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意人生是培養(yǎng)出來的
孫麗娜
“曾有人問我:中國古典詩詞會滅亡嗎?我以為不會。中國古人作詩,是帶著身世經歷、生活體驗,融入自己的理想志意而寫的;他們把自己內心的感動寫了出來,千百年后再讀其作品,我們依然能夠體會到同樣的感動,這就是中國古典詩詞的生命。所以說,中國古典詩詞絕對不會滅亡。因為,只要是有感覺、有感情、有修養(yǎng)的人,就一定能夠讀出詩詞中所蘊含的真誠的、充滿興發(fā)感動之力的生命,這種生命是生生不已的?!?br> ——葉嘉瑩
中國古詩詞浩如煙海,層巒聳翠,以其獨特的意蘊美,令無數讀者拜服,形成了一道奇異的文化觀。我們的先人千百年來用他們對民族的忠誠,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百姓的憂思,創(chuàng)造了延續(xù)千百年卻依然閃爍著真理光芒的不朽詩篇。作為華夏傳統(tǒng)文化瑰寶的中國古代詩詞,一代代的傳承是理所當然的。
子曰:不學詩,無以言??鬃咏逃约簝鹤涌柞?,不學習《詩經》,就沒有說話資本??梢娮尯⒆訌男【蛯W習一些古詩對他們的文學興趣培養(yǎng)和品味談吐有著非常大的好處。古詩是中華文明燦爛的歷史長卷中絕妙的華章,也是人類文化瑰寶。讓孩子了解背誦古詩,不僅能讓孩子品味詩的優(yōu)美意境,加強幼兒對語言的鑒賞能力,還可以陶冶他們的情操,啟迪智慧,增加孩子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了解和認識。
《給孩子的古詩詞》收錄的177首詩和41首詞,“唯一的編選原則就是要適合孩子閱讀的興趣和能力。對于只以刻畫工巧取勝者不予選錄,超出孩子認知水平者亦不選錄,所選諸詩對時代、作家、體裁等數量之比例也沒有限制?!狈Q得上是最適合孩子學習古詩的經典書籍。
兒童時期是人生中可塑性最強的階段,進行良好性格的培養(yǎng)和高尚情操的熏陶尤為重要。讓孩子學習古詩正是因為它蘊含著智慧和哲理,教育性因素正是選擇古詩的重要參考。比如孟郊的《游子吟》,教育孩子了解母愛的無私和偉大,使孩子懂得孝敬長輩。類似這些具有哲學啟蒙知識的作品,會讓孩子得到更多的生活啟迪和為人處事的道理。
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仔細閱讀詩詞內容、認真揣摩詩歌意象,可以更好地了解古詩詞意境。而只有把詩歌的意象和意境充分地結合起來并聯合作者當時所處的時代背景才能進而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書中選取了《飲酒》、《望月懷遠》、《江村即事》、《烏衣巷》、《大林寺桃花》等世人耳熟能詳的瑰麗古詩,在逐字逐句講解分析的同時交代了故事背景,使孩子更好地解其意,學習起來也更加容易。
此外,通過對這些古詩的背誦還會對語言產生感性的認識,讓孩子從文字當中發(fā)現美,從而更好地表達自己并立德修身。詩的語言是富有音樂性的,古詩尤其講究韻律。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選一些簡單易懂、形象性較強的古詩,教孩子學習,不僅可以使孩子學到知識,受到品德和美感教育,還能有益于孩子的智力開發(fā)。“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弊尯⒆觽冊谧罴冋鏌o邪的時候快樂地學習古詩詞,讓他們擁有一個被詩詞熏陶的童年,對他們的一生有著極其深遠的意義。
【葉嘉瑩 ,號迦陵。蒙古裔滿族人,出身葉赫那拉氏。1924年出生于北京,畢業(yè)于輔仁大學國文系。1950年代任臺灣大學教授,并在淡江與輔仁兩大學任兼職教授。1960年代應邀擔任美國哈佛大學、密歇根州立大學客座教授。后定居加拿大,任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終身教授,并曾于1980年代至1990年代再度赴美,在耶魯大學、印地安那大學講學,1989年當選為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自1970年代末返大陸講學,先后任南開大學、四川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客座教授,1996年在南開大學創(chuàng)辦“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設立“駝庵”獎學金。2008年,榮獲中華詩詞學會頒發(fā)的首屆“中華詩詞終身成就獎”。葉嘉瑩一生從事中國古典詩詞的教研,七十余年來,她的足跡遍布全球各地,她教的學生有幼兒園的小朋友,有大學博士,從青年到老年,有教無類。她擅長以深入淺出的文字,把當代西方文學概念融會、應用于中國古典詩詞的探討和詮釋。】
詩詞浸潤的孩子有情懷
——《給孩子的古詩詞》書評
賀蘭紫玉
“‘老師,我們學古典文學有什么用?。 F在的年輕人,他們很看重眼前現實的這一點物質上的功利。所謂‘目迷乎五光十色,耳亂乎五音六律’,在迷亂之中,內心就越來越空虛了。而小詞的作用就在于引起你內心之中那種最纖柔的、最委曲的、最敏銳的一份感受,使你的心不要死去??!
