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漫談:唐代四大女詩人的才藝與歸宿
文/樂奀
唐代的詩歌是中國詩歌的巔峰與代表,據(jù)專家考證:在唐朝290年間竟然出現(xiàn)了207為女詩人。盡管在詩壇眾多耀眼的“巨星”當(dāng)中的女詩人,只有為數(shù)不多的幾位,但也散發(fā)著自己獨特的光芒。其中,數(shù)薛濤、李冶、魚玄機、劉采春最為著名,她們并稱為“唐代四大女詩人”。樂奀下面就與大家談?wù)勊齻兊牟潘嚺c歸宿。
1-名妓薛濤
薛濤(770-832年),字洪度,長安(今陜西西安)人。父薛鄖,仕宦入蜀,死后,妻女流寓蜀中。薛濤,容貌美艷,風(fēng)姿綽約,“有林下風(fēng)致”之美。薛濤自幼敏捷聰慧,八九歲洞曉音律,多才藝的她,聲名傾動一時。
一天,她父親坐在院子里,看到院子中高大的梧桐,不禁突發(fā)感慨:“庭除一古桐,聳干入云中?!弊谝慌缘难S即應(yīng)聲說:“杖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fēng)?!彼赣H聽后慚愧之色有然而起,薛濤的才思敏捷由此可見一斑。
但因為她早年喪父,與母親相依為命,生活極其窘困,到了十六歲,正是花樣年華的歲月,但是因為迫于生計,薛濤不得不走進(jìn)歌坊。當(dāng)時正是大唐盛世,詩才輩出,雖然許多須眉稱雄,而一旦女詩人脫穎而出,便頓時讓須眉才子黯然失色。薛濤就是其中才華橫溢的詩壇才女,成為當(dāng)時著名的青樓女詩人。
一入青樓,身不由己,薛濤便“迎八面來風(fēng)”,“向四方洞開”,常與當(dāng)時著名詩人元稹、白居易、張籍、王建、劉禹錫、杜牧、張祜等人唱酬交往。她居住在浣花溪上,自造桃紅色的小彩箋,用以寫詩。后人仿制,稱為“薛濤箋”。王建《寄蜀中薛濤校書》一詩贊道:“萬里橋邊女校書,枇杷花里閉門居。掃眉才子知多少,管領(lǐng)春風(fēng)總不如?!笨梢?,薛濤的豪放,曾令多少天下有名的才子傾倒于地,自愧弗如。
而更讓男人感到薛濤的豪放之舉,是她與小她十一歲的男人有過一段銘心刻骨的姐弟戀。這個小男人叫做元稹,是《西廂記》里的對崔鶯鶯始亂終棄的張生原型。元和五年(公元810年),31歲的元稹任監(jiān)察御史,奉命前往成都巡察,當(dāng)?shù)厮究諊?yán)綬便派薛濤前去色情賄賂。當(dāng)時已經(jīng)42歲的薛濤不辱使命,施展渾身解數(shù)很快和這個剛過而立之年的小男人擦出火花,一時郎情妾意,形影不離。然而可惜的是,不久元稹因故離開了成都,回到長安。她筆下的《池上雙鳥》一詩毫不掩飾對元稹的癡情,“雙棲綠池上,朝暮共飛還;更忙將趨日,同心蓮葉間?!?/font>
當(dāng)她知道元稹另有所愛的時候,便離開了青樓,先居于浣花溪上,后移居成都西北的碧雞坊,在坊內(nèi)建造吟詩樓,自己衣著女道士冠服,棲息樓上,獨自吟詩,直至壽終正寢。這無疑是絢爛之后的淡定,豪放過后的優(yōu)雅。
附:薛濤代表作
《牡丹》
薛濤
去年零落暮春時,淚濕紅牋怨別離。
??直阃讔{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傳情每向馨香得,不語還應(yīng)彼此知。
只欲欄邊安枕席,夜深間共說相思。
