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誰道人生再無少,門前流水尚能西
出自《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當(dāng)時時蘇軾因''烏臺案'',被貶任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這在蘇軾的政治生涯中,是一個重大的打擊,然而這首詞卻在逆境中表現(xiàn)出一種樂觀向上的精神。
02 人生到處知相似,應(yīng)似飛鴻踏雪泥
出自《和子由澠池懷舊》,這首詩是和蘇轍《懷澠池寄子瞻兄》而作,在蘇軾看來,不僅具體的生活行無定蹤,整個人生也充滿了不可知,就像鴻雁在飛行過程中,偶一駐足雪上,留下印跡,而鴻飛雪化,一切又都不復(fù)存在。它告訴我們,人生雖然無常,但不應(yīng)該放棄努力;事物雖多具有偶然性,但不應(yīng)該放棄對必然性的尋求。
03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千香月有陰
出自蘇軾的《春宵》,春天的夜晚十分寶貴,花朵盛開,月色醉人。這兩句不僅寫出了夜景的清幽和夜色的宜人,更是在告訴人們光陰的寶貴。
04 水清石出魚可數(shù),林深無人鳥相呼
出自蘇軾《臘日游孤山訪惠勤惠恩二僧》,溪水清澈,水底的石頭就會清楚地顯露出來,在水中游玩的魚兒清晰可數(shù),深林里寂靜無人,只聽鳥兒相互間輕快地招呼著。清幽無人的寧靜世界中,自然流露出一種動人的畫意與詩情,那股清逸、脫俗的韻味,真令人回味無窮。
05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出自蘇軾的《惠崇春江晚景》,用桃花初放、江暖鴨嬉、蘆芽短嫩等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了早春江景的優(yōu)美畫境。尤其令人叫絕的是“春江水暖鴨先知”這一句,他把畫家沒法畫出來的水溫冷暖,描繪得如此富有情趣、美妙傳神! 同時也是形容凡事都有先機,慧眼英雄能預(yù)先識破。
06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出自《蝶戀花·春景全文》,樹上的柳絮在風(fēng)的吹拂下越來越少,春天行將結(jié)束,難道天下之大,競找不到一處怡人的景色嗎?柳絮紛飛,春色將盡,固然讓人傷感;而芳草青綠,又自是一番境界,蘇軾的曠達(dá)于此可見,后人由此勸勉失意之人。
07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出自《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詩人之所以拿西施來比西湖,不僅是因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個“西”字,同樣具有婀娜多姿的陰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們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質(zhì),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為的修飾,隨時都能展現(xiàn)美的風(fēng)致。后來也比喻某人相貌、文采出眾。
08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兩句詩有著豐富的內(nèi)涵,它啟迪人們認(rèn)識為人處事的一個哲理——由于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fā)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rèn)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rèn)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范圍,擺脫主觀成見。
09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出自《贈劉景文》,比喻人到壯年,雖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為的黃金階段,勉勵朋友珍惜這大好時光,樂觀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10 促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出自《和董傳留別》,讀書的作用不僅在于占有知識,還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尤其是常讀書,日積月累就會使人脫離低級趣味,養(yǎng)成高雅、脫俗的氣質(zhì)。同時也用來贊美別人學(xué)問淵博、氣度不凡。
11 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fēng)
出自《水調(diào)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這一豪氣干云的驚世駭俗之語昭告世人:一個人只要具備了至大至剛的浩然之氣,就能超凡脫俗,剛直不阿,坦然自適,任何境遇中,都能處之泰然,享受使人感到無窮快意的千里雄風(fēng)。蘇軾這種逆境中仍保持浩然之氣的坦蕩的人生態(tài)度,顯然具有積極的社會意義。
12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同樣出自蘇軾的《蝶戀花·春景》,作者飽經(jīng)滄桑,有惜春遲暮之情,有感懷身世之情,有思鄉(xiāng)之情,有對年輕生命的向往之情,有報國之情,等等,的確可謂是“有情”之人;而佳人年輕單純、無憂無慮,既沒有傷春感時,也沒有為人生際遇而煩惱,真可以說是“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