古典詩歌的作用就在于觸動和引發(fā)你心靈之中那一份美好的資質,使它們永遠保持新鮮、活潑,使你的生命永遠不會枯竭。
中國小詞除了以這一份委曲、婉轉的情意引起你的感動之外,它還有更深一層的作用,那就是‘興于微言’與‘知人論世’的作用?!?--??節(jié)選自葉嘉瑩《唐五代名家詞選講》。
《給孩子的古詩詞》這本書里的詩詞是葉嘉瑩先生為小朋友精挑細選的,我想葉先生的這本書也是想從小給孩子建立起一個生之為人的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吧,畢竟成長中的孩子的可塑性是要比成人強百倍的,可見其一片良苦用心。從葉先生的其它著作中對詩詞鞭辟入里的分析,也能感知到,她不僅解讀著詩詞作者的生平和歷史背景,也在用詩詞幫助我們解讀著人生。
由于現在有很多家長的功利心太強,電視上常??吹揭恍┖⒆訛榱藚⒓右恍┍硌荼荣?,以至于把孩子從小就應該打下的學習基礎都荒廢了,曾經看到過一個節(jié)目,主持人問一個跳完舞蹈的七歲小女孩,3+4等于幾?因小女孩三歲學舞,學了四年,如果是一個正常學習的孩子,不是一道難題,可這個孩子卻不會算,真的為這個孩子惋惜,沒有在孩子學習的黃金時期給她建立起一個好的學習習慣。
記得去年十一假期,我們一家三口去了吳忠的黃河公園、黃河樓和青銅峽等景點,這些景點都是與黃河有關,黃河對于我們的歷史興替來說,也是其溯源地之一吧?在車上,在河邊,我和老公都讓兒子背誦一些關于黃河的唐詩,因為在他生下來后,我就在他的耳邊經常給讀一些唐詩,就跟尹建莉那本《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里面說的一樣,真的沒讓他特意背過,就是一遍一遍讀出來的,所以兒子最先想到的就是那首他最愛的李白的《將進酒》接著劉禹錫的《浪淘沙》,王之渙的《涼州詞》《登鸛雀樓》等唐詩都一一背了出來,雖然他現在還不懂詩人寫詩時的心境,但隨著他的成長與閱歷增加,我想總有一天他會自己體悟出詩中意境與詩人的情懷,就像這本書,簡潔干凈,除了簡單的作者介紹沒有其它多余的解釋,我想不也是每個人對一首詩,一闕詞都有自己理解嗎?兒子是一個陽光,寬容的孩子,我想不僅是收獲一次次游玩中開闊的視野,也跟他從小就喜歡讀詩,尤其是《將進酒》不無關系吧,也許李白的灑脫和豁達在無形中影響了兒子也未可知吶。
孩子小的時候的記憶力是超強的,而且在未成年之前,也是最有靈性和最好的,如果把這段時間幫他們善加利用,給他們灌輸這些精華詩詞,在這些詩詞中讓孩子領略作者當時的心境以及從而拓展閱讀,讓他們了解這些詩詞人在寫詩作詞時都發(fā)生過什么樣的故事或他們的一生,也是會收獲頗豐的吧。
一個從小被詩詞浸潤的孩子,以后也會成長為一個溫潤,懂愛,正直而又上進的人。對自己,對社會,對國家都將建立起最起碼的人文情懷吧。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