《送友人》
薛濤
水國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蒼蒼。
誰言千里自今夕,離夢杳如關(guān)塞長。
2-道姑/娼婦魚玄機
魚玄機(約844——約871年),原名幼薇,字蕙蘭,長安人,是晚唐最著名女詩人。雖然出身市井,但姿色艷麗,天性聰慧,才思敏捷,好讀書,喜詩文。有人形容她“生長良家顏如玉”,足見其美貌無比。其父飽讀詩書卻功名未就,在父親熏陶下,七歲作詩文,十一二歲時,聲名遠(yuǎn)播,被譽為“詩童”。喜讀書,敏才思。 溫庭筠聞名前來,命題《江邊柳》,叫她賦詩。魚玄機揮筆寫就:“翠色連荒岸,煙姿入遠(yuǎn)樓。影鋪春水面,花落釣人頭。根老藏魚窟,枝底系客舟。蕭蕭風(fēng)雨夜,驚夢復(fù)添愁。”溫庭筠嘆服?!版虫逞U裊十三馀,豆蔻梢頭二月初?!鄙倥楦]初開,春心漸漸鐘情于斯,對老師產(chǎn)生了愛慕之心。她借詩言情,寫下了《冬夜寄溫飛卿》寄托無限思念。為花間詞派鼻祖的溫庭筠怎會不解風(fēng)情,可他不曾回應(yīng)幼薇。
遇上李億應(yīng)該是上天注定送給魚玄機的災(zāi)難。言官李億系江陵名門之后,年輕貌端,被魚幼薇的才貌所傾倒,十五歲被他納為小妾。盡管她與李億情意甚篤,但夫人妒不能容,不久,便遭李億一紙休書遣其出家,在長安咸宜觀為女道士。但她對李億卻一往情深,寫下許多懷念他的美艷詩詞。
咸宜觀觀主一清道姑,為魚幼薇取了“玄機”的道號,從此魚幼薇成了魚玄機。一個風(fēng)華絕代、才情似錦的姑娘就這樣青燈黃卷做了一個道姑。三年后,一清道姑溘然長逝,另一位道姑彩羽也跟著一位畫師私奔了,咸宜觀中只剩下魚玄機孤零零的一人。而她又聽長安來客說起,她日夜盼望的李郎,早已攜帶嬌妻出京,遠(yuǎn)赴揚州任官去了。這一消息對魚玄機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痛不欲生的魚玄機,一改過去潔身自愛的態(tài)度,她深夜秉燭,寫下了一首后來傳誦千古的“贈鄰女”詩:“羞日遮羅袖,愁春懶起妝;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枕上潛垂淚,花間暗斷腸;自能窺宋玉,何必恨王昌。”這首詩不啻就是她人生的分水嶺,在此之前,她是一個秀外慧中,癡情萬縷的賢淑才女;從此后,她看破了人間真情,只為享樂縱情極欲,變成了一個放蕩冶艷的女人。一紙“魚玄機詩文候教”的告示引來諸多文人雅士、風(fēng)流公子,紛紛前往咸宜觀,與魚玄機談詩論文、聊天調(diào)笑,以至昏天黑地,魚玄機的艷名也就越傳越廣。此時的魚玄機正值二十出頭,既有少女的嫵媚,又有成熟女性的風(fēng)韻,再加上她的才華和風(fēng)情,不知使多少男人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當(dāng)時頗受她青睞的一個落第書生叫左名揚,他那一派貴公子風(fēng)范和堂堂的容貌儀表,酷似昔日的丈夫李億。對左名揚傾注了滿腔的柔情,完全以一種小妻子的神態(tài)對待左名揚,左名揚時常留宿在她的云房中,共享云雨之情,還曾寫下一首描寫魚玄機云房情景的詩:“白鴿飛時日欲斜,禪房寧謐品香茶;日暮鐘聲相送出,箔簾釘上掛袈裟?!焙髞恚~玄機又與一個叫做陳韙的樂師混在了一起,經(jīng)常在云房中共赴巫山云雨。
