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圖詩選欣賞
唐司空圖《南北史感遇十首》
雨淋麟閣名臣畫,雪臥龍庭猛將碑。
不用黃金鑄侯印,盡輸公子買蛾眉。
漢世頻封萬戶侯,云臺空峻謝風(fēng)流。
江南不有名儒相,齒冷中原笑未休。
天風(fēng)斡海怒長鯨,永固南來百萬兵。
若向滄洲猶笑傲,江山虛有石頭城。
花迷公子玉樓恩,鏡弄佳人紅粉春。
不信關(guān)山勞遠戍,綺羅香外任行塵。
兵圍梁殿金甌破,火發(fā)陳宮玉樹摧。
奸佞豈能慚誤國,空令懷古更徘徊。
行樂最宜連夜景,太平方覺有春風(fēng)。
千金盡把酬歌舞,猶勝三邊賞戰(zhàn)功。
桃芳李艷年年發(fā),羌管蠻弦處處多。
海上應(yīng)無三島路,人間惟有一聲歌。
佳人自折一枝紅,把唱新詞曲未終。
惟向眼前憐易落,不如拋擲任春風(fēng)。
景陽樓下花鈿鏡,玄武湖邊錦繡旗。
昔日繁華今日恨,雉媒聲晚草芳時。
亂后人間盡不平,秦川花木最傷情。
無窮紅艷紅塵里,驟馬分香散入營。
自鄆鄉(xiāng)北歸
唐:司空圖
巴煙冪冪久縈恨,楚柳綿綿今送歸。
回避江邊同去雁,莫教驚起錯南飛。
自誡
唐:司空圖
我祖銘座右,嘉謀貽厥孫。
勤此茍不怠,令名日可存。
媒衒士所恥,慈儉道所尊。
松柏豈不茂,桃李亦自繁。
眾人皆察察,而我獨昏昏。
取訓(xùn)于老氏,大辯欲訥言。
自河西歸山二首
唐:司空圖
一水悠悠一葉危,往來長恨阻歸期。
鄉(xiāng)關(guān)不是無華表,自為多驚獨上遲。
重陽阻雨
唐:司空圖
重陽阻雨獨銜杯,移得山家菊未開。
猶勝登高閑望斷,孤煙殘照馬嘶回。
重陽四首
唐:司空圖
檐前減燕菊添芳,燕盡庭前菊又荒。
老大比他年少少,每逢佳節(jié)更悲涼。
重陽山居二首
唐:司空圖
詩人自古恨難窮,暮節(jié)登臨且喜同。
四望交親兵亂后,一川風(fēng)物笛聲中。
菊殘深處回幽蝶,陂動晴光下早鴻。
明日更期來此醉,不堪寂寞對衰翁。
此身逃難入鄉(xiāng)關(guān),八度重陽在舊山。
籬菊亂來成爛熳,家僮常得解登攀。
年隨歷日三分盡,醉伴浮生一片閑。
滿目秋光還似鏡,殷勤為我照衰顏。
重陽日訪元秀上人
唐:司空圖
紅葉黃花秋景寬,醉吟朝夕在樊川。
卻嫌今日登山俗,且共高僧對榻眠。
別畫長懷吳寺壁,宜茶偏賞霅溪泉。
歸來童稚爭相笑,何事無人與酒船。
重陽
唐:司空圖
菊開猶阻雨,蝶意切于人。
亦應(yīng)知暮節(jié),不比惜殘春。
中秋
唐:司空圖
閑吟秋景外,萬事覺悠悠。
此夜若無月,一年虛過秋。
證因亭
唐:司空圖
峰北幽亭愿證因,他生此地卻容身。
上方僧在時應(yīng)到,笑認前銜記寫真。
爭名
唐:司空圖
爭名豈在更搜奇,不朽才消一句詩。
窮辱未甘英氣阻,乖疏還有正人知。
荷香浥露侵衣潤,松影和風(fēng)傍枕移。
只此共棲塵外境,無妨亦戀好文時。
浙上重陽
唐:司空圖
登高唯北望,菊助可清明。
離恨初逢節(jié),貧居只喜晴。
好文時可見,學(xué)稼老無成。
莫嘆關(guān)山阻,何當不阻兵。
贈圓昉公
唐:司空圖
天階讓紫衣,冷格鶴猶卑。
道勝嫌名出,身閑覺老遲。
曉香延宿火,寒磬度高枝。
每說長松寺,他年與我期。
贈信美寺岑上人
唐:司空圖
巡禮諸方遍,湘南頻有緣。
焚香老山寺,乞食向江船。
紗碧籠名畫,燈寒照凈禪。
我來能永日,蓮漏滴寒泉。
贈日東鑒禪師
唐:司空圖
故國無心度海潮,老禪方丈倚中條。
夜深雨絕松堂靜,一點飛螢照寂寥。
贈步寄李員外
唐:司空圖
