。
6.展示內(nèi)容無取舍,展示內(nèi)容過多,影響課堂效率。策略:老師們對導學案批改得很認真,學情調(diào)查應該做得很好,對那些學生獨立學習、合作學習已經(jīng)解決了的問題,課堂上就不必展示了,重點展示那些難點、重點、易錯點和拓展延伸的內(nèi)容。
7.課上即時點評較少。即時點評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有利于指導并提高學生的展示水平。策略:點評可以由教師來做,也可以引導學生去做。
一路走來,曾因第一次看見杜郎口模式為學生的精彩表現(xiàn)而激動萬分,曾因?qū)W來學去丟失了自己而迷惘,曾因自己的不斷學習整合優(yōu)化從而不斷有新收獲而高興......一路學習一路收獲,一路反思一路取舍,始終不變的是:一切為了學生快樂地學、主動地學、高效地學!把我們在課堂上的喋喋不休、疲憊不堪的講解變?yōu)榇猴L化雨、畫龍點睛式的指導、點撥、推動,讓學生在輕松愉快中去增長知識,鍛煉能力,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分享是一種美德,連接你我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