魚玄機有一貼身侍婢名叫綠翹,年已十八花樣年華,且出落得肌膚細(xì)膩、身姿豐腴,趁機把樂師陳韙勾引上了自己的床,致使魚玄機醋海翻波,竟然把她給撞死了。不久東窗事發(fā),魚玄機被帶到公堂,因罪行惡劣,被京兆尹溫璋判處以斬刑。這年她才27歲,歷盡波折變幻的一生就這樣匆匆結(jié)束了?!耙粋€會寫詩的賣笑的道姑,最后卷入一件普通刑事案件?!睔v史最終對她竟然用了這樣一句評價。
唐朝的女詩人當(dāng)中,論詩藝無疑魚玄機獨占鰲頭。皇甫枚曾給予她極高的評價:“色既傾國,思乃入神,喜讀書屬文,尤致意于一吟一詠?!?/font>
附:魚玄機代表作
《賦得江邊柳》
魚幼薇(魚玄機)
翠色連荒岸,煙姿入遠(yuǎn)樓。
影鋪秋水面,花落釣人頭。
根老藏魚窟,枝低系客舟。
蕭蕭風(fēng)雨夜,驚夢復(fù)添愁。
《冬夜寄溫飛卿》
魚幼薇(魚玄機)
苦思搜詩燈下吟,不眠長夜怕寒衾。
滿庭木葉愁風(fēng)起,透幌紗窗惜月沈。
疏散未閑終遂愿,盛衰空見本來心。
幽棲莫定梧桐處,暮雀啾啾空繞林。
3-道姑李冶
李冶(?---784年),字季蘭,烏程(今浙江吳興)人,后為女道士,是中唐詩壇上享受盛名的女冠詩人。
李冶這個女人很了不起,她姿容俊美,天賦極高,從小就顯露詩才,頗有文才。生來不受封建禮法約束,追求思想上行動上的充分自由。六歲那年,曾寫下一首詠薔薇詩,其中有這樣兩句:“經(jīng)時未架卻,心緒亂縱橫?!逼涓敢娫姶篌@,認(rèn)為此女富于文采,不過無不擔(dān)憂。因為“架卻”諧音“嫁卻”,小小年紀(jì)就知道待嫁女子心緒亂,長大后恐失婦德。不幸被其父言中,她出家做了女道士。
出家為女道士后,她又與許多詩人鴻儒交游,酬詠甚多。她神情瀟灑,專心翰墨,生性浪漫,愛作雅謔,又善彈琴,尤工格律。當(dāng)時超然物外的知名作家陸羽(鴻漸)和釋皎然均同她意甚相得,著名詩人劉長卿也與她有密切聯(lián)系,她還與朱放、韓揆、閻伯鈞、蕭叔子等人情意非常投合。其中詩歌《寄朱放》、《送閻二十六赴剡縣》等詩一掃從來女性作家的羞澀之態(tài),坦然男女社交,在千后千年的歷史上都是罕見的。天寶年間,玄宗聞知她的詩才,特地召見她赴京入宮,那時,她已進(jìn)入暮年,正棲身著名的花都廣陵。接旨后,只得應(yīng)命北上。
李冶的詩以五言擅長,多酬贈譴懷之作。李季蘭的詩才應(yīng)該是唐朝女詩人中最好的。她有一首詩把夫妻關(guān)系一語道破:“至近至遠(yuǎn)東西,至深至淺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边€有一首《相思》,賦盡天下相思苦:“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無畔。攜琴上高樓,樓虛月華滿,彈著相思曲,弦腸一時斷?!?/font>
陸羽是她的藍(lán)顏知己,她應(yīng)該更喜歡他們的另一朋友詩僧--釋皎然,不管她和陸羽好到什么程度,但兩人絕不僅是場面上的交情,而是真的惺惺相惜。三十過后,李冶交際愈加廣泛,上通王公貴族,下至僧道隱士。連唐玄宗也有所耳聞了,詔她進(jìn)見,君臣見她雖是遲暮之年尤是動人,于是大家敬稱她一聲:“俊媼(漂亮老太婆)”。不幸的是因曾上詩叛將朱沚,被德宗下令亂棒撲殺之,盛名所累啊!