危橋轉(zhuǎn)溪路,經(jīng)雨石叢荒。
幽瀑下仙果,孤巢懸夕陽。
病辭青瑣秘,心在紫芝房。
更喜諧招隱,詩家有望郎。
早春
唐:司空圖
傷懷同客處,病眼卻花朝。
草嫩侵沙短,冰輕著雨消。
風(fēng)光知可愛,容發(fā)不相饒。
早晚丹丘去,飛書肯見招。
早朝
唐:司空圖
白日新年好,青春上國多。
街平雙闕近,塵起五云和。
雜言
唐:司空圖
烏飛飛,兔蹶蹶,朝來暮去驅(qū)時節(jié)。
女媧只解補青天,不解煎膠粘日月。
雜題九首
唐:司空圖
病來勝未病,名縛便忘名。
今日甘為客,當時注愍征。
此生無懺處,此去作高僧。
亦有終焉意,陂南看稻苗。
煞書因閱畫,封藥偶和丹。
岸香蕃舶月,洲色海煙春。
鷗和湖雁下,雪隔嶺梅飄。
太平當共賀,開化喝來聲。
樵香燒桂子,苔濕掛莎衣。
松花飄可惜,睡里灑離騷。
雜題二首
唐:司空圖
先知左袒始同行,須待龍樓羽翼成。
若使只憑三杰力,猶應(yīng)漢鼎一毫輕。
雜題二首
唐:司空圖
棋局長攜上釣船,殺中棋殺勝絲牽。
洪爐任鑄千鈞鼎,只在磻溪一縷懸。
雜題
唐:司空圖
孤枕聞鶯起,幽懷獨悄然。
地融春力潤,花泛曉光鮮。
月下留丹灶
唐:司空圖
月下留丹灶,壇邊樹羽衣。
異香人不覺,殘夜鶴分飛。
朝會初元盛,蓬瀛舊侶稀。
瑤函真跡在,妖魅敢揚威。
元日
唐:司空圖
甲子今重數(shù),生涯只自憐。
殷勤元日日,欹午又明年。
寓居有感三首
唐:司空圖
亦知世路薄忠貞,不忍殘年負圣明。
只待東封沾慶賜,碑陰別刻老臣名。
寓筆
唐:司空圖
年年鑷鬢到花飄,依舊花繁鬢易凋。
撩亂一場人更恨,春風(fēng)誰道勝輕飆。
雨中
唐:司空圖
維摩居士陶居士,盡說高情未足夸。
檐外蓮峰階下菊,碧蓮黃菊是吾家。
與伏牛長老偈二首
唐:司空圖
不算菩提與闡提,惟應(yīng)執(zhí)著便生迷。
無端指個清涼地,凍殺胡僧雪嶺西。
與都統(tǒng)參謀書有感
唐:司空圖
驚鸞迸鷺盡歸林,弱羽低垂分獨沈。
帶病深山猶草檄,昭陵應(yīng)識老臣心。
虞鄉(xiāng)北原
唐:司空圖
澤北村貧煙火獰,稚田冬旱倩牛耕。
老人惆悵逢人訴,開盡黃花麥未金。
有贈
唐:司空圖
有詩有酒有高歌,春色年年奈我何。
試問羲和能駐否,不勞頻借魯陽戈。
有感二首
唐:司空圖
自古經(jīng)綸足是非,陰謀最忌奪天機。
留侯卻粒商翁去,甲第何人意氣歸。
有感
唐:司空圖
國事皆須救未然,漢家高閣漫凌煙。
功臣盡遣詞人贊,不省滄洲畫魯連。
有感
唐:司空圖
燈影看須黑,墻陰惜草青。
歲闌悲物我,同是冒霜螢。
游仙二首
唐:司空圖
蛾眉新畫覺嬋娟,斗走將花阿母邊。
仙曲教成慵不理,玉階相簇打金錢。
永夜
唐:司空圖
永夜疑無日,危時只賴山。
曠懷休戚外,孤跡是非間。
憶中條
唐:司空圖
燕辭旅舍人空在,螢出疏籬菊正芳。
堪恨昔年聯(lián)句地,念經(jīng)僧掃過重陽。
乙巳歲愚春秋四十九辭疾拜章將免左……
唐:司空圖
雪鬢不禁鑷,知非又此年。
退居還有旨,榮路免妨賢。
落落鳴蛩鳥,晴霞度雁天。
自無佳節(jié)興,依舊菊籬邊。
乙丑人日
唐:司空圖
自怪扶持七十身,歸來又見故鄉(xiāng)春。
今朝人日逢人喜,不料偷生作老人。
移桃栽
唐:司空圖
獨臨官路易傷摧,從遣春風(fēng)恣意開。
禪客笑移山上看,流鶯直到檻前來。
楊柳枝壽杯詞十八首
唐:司空圖
樂府翻來占太平,風(fēng)光無處不含情。
千門萬戶喧歌吹,富貴人間只此聲。
撼晚梳空不自持,與君同折上樓時。
春風(fēng)還有常情處,系得人心免別離。
灞亭東去徹隋堤,贈別何須醉似泥。
