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18 16:28:59)
字體:放大 默認 縮小 [
版面導航]
國寶級瓷器亮相南寧(附照片)
南國今報 2008-09-03 ■ 記者甘寧 今報記者甘寧 攝
今報南寧訊(記者甘寧)9月2日清晨,一件通體漆黑的國寶級瓷器在經(jīng)歷了34個小時的長途運輸后,從陜西銅川運抵南寧。9月5日,它將在廣西博物館與耀州窯博物館聯(lián)合舉辦的“陜西銅川耀州窯精品陶瓷展”上亮相。記者在展品箱啟封之際,搶先一睹這尊國寶級文物“黑釉塔式罐”的真容。
據(jù)耀州窯博物館方面介紹,此罐是1972年被世居于黃堡耀州窯遺址區(qū)的村民挖紅薯窖時偶然發(fā)現(xiàn)的,罐體奇異的造型和渾厚的黑色震驚一時。這尊將印度佛塔建筑和中國方亭風格融合一體的瓷罐,來自一個文化上兼收并蓄的時代——1000多年前的唐朝。
記者看到,“黑釉塔式罐”高51.5厘米,底座是一個中國方亭式的建筑,四面各有坐佛、飛鳥、托塔力士、獸頭、花卉等捏塑;底座之上盛開12瓣蓮花,花蕊中托起圓圓的罐腹;罐腹上就是模擬印度佛塔制成的罐蓋,好像七重相輪自下而上、由大到小重疊;最有趣的,是罐蓋頂端還坐著一只手搭涼棚的猴子。文物專家指出,此罐應該是為存放高僧舍利之用。
據(jù)介紹,“黑釉塔式罐”在燒造工藝上難度相當大,因為它是方圓結合,而且由近20個造型零件組成,如果在罐腹和底座的連接重心上差之毫厘,整個罐體就會在超過1200攝氏度的窯溫下坍塌或傾斜。如此精湛的制瓷技術,令當今的陶藝家也嘆為觀止。
耀州窯博物館此次來廣西免費展出,帶來從唐宋到明清的瓷器精品187件(套),包括了唐三彩、五代天青瓷、宋代刻花瓷、金代月白釉瓷、元代白釉黑花瓷等多個種類。
照片說明:
國寶級文物唐代“黑釉塔式罐”。今報記者甘寧 攝
分享:
0
喜歡
0
贈金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