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多清麗韻亦悠揚”——讀謝朓《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作者 佚名
李白在《金陵城西樓月下吟》中說:“解道澄江靜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毙熓侵x朓的字,南齊“永明體”著名詩人。他是謝安兄謝據(jù)的玄孫,謝靈運的族子,故被稱為“小謝”。他做過宣城太守,所以又有“謝宣城”之稱。李白稱引的“澄江靜如練”,出自謝跳《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灞涘望長安,河陽視京縣,白日麗飛甍,參差皆可見。馀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去矣方滯淫,懷哉罷歡宴。佳期悵何許,淚下如流霰。有情知望鄉(xiāng),誰能鬒不變?
謝朓長于寫山水詩,在刻畫自然景物方面,他繼承了謝靈運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但不象謝靈運那樣雕琢堆砌,晦澀呆板,作純客觀摹繪。謝朓狀物寫景,常常融入作者的主觀感情,語意清新工麗,簡淡而有情趣。他和沈約等開始運用聲律入詩,講求對仗工整,注意音節(jié)和諧;所以他的詩,韻調(diào)鏗鏘,“圓美流轉(zhuǎn)如彈丸”。這種清麗和美的風格,可以從這首詩中看到。
這首詩選擇從山上眺望的角度,攝取京邑(指南齊都城建康)全景。優(yōu)美的景色引起了詩人對往昔歡會的留戀和去國懷鄉(xiāng)的憂思。語意新穎,警策動人,無怪博得詩人李白的贊賞,成為傳誦千古的名作。
詩篇以變化運用前人詩句發(fā)端。漢末王粲《七哀詩》:“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長安?!睍x潘岳《河陽縣作》:“引領望京邑,南路在伐柯。”謝朓不直說自己望京,而以王粲、潘岳的望京點出。王粲避亂逃離長安,潘岳負才不遇,渴望回京做大官。他們的遭遇和心情,引起謝朓的共鳴。借他人的酒杯,澆自己的塊壘。這樣比興引喻,表達了作品的題意,既不流于淺露,又給讀者以鮮明的印象,而且起句就直抒胸臆,顯得很有氣勢。鍾嶸《詩品》說謝朓“善自發(fā)詩端”,陳祚明也稱贊他“發(fā)端結(jié)響,每獲驪珠”(《采菽堂古詩選》卷二十),確是切中肯綮之談。
李白在《金陵城西樓月下吟》中說:“解道澄江靜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玄暉是謝朓的字,南齊“永明體”著名詩人。他是謝安兄謝據(jù)的玄孫,謝靈運的族子,故被稱為“小謝”。他做過宣城太守,所以又有“謝宣城”之稱。李白稱引的“澄江靜如練”,出自謝跳《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灞涘望長安,河陽視京縣,白日麗飛甍,參差皆可見。馀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去矣方滯淫,懷哉罷歡宴。佳期悵何許,淚下如流霰。有情知望鄉(xiāng),誰能鬒不變?
謝朓長于寫山水詩,在刻畫自然景物方面,他繼承了謝靈運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但不象謝靈運那樣雕琢堆砌,晦澀呆板,作純客觀摹繪。謝朓狀物寫景,常常融入作者的主觀感情,語意清新工麗,簡淡而有情趣。他和沈約等開始運用聲律入詩,講求對仗工整,注意音節(jié)和諧;所以他的詩,韻調(diào)鏗鏘,“圓美流轉(zhuǎn)如彈丸”。這種清麗和美的風格,可以從這首詩中看到。
這首詩選擇從山上眺望的角度,攝取京邑(指南齊都城建康)全景。優(yōu)美的景色引起了詩人對往昔歡會的留戀和去國懷鄉(xiāng)的憂思。語意新穎,警策動人,無怪博得詩人李白的贊賞,成為傳誦千古的名作。
詩篇以變化運用前人詩句發(fā)端。漢末王粲《七哀詩》:“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長安?!睍x潘岳《河陽縣作》:“引領望京邑,南路在伐柯?!敝x朓不直說自己望京,而以王粲、潘岳的望京點出。王粲避亂逃離長安,潘岳負才不遇,渴望回京做大官。他們的遭遇和心情,引起謝朓的共鳴。借他人的酒杯,澆自己的塊壘。這樣比興引喻,表達了作品的題意,既不流于淺露,又給讀者以鮮明的印象,而且起句就直抒胸臆,顯得很有氣勢。鍾嶸《詩品》說謝朓“善自發(fā)詩端”,陳祚明也稱贊他“發(fā)端結(jié)響,每獲驪珠”(《采菽堂古詩選》卷二十),確是切中肯綮之談。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