萬里往來無一事,便帆輕拂亂鶯啼。
臺城細仗曉初移,詔賜千官禊飲時。
綠帳遠籠清珮響,更曛晴日上龍旗。
桃源仙子不須夸,聞道惟栽一片花。
何似浣紗溪畔住,綠陰相間兩三家。
偶然樓上卷珠簾,往往長條拂枕函。
恰值小娥初學(xué)舞,擬偷金縷押春衫。
池邊影動散鴛鴦,更引微風(fēng)亂繡床。
直待玉窗塵不起,始應(yīng)金雁得成行。
稻畦分影向江村,憔悴經(jīng)霜只半存。
昨日流鶯今不見,亂螢飛出照黃昏。
客淚休沾漢水濱,舞腰羞殺漢宮人。
狂風(fēng)更與回?zé)熤?,掃盡繁花獨占春。
游人莫嘆易凋衰,長樂榮枯自有期。
看取明年春意動,更于何處最先知。
昔年行樂及芳時,一上丹梯桂一枝。
笑問江頭醉公子,饒君滿把麹塵絲。
渡頭殘照一行新,獨自依依向北人。
莫恨鄉(xiāng)程千里遠,眼中從此故鄉(xiāng)春。
絮惹輕枝雪未飄,小溪煙束帶危橋。
鄰家女伴頻攀折,不覺回身罥翠翹。
處處縈空百萬枝,一枝枝好更題詩。
隔城遠岫招行客,便與朱樓當酒旗。
錦城分得映金溝,兩岸年年引勝游。
若似松篁須帶雪,人間何處認風(fēng)流。
日暖津頭絮已飛,看看還是送君歸。
莫言萬緒牽愁思,緝?nèi)¢L繩系落暉。
大堤時節(jié)近清明,霞襯煙籠繞郡城。
好是梨花相映處,更勝松雪日初晴。
圣主千年樂未央,御溝金翠滿垂楊。
年年織作升平字,高映南山獻壽觴。
【注釋】: ①桃源:桃花源。 ②一片花:陶淵明《桃花源記》謂桃源洞外有桃花林,“芳草鮮美,落英繽紛”云 云。 ③浣紗溪:又名若耶溪,在浙江紹興市南,即西施浣紗處。
【評解】江南山青水秀,風(fēng)光旖旎,勝似傳說中的桃源仙境。詞人用淡雅的筆墨,傳達出人 間春色的無限情韻。司空圖詩宗王維山林隱逸之風(fēng),其詞亦然,清新自然,雅潔可愛。
楊柳枝二首
唐:司空圖
陶家五柳簇衡門,還有高情愛此君。
何處更添詩境好,新蟬欹枕每先聞。
修史亭三首
唐:司空圖
山前鄰叟去紛紛,獨強衰羸愛杜門。
漸覺一家看冷落,地爐生火自溫存。
修史亭二首
唐:司空圖
少年已慣擲年光,時節(jié)催驅(qū)獨不忙。
今日無疑亦無病,前程無事擾醫(yī)王。
休休亭
唐:司空圖
且喜安能保,那堪病更憂。
可憐藜杖者,真?zhèn)€種瓜侯。
杏花
唐:司空圖
詩家偏為此傷情,品韻由來莫與爭。
解笑亦應(yīng)兼解語,只應(yīng)慵語倩鶯聲。
新歲對寫真
唐:司空圖
得見明時下壽身,須甘歲酒更移巡。
生情暗結(jié)千重恨,寒勢常欺一半春。
文武輕銷丹灶火,市朝偏貴黑頭人。
自傷衰颯慵開鏡,擬與兒童別寫真。
新節(jié)
唐:司空圖
轉(zhuǎn)悲新歲重于山,不似輕鷗肯復(fù)還。
朱紱縱教金印換,青云未勝白頭閑。
【作者簡介】
司空圖(837~908)晚唐詩人、詩論家。字表圣,自號知非子,又號耐辱居士。祖籍臨淮(今安徽泗縣東南),自幼隨家遷居河中虞鄉(xiāng)(今山西永濟)。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應(yīng)試,擢進士上第,天復(fù)四年(904年),朱全忠召為禮部尚書,司空圖佯裝老朽不任事,被放還。后梁開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弒,他絕食而死,終年七十二歲。司空圖成就主要在詩論,《二十四詩品》為不朽之作?!度圃姟肥赵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