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被譽為“晚清四大中興名臣”第一。其中對于如何成就大業(yè),修身養(yǎng)性、內(nèi)圣外王之道有許多的著述,《曾國藩家書》也廣為流傳;在其從仕途開始逐步成長為湘軍統(tǒng)帥,并且平定太平天國的過程中,不斷培育幕僚與門徒,他曾說: 成大事者,以多得助手為第一要義。
在各種歷史著述中,也流傳曾國藩是相面高手,能從門客相貌舉止判讀出該人未來官職如何,仕途發(fā)展和功名前程,著有《冰鑒》一書也為傳世名作。在其擇友交往的多年歷練中,他總結(jié)出“八交九不交”的謹言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了解:
曾國藩擇友觀的“八交”
一、交勝己者:
在某個方面勝過我們的都是老師,與這樣的友人交往必有收獲。所謂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在人際關(guān)系交往中,需要在人生智慧、社會階層方面都要與勝過自己,比自己優(yōu)秀的朋友交往和學(xué)習(xí),才能有所成長和精進。
二、交德盛者:
要與品德高尚,與人為善的朋友相處,才不會為人所累,為人所傷。
三、交趣味者:
與有生活情趣,態(tài)度積極的人交往,方可體味到友誼的樂趣,相互積極的鼓舞;與喜愛美食的朋友交往,可大快朵頤;與喜歡運動的朋友交往,可以感受生活積極向上的動力,與喜愛旅行的朋友一起,可以尋覓詩和遠方。
四、交每事吃虧者:
如有朋友是襟懷坦蕩、而且不計較得失,處事大方得體,此類朋友值得深交。
因為此類人不會自己占盡便宜,會為朋友留條路,寧愿自己吃虧,也會維護朋友的利益。
五、交直言者
真正用心交往的好友,不會人前說一套,人后說一套,虛偽掩飾;會真正指出我們的缺陷和需要改善的地方,因為TA想你好,我們也可以稱之為“諍友”,可能罵你越兇的朋友,就是那個當(dāng)你生病、落難、需要給你溫暖的時候,陪伴在你身邊的人。
六、交志向廣大者
志向遠大的人是可以給到身邊人以力量和方向的,成功的人立長志,失敗的人常立志;對生活和事業(yè)沒有目標的人,只能是平淡或平庸的活著,而立志高遠的人才會更有斗志,比如曾國藩本人就是曾經(jīng)立志為“國之藩籬”才改名,從而走向仕途。
七、交惠在當(dāng)厄者
這種朋友屬于“雪中送炭”的好友,意思指的是,如果落難或者遇到挫折,敢于伸出援手的人,在實際的歷史長河中,遭受政治迫害而被劃清界限的千萬人,真正能夠不計較個人得失而伸手搭救的朋友值得深交。
八、交體人者
體人,在這里的意思指能夠體會別人的狀況,設(shè)身處地去思考和交往,用現(xiàn)代的詞語來描述就是運用“同理心”,這樣的朋友善于體諒與接納,溫潤如玉;
曾國藩擇友觀的“九不交”:
一、不交志不同者:
所謂志同道合,一群有著共同價值觀、人生信念和政治理念的人,才能真正相處,話題才會一致,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如果對社會、對事業(yè)、對人生的志向想法不同,自然話題無法談下去,勉強也很難持續(xù),合久必分。
二、不交諛人者
諛, 阿諛奉承的意思,如果只會拍領(lǐng)導(dǎo)馬屁,而沒有實際本領(lǐng)的人,換了環(huán)境,換了領(lǐng)導(dǎo),就沒法繼續(xù)原來的方法了。真正有才能的人,是要靠真本事,真實力去改變環(huán)境,帶領(lǐng)團隊達成目標,這也是曾國藩的用人之道;
三、不交恩怨顛倒者
看歷史長河之中,見利忘義者甚眾,為什么呢?天下熙熙,皆為利來,真正能夠?qū)€人恩怨與利益分開的朋友,才是有真格局的人。有些人屬于你對TA好99次,但有一次有怨氣,有1%的得罪TA就拂袖而去,這樣的人不值得繼續(xù)交往;
四、不交不孝不悌者
孝,孝順父母長輩之意;悌,尊敬兄弟親友之意;古代圣賢欲求功名事業(yè),先說修身、立志;修身即為如何做人,父母兄長,是家庭關(guān)系和友情的根本,如果家人都不能尊重,何談和朋友的友情?內(nèi)心之丑惡可想而知,所以不可深交
五、不交愚人
愚, 迂腐,愚蠢之人,皆有此意,如有朋友屬于泯頑不化,而又不能學(xué)習(xí)成長,順應(yīng)時代變化,與時俱進,可以說是愚人,無論是同僚還是領(lǐng)導(dǎo)下屬,這樣的榆木疙瘩朋友還是少花時間交往??峙录词怪v到口干舌燥也不開竅,只能讓自己受累,并且影響情緒,敬而遠之吧。
六、不交落井下石者
落井下石的人,指的是那些見到有人掉落井中,不但不下水救人,反而扔石頭的心狠手辣之人,這些人究竟是會幫我們還是會害我們呢?相信從旁觀者的態(tài)度可以清醒了解,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人不了解他人的本質(zhì)被蒙蔽往往不自知,古語曰知人知面不知心,這樣的朋友要特別提防。
七、不交德薄者
德厚與德薄,在于此人是如何對待他人,對待朋友,胸襟坦蕩,虛懷若谷的人,人緣好,為人大方,不計較個人得失,這種人往往得到朋友的支持,所謂德厚,而有些人尖酸刻薄,小人之心,當(dāng)面一套,背后挑撥是非,或為利益賣友求榮,此類朋友都會避而分走
八、不交好便益者
好便益,只求自己方便,而不顧他人感受與利益,這樣的人,心中只有自己,在關(guān)鍵時刻,只會考慮眼前,也不會考慮朋友利益得失,更不會縱覽全局,或者我們稱之為斤斤計較之人,朋友相處,講求互利互讓,也是生意和職場成功之道,所謂禮尚往來,如只看自己,而忽略他人,自然日久則失去人心。
九、不交忘恩負義者
如果幫助了一個人,換來的是冷面相對,心中的仁義二字早起拋之腦后,一點感恩之心都沒有的朋友,這樣的人不交也罷。朋友不在于時刻要感念別人的好,但要記住,生活中誰是真正幫助我們的人,誰是辜負我們的人。
曾國藩在處事處人的方面,總結(jié)出一套周旋于官場、商界的理論與謹言,并形成文字流傳后世,值得后人了解學(xué)習(xí),所謂立功立德立言。其中的道德文章值得好好琢磨,相信對我們的人生立世必有不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