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并非近視眼
歐陽修知守?fù)P州時居住的平山堂,距江左諸山甚近,堂上望山,清晰可見。歐陽修卻在他的《朝中措》一詞中寫道:“平山欄檻倚清空,山色有無中?!惫蚀?,人們猜測歐陽修一定是近視眼,看不真切。蘇東坡感到這種猜測很可笑,在他的《水調(diào)歌頭》一詞中提到了這件事:“長記平山堂上,敧枕江南煙雨,渺渺設(shè)孤鴻。認(rèn)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眮碚f明歐陽修在平山堂上看山,“山色有無中”,不是近視眼所致,而是因為山中有云霧的緣故。
歐陽修《朝中措》詞寫的就是他在揚州時的平山堂,全詞是:“平山欄檻倚晴空,山色有無中。手種堂前垂柳,別來幾度春風(fēng)?文章太守,揮毫萬字,一飲千錘。行樂直須年少,尊前看取衰翁?!痹谄缴教蒙峡瓷?,即或是晴天(倚晴空),因山高入云霧之中,所以時隱時現(xiàn),若有若無,作者追求的是一種朦朧的意境。這里不妨再提一次晉代的大詩人陶淵明,在他的《飲酒》一詩中寫道:“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于是便有人猜測,陶淵明一定長著一雙斜眼,不然,在東籬下采菊,何以能很自然地看見南山呢?甚至以此稱陶淵明為“陶斜眼”。閱讀欣賞詩詞,應(yīng)該從作品的思想性和藝術(shù)性方面入手,這種專門在“字縫”里做文章的做法是很不嚴(yán)肅的,既褻瀆了古人,也有害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