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中國政治學的一代宗師蕭公權(quán)在《孔子政治學說的現(xiàn)代意義》一文中說:
孔子不曾正式分析人性的內(nèi)容,但從他的言談當中,我們可以推知,他發(fā)現(xiàn)了人性包含著三個部分:一是與禽獸同具的生物性,二是人類特有的道德性,三是與一部分禽獸共具的社會性。因此發(fā)展和滿足人性必須發(fā)展或滿足人類生物的、道德的和社會的要求。政治家的工作就是要給予每一個人滿足這些要求的機會,并且協(xié)助或領(lǐng)導他去得到滿足。政治社會的作用就在供給滿足人性要求的秩序與制度。
照孔子看來一個政治家所以要負擔上述的工作,完全是因為如果他不這樣做,便不能夠完成他自己天性的發(fā)展———道德性和社會性的滿足??鬃诱J定人自然地也必然地會愛他的同類,尤其是與他有血統(tǒng)關(guān)系的同類。這種愛家族愛人類的天性便是道德,社會和政治生活的直接原動力。一個人既然愛他的同類,他必然愿意看見他們得著他們本性的要求。如果他的能力許可,他必然進一步愿意幫助他們?nèi)サ弥@些要求。人類的本性是根本相同的。因此一個人只要反躬自問,自己有些什么要求,便可以知道別人有些什么要求。
不過,孔子推崇中庸之道,認定過猶不及。對他為人處世的原則,也宜從基本精神上來領(lǐng)會,而不宜做過度的發(fā)揮而使之絕對化?!凹核挥?,勿施于人”不能反過來變成己所欲就施于人,而“立人”與“達人”也不等于是用你的好惡標準來強加給別人。王蒙說以為自己就是尺度,是人最容易犯的錯誤之一:
人的這種以自己的好惡為尺度來判斷事情的特點幾乎可以上笑話大全。一個母親從寒冷的北方出差回來,就會張羅著給自己的孩子添加衣服。一個父親騎自行車回家騎得滿頭大汗,就會爭著給孩子脫衣服。父母餓了也勸孩子多吃一點,父母撐得難受了就痛斥孩子太貪吃。
你所喜愛的,你以為旁人也喜愛;你所恐懼的,你以為旁人恐懼;你最厭惡的,你以為對旁人也十分有害,而事實往往并非完全如此。
原文: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第六》)
今譯:仁的標準,就是自己想立足,也幫助別人立足,自己想通達,也幫助別人通達。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