疊字詩是指兩個相同的字重疊而成一個詞, 疊字大體可分三種:拆字疊、回文疊、雙字疊,疊字詩屬于雙字疊,是指詩中的部分句子或全詩各句都用疊字組成。詩中疊字由來已久,最早見于《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碩人》。顧炎武《日知錄》:“詩用疊字最難?!缎l(wèi)風(fēng)》‘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鳣鮪發(fā)發(fā),葭朅揭揭。庶姜孽孽’,連用六疊字,可謂復(fù)而不厭,賾而不亂矣。古詩‘青青河畔草,郁郁園中柳。盈盈樓上女,皎皎當(dāng)窗牖。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連用六疊字,亦極自然,下此即無人可繼?!?/p>
曾《詩體時辨》說:“按古詩《青青河畔草》凡十句,而前六句皆用疊字,《迢迢牽牛星》亦十句,而首四句、尾二句皆用疊字,然末有以疊字成篇者。后人仿之,始有此體。”
宋代王十朋曾作一首題為《貢院垂成雙蓮呈瑞勉語上子》的 “疊字詩”,詩曰:
大廈垂垂就,佳蓮得得開;
雙雙戴千佛,兩兩應(yīng)主臺。
歡憊童童合,香風(fēng)比比來。
人人宜自勉,濟(jì)濟(jì)有廷魁。
首句言貢院垂成,次句言雙蓮呈瑞,題意已盡,第三句補出雙字,第四句說到士子,第五句是勉勵語,第六句承上雙蓮,第七、八兩句方揭出作意。通篇句子對偶,層次井然。
乾隆皇帝也是位大詩人,有一次讓大臣們?yōu)樗摹栋蠃Z圖》題詩,目的是想借此來看看誰有學(xué)問。大臣們雖然都想在皇帝面前一展才華,但卻誰也不敢輕率動筆。就在大家互相觀望時,大學(xué)士紀(jì)曉嵐走上前來,揮筆題詩一首,詩曰:
鵝鵝鵝鵝鵝鵝鵝,
一鵝一鵝又一鵝。
食盡皇家千鐘粟,
鳳凰何少爾何多?
首先妙在前兩句看似閑筆的疊字上,正是這多個“鵝”的巧妙羅列、鋪墊,才引出后兩句“食盡皇家千鐘粟,鳳凰何少爾何多?”的詰問。以“鵝”作喻,諷刺了那些雖位居顯赫、身享厚祿,但卻不學(xué)無術(shù)、飽食終日的庸臣。令很多大臣讀后都無地自容;而乾隆皇帝卻拍案叫絕,并重賞了紀(jì)曉嵐。 紀(jì)曉嵐才高八斗反應(yīng)敏捷,的確不失其才子之名。
據(jù)說古代有一位滿腹經(jīng)綸、學(xué)識淵博的隱士,因討厭官場上的勾心斗角、爾虞我詐而不愿出仕為官。雖然朝廷久聞其名,并屢次征召,但他就是不去為官。后來朝廷派郡府長官親自來宴請時,這位隱士口占了一首疊字詩,以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其詩曰:“今古人生有幾何?繁華耀眼煙云過。追名逐利馬蹄疾,得得得得得得得?!贝嗽婋m然比較淺白,但巧在既委婉地回絕了朝廷的宴請,又表明了作者對人生的看法。特別是最后一句詩,連用了7個“得”字,雖然從字面上看,是在摹擬馬蹄聲,但實際上是表明了自己不愿追名逐利的志向。7個得字可謂妙不可言 。
著名才女李清照《聲聲慢》詞有“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連用七組疊字,把內(nèi)心無限的愁苦表達(dá)得淋漓盡致,可謂疊字詩詞中的臻品。
撰文:劉金橋
編輯: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