宋人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著錄《李季蘭集》一卷,今已失傳,僅存詩十六首。劉長卿對李冶的詩極其贊賞,稱她為“女中詩豪”。高仲武評論說:“士有百行,女唯四德。季蘭則不然。形器既雌,詩意亦蕩。自鮑照以下,罕有其倫?!庇终f她“上方班姬(婕妤)則不足,下比韓英(蘭英)則有余。不以遲暮,亦一俊嫗?!?/font>
附:李冶代表作
《相思怨》
李冶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無畔。
攜琴上高樓,樓虛月華滿。
彈著相思曲,弦腸一時斷。
《感興》
李冶
朝云暮雨鎮(zhèn)相隨,去雁來人有返期。
玉枕只知長下淚,銀燈空照不眠時。
仰看明月翻含意,俯眄流波欲寄詞。
卻憶初聞鳳樓曲,教人寂寞復(fù)相思。
4-歌伎劉采春
劉采春,生卒年不詳(筆者注:有史書記載她要比薛濤小15歲左右),中唐時期江南女藝人?;吹椋ń窠K省淮安、淮陰一帶)人,一說越州(今浙江省紹興市)人。她擅長參軍戲,又會唱歌。參軍戲本是一種調(diào)笑性的詼諧劇,演員都是男子,劉采春以一女子演參軍戲,這在唐代已屬罕見,同時她又打破了參軍戲一味以言詞相戲弄的舊形式,而以歌唱加入表演。據(jù)說,她的嗓音婉轉(zhuǎn)動人,歌聲響遏行云,余音繞梁不絕。更為可貴的是,劉采春有一個優(yōu)伶之家,她的丈夫周季崇、丈夫的兄弟周季南、她的女兒周德華,都是職業(yè)優(yōu)伶,他們共同組成了一個家庭戲班。在江浙一帶名聲很響,成為當(dāng)時一位很有影響的女藝人,并深受時任越州刺史、浙東觀察使(820—829)元稹的賞識,說她“言辭雅措風(fēng)流足,舉止低回秀媚多”,“選詞能唱《望夫歌》”。
說起劉采春,就讓人們聯(lián)想到上世紀(jì)80年代的當(dāng)代歌手鄧麗君。在唐代,劉采春以靡靡之音,紅遍江南。彼時吳越一帶,只要劉采春的《啰唝曲》響起,“閨婦、行人莫不漣泣”,可見其流行程度。猶如當(dāng)年的鄧麗君,大街小巷只要《甜蜜蜜》響起,就有人跟著哼唱。《望夫歌》也叫《啰唝曲》,《全唐詩》錄存六首。全詩表現(xiàn)了一位婦女對丈夫遠(yuǎn)途經(jīng)商長久不歸的思念、怨恨與無奈。唐代商業(yè)發(fā)達(dá),嫁作商人婦的少女越來越多,商人經(jīng)常不歸,他們的妻子終日翹盼悲傷?!秵獑y曲》正是這一社會現(xiàn)實的真實寫照,據(jù)說:“采春一唱是曲,閨婦、行人莫不漣泣?!?/font>可見當(dāng)時此曲的影響深廣。全詩采用白描手法,直表事象,直抒胸臆,不加雕琢,風(fēng)味天成,具有濃郁的民歌風(fēng)味。
作為當(dāng)時的流行歌手,劉采春也難免緋聞四起。大才子元稹有個風(fēng)流癖好,喜歡為相好的女人寫詩。當(dāng)年,他和薛濤熱戀時,寫了一首《寄贈薛濤》,后來在劉采春25歲時又戀上了她,并寫了一首《贈劉采春》,甚至有傳聞元稹曾給了劉采春丈夫一筆錢,想要納她為妾。
據(jù)史料記載,劉采春的結(jié)局很凄慘。風(fēng)流才子元稹迷戀過她一段時間侯,厭倦了,就把她給甩了。她最終是跳河而亡,以這種貞烈的方式結(jié)束了自己的生命!至此,唐朝又一位才女和名伶為愛情走上了不歸路,給后世留下了一個美麗而傷感的女子背影!
附:劉采春代表作和元稹《贈劉采春》
《啰唝曲》1
劉采春
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
載兒夫婿去,經(jīng)歲又經(jīng)年。
《啰唝曲》2
劉采春
莫作商人婦,金錢當(dāng)卜錢。
朝朝江口望,錯認(rèn)幾人船。
《贈劉采春》
元稹
新妝巧樣畫雙蛾,謾里常州透額羅。
正面偷勻光滑笏,緩行輕踏破紋波。
言辭雅措風(fēng)流足,舉止低回秀媚多。
更有惱人腸斷處,選詞能唱望夫歌。
(以上內(nèi)容由博愛慎行--樂奀根據(jù)網(wǎng)絡(luò)史籍資料收集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