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jīng)》,是中國古典六經(jīng)三玄【注①】中的居首之作,也是世界三大經(jīng)典之一?!咀ⅱ凇?/span>
《易經(jīng)》,通過六十四卦、系辭、說卦、序卦和雜卦,闡述天、地、人的變化,講述宇宙和人的基本道理和規(guī)律,其領域,涉及哲學、自然種學、社會科學和思維科學??梢哉f,《易經(jīng)》是本充滿中國古人智慧結晶的巨著,包羅萬象的巨著,傾倒世人的巨著。
翻開中外史,我們可以看到:
孔子勤讀《易經(jīng)》,以至“韋編三絕”?!咀ⅱ邸?/span>
哲學大師黑格爾對《易經(jīng)》欽佩莫名,贊嘆地說“《易經(jīng)》包含著中國人的智慧”?!咀ⅱ堋?/span>
世界量子力學基本原理(互補原理)的始創(chuàng)人波爾看到《易經(jīng)》的太極圖,驚嘆:中國幾千年前就有互補思想了【注⑤】,忙不迭地將太極圖作為自家族徽的中心標志。
歐洲哲學權威捷恩,對《易經(jīng)》推崇備至:“談到世界人類唯一的智慧寶典,首推中國的易經(jīng)”。【注⑥】
其實,在日常生話中,《易經(jīng)》的影子也無處不在。
記得去年在韶關老同學的家中,見客廳掛有一條幅,上書“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就是《易經(jīng)》在生活中的影子!它源于《易經(jīng)》?!咀ⅱ摺?span xml:lang="EN-US">//這兩句話高度概括了中華民族的奮斗精神和寬容胸懷。//與老同學交往多年,深感用此兩句話來形容她的奮斗精神和寬容胸懷,相當貼切。送這條幅的作者,寫到點子上了。
【注】注①“六經(jīng)”:詩、書、禮、樂、易、春秋;“三玄”:易、老、莊。
注②指易經(jīng)、圣經(jīng)、吠陀經(jīng)。吠陀經(jīng)是婆羅門教和現(xiàn)代印度教最重要、最根本的經(jīng)典。
注③詳見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第十七》:孔子晚而喜易…讀易,韋編三絕。
注④詳見黑格爾《哲學史講演錄》。
注⑤波爾,丹麥物理學家,于公元1927年提出“互補原理”,又稱并協(xié)原理。原理認為,在量子力學框架內用經(jīng)典物理學概念描述原子現(xiàn)象,不可能具有象經(jīng)典物理學所要求的那種完全性,因而必須使用相互排斥又相互補充的經(jīng)典物理學概念,才能對現(xiàn)象的各個方面提供一個完全的描述。
注⑥轉摘自《周易基礎·序》。
注⑦詳見《周易》乾卦第一和坤卦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