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家風(fēng)范》
申伯封謝后裔謝,河南謝城祖籍地。
謝安謝石倆名將,出奇制勝留史績。
靈運謝朓倆詩人,竟陵八友居其一。
良佐北宋哲學(xué)家,程門弟子四人居。
謝翱枋得名詩人,慷慨沉郁情思寄。
無神論者謝應(yīng)芳,破除迷信畢生力。
宋代深甫善為政,公正愛民惜名器。
明朝謝遷見事敏,輔政坦蕩無所懼。
婉言躬身手叩揖,謝者文明講禮義。
注:1、申伯公(西周厲王至周宣王時期人),字誠公,弟弟申甫;父宏道,子弘、猛。公生公元前884年-卒公元前788年。申伯公是周宣王之母舅。公元前823 年,周宣王任命國舅申伯協(xié)同太師尹吉甫討伐北狄獫狁 ,因功贈太師。西周著名政治家、軍事家。初封于申,后封于謝邑(今河南省南陽市)開國君主。申伯公妣王、張、高三氏 , 考妣合葬于謝邑西門十里莊, 良山坤向風(fēng)形, 近城十五華里。
2、謝氏家族是六朝顯族世家之一,族中多人身居要職。 謝安有兄弟六人,謝安排行第三。長兄是謝奕,五弟是謝石。
謝安(320年-385年10月12日),字安石。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東晉著名政治家,名士謝尚的從弟。公元383年,在淝水之戰(zhàn)中作為東晉一方的總指揮,以八萬兵力打敗了號稱百萬的前秦軍隊,為東晉贏得幾十年的安靜和平。戰(zhàn)后因功名太盛而被孝武帝猜忌,被迫前往廣陵避禍。太元十年(385年),因病重返回建康,旋即病逝,享年六十六歲,贈太傅、廬陵郡公,謚號文靖。
謝石(327年-389年1月27日),字石奴,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晉朝大臣,謝裒第五子,太保謝安之弟。最大功勛是統(tǒng)領(lǐng)謝玄等人為東晉于淝水之戰(zhàn)戰(zhàn)勝前秦。
3、謝靈運(385-433)和謝朓(464-499)是南朝文學(xué)的代表人物,又是山水詩形成時期最為重要的詩人。
謝靈運(385~433)東晉時代的詩人,中國山水詩的開創(chuàng)者,被稱為“山水詩鼻祖”。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出生于會稽始寧(今浙江上虞)。永初三年(422年)七月出任永嘉太守, 謝公在永嘉郡任太守期間,倡民農(nóng)桑,興修水利,宏揚教化;千百年來,謝公深受永嘉郡民敬仰與愛戴。謝公在政務(wù)閑暇之余,屐齒行遍越甌綠水青山,盡情地欣賞著詩畫山水,抒寫如許山水詩歌。在郡一周年離任時間是(422年—423年)秋,即稱病返鄉(xiāng)隱居。元嘉八年(431年)臨川內(nèi)史等職;元嘉十年(433年)被宋文帝(劉義?。┮浴芭涯妗弊锩麣⒑?。謝公詩歌充滿道法自然的精神,貫穿著一種清新自然恬靜之韻味,一改魏晉以來晦澀的玄言詩之風(fēng)。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韋應(yīng)物、柳宗元諸大家,都曾取法于謝靈運。
謝朓(464-499),字玄暉,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縣)人。南朝齊杰出的山水詩人,出身高門士族,與“大謝”謝靈運同族,世稱“小謝”。19歲任豫章王太尉行參軍。永明五年(487),與竟陵王蕭子良西邸之游,初任其功曹、文學(xué),為“竟陵八友”之一。永明九年(491),隨隨王蕭子隆至荊州,十一年還京,為驃騎咨議、領(lǐng)記室。建武二年(495),出為宣城太守。兩年后,復(fù)返京為中書郎。之后,又出為南東海太守,尋遷尚書吏部郎,又稱謝宣城、謝吏部。東昏侯永元元年(499)遭始安王蕭遙光誣陷,死獄中,時年36歲。
曾與沈約等共創(chuàng)“永明體”。今存詩二百余首,多描寫自然景物,間亦直抒懷抱,詩風(fēng)清新秀麗,圓美流轉(zhuǎn),善于發(fā)端,時有佳句;又平仄協(xié)調(diào),對偶工整,開啟唐代律絕之先河。
4、謝良佐(1050~1103)北宋官員、學(xué)者。字顯道,蔡州上蔡(河南上蔡)人,人稱上蔡先生或謝上蔡。從程顥、程頤學(xué),與游酢、呂大臨、楊時號稱程門四先生。神宗元豐八年進(jìn)士,知應(yīng)城縣,徽宗時監(jiān)西京竹木場,坐口語下獄廢為民,記問該瞻,稱引前史,至不差一字。謝良佐創(chuàng)立了上蔡學(xué)派,是心學(xué)的奠基人、湖湘學(xué)派的鼻祖,在程朱理學(xué)的發(fā)展史上起到橋梁作用。
5、謝翱(1249—1295)南宋愛國詩人,“福安三賢”之一。字皋羽,一字皋父,號宋累,又號晞發(fā)子,原籍長溪(今[1] )人,徙建寧府浦城縣(今屬南平市浦城縣)。度宗咸淳間應(yīng)進(jìn)士舉,不第。恭宗德佑二年文天祥開府延平,率鄉(xiāng)兵數(shù)百人投之,任諮議參軍。文天祥兵敗,脫身避地浙東,往來于永嘉、括蒼、鄞、越、婺、睦州等地,與方鳳、吳思齊、鄧牧等結(jié)月泉吟社。謝翱有《晞發(fā)集》、《西臺慟哭記》,編有《天地間集》、《浦陽先民傳》等。
6、謝枋得(1226~1289),字君直,號疊山,別號依齋,信州弋陽(今江西省上饒市弋陽縣)人。南宋末年著名的愛國詩人,詩文豪邁奇絕,自成一家。擔(dān)任六部侍郎,聰明過人,文章奇絕;學(xué)通“六經(jīng)”,淹貫百家,帶領(lǐng)義軍在江東抗元,被俘不屈,在北京殉國,作品收錄在《疊山集》。他蔑視權(quán)貴,嫉惡如仇,愛國愛民,用生命和行動譜寫了一曲愛國的壯麗詩篇。
7、謝應(yīng)芳(1295~1392)元末明初學(xué)者。字子蘭,號龜巢,常州武進(jìn)(今屬江蘇)人。自幼鉆研理學(xué),隱白鶴溪上,名其室為“龜巢”,因以為號。授徒講學(xué),議論必關(guān)世教,導(dǎo)人為善,元末避地吳中,明興始?xì)w,隱居芳茂山,素履高潔,為學(xué)者所宗,有《辨惑編》、《龜巢稿》等。
8、謝深甫(1139~1204年):南宋宰相,字子肅,臺州臨海(今屬浙江)人,理宗皇后謝道清為其孫女。乾道二年(1166)進(jìn)士,歷官知青田縣、大理丞、提舉常平、參知政事、右丞相,封魯國公,時有人上書乞斬朱熹以絕道學(xué),斥為狂妄,以少傅致仕。
9、謝遷(公元1449-1531年),字于喬,號木齋,明代大臣,浙江余姚人。成化11年(1475)狀元,嘉靖朝一品大學(xué)士。是明朝余姚三個“閣老”中最著名的一個。逝世后,明世宗特贈太傅的官銜,謚號文正,葬于余姚東山鄉(xiāng)白虎莊(今余姚市臨山鎮(zhèn)臨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