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我們四川有個男生,高考后自殺了,遺書里寫著,我的尸體要么燒了,要么扔了,別把我?guī)Щ丶遥?/span>
他和父母有什么深仇大恨嗎?
其實(shí)也沒有。
但他實(shí)在受不了父母的語言暴力了。
他哪怕考了98分,都會被父母罵。
他上了重點(diǎn)高中,周圍都是學(xué)霸,競爭超激烈,第一次月考,好不容易考了全校73名,他媽卻說,“才73名啊”。他快被氣哭了。
這種事成了家常便飯,甚至父母還動不動打他。他說,感受不到父母對自己的愛,覺得活得沒意義,死了算了。
對于他的死,他父母有點(diǎn)懵逼,覺得自己沒干什么過分的事啊。
可是,很多人說,非常理解他的感受。
因?yàn)楦改搁L期的諷刺和謾罵,對孩子造成的影響,很大,很大,很大。
有人說,她高考沒考好,父母就罵了她四年。她七八年前被人坑了一次,父母一直嘲諷她到現(xiàn)在……
有人說,她高考落榜了,她爸說,你怎么不去跳樓???你死了算了,別給我丟人現(xiàn)眼……
有哪些傷人的話,是中國父母經(jīng)常對孩子說的?
這一次,我和同事們采訪了500多個人,發(fā)現(xiàn)以下這10句,是大家最有共鳴的。
01
為什么別人都行,你不行?
“為什么別人可以考上一本,你不行?”
“為什么別人可以上臺表演,你不行?”
“為什么別人可以剛畢業(yè),月薪就過萬,你不行?”
這些話聽著是不是很耳熟。
可是,父母為什么總是要拿我們,去跟別人家的孩子比呢?
我們并沒有總拿他們,去跟別人家的父母比啊。
我們就不會對父母說,為什么王健林一天賺一個億,你不行?
同事黃經(jīng)天說,其實(shí)他小時候?qū)λ终f過類似的話。
然后呢?
然后他被他爸狠狠揍了一頓。
父母不僅喜歡拿我們和別人比,還喜歡拿我們和他們的輝煌歷史比,他們動不動就說:
“我像你這么大的時候,都掙錢養(yǎng)家了……”
“我像你這么大的時候,都會割豬草了…… ”
“我像你這么大的時候,孩子都生了…… ”
這種時候,真想對父母說,對不起啊,你們這么酷炫狂拽吊炸天,只生下了平凡的我。
02
爸媽不會害你,都是為了你好
讓我們?nèi)ハ嘤H,我們不從,他們就說,“我都是為你好”。
讓我們考公務(wù)員,我們不從,他們就說,“我都是為你好”。
讓我們?nèi)棠屠瞎鲕?,我們不從,他們就說,“我都是為你好”。
每次他們說不過我們的時候,就會祭出這句話。
“我是為你好”的可怕之處在于,它用情感代替理性。
直接打碎了你所有的辯解和邏輯,抹殺了你所有的合理訴求。
這種好,沒有標(biāo)準(zhǔn),讓你無從反駁。
他們的愛,是綁架,也是干涉。
03
早告訴過你了,你這就是活該
是的,父母超愛放馬后炮。
我們生病了,正難受呢,他們開始數(shù)落:“早告訴你要加衣服了,你不聽,現(xiàn)在發(fā)燒了吧,活該!”
你考差了,正沮喪呢,他們開始說教:“早告訴你要好好學(xué)習(xí),你不聽,現(xiàn)在考不上重點(diǎn)了吧,活該!”
他們要用我們的失敗,去證明他們的無比英明、無比正確。
最讓人難過的是,這句話說出來的時候,往往正是我們遭遇不順,down到谷底,最脆弱、最需要家人支持的時候,我們想聽到的,是,“別擔(dān)心,有我們在”,而不是一句冷冰冰的“活該”。
04
別人欺負(fù)你,你肯定有原因啊
如果說,前面幾句還只是父母的冷暴力。
這句話,就絕對是100攝氏度的熱暴力了。
學(xué)生時代,我們或多或少都被孤立過、被欺負(fù)過。
當(dāng)我們鼓起勇氣,向父母說出自己被欺負(fù)了,我們希望得到的,是父母毫無保留的支持和保護(hù)。
然而,父母的第一反應(yīng),卻是要從我們身上找問題。
我被同學(xué)嫉妒了——“那你肯定也有原因啊”。
老師冤枉我作弊——“那你肯定也有原因啊”。
有個老師有點(diǎn)色,對我動手動腳——“那你肯定也有原因啊”。
相信自己的孩子是無辜的,這事有這么難嗎?
05
要不是為了你,我和你爸早離了
這次采訪中,很多人都說,被這句話傷得特別狠。
談到家庭,別人都自信滿滿地說自己是愛情的結(jié)晶。
但媽媽總說這句話,我們會覺得自己是怨恨的結(jié)晶。
我們是有罪的,是我們拖累了媽媽本來可以得到的幸福。
然而長大了才知道,我們只是父母不離婚的借口。
更討厭的是,父母經(jīng)常會提這種無聊的問題:
“如果我們離婚,你要跟誰?”(堪比“我和你媽掉進(jìn)水里,你救誰”)
我們不選吧,父母就會說我們太圓滑,不肯說真話。
我們一旦做了選擇,說了真話,他們又會生氣,又會爭寵。
很多時候,父母比我們還幼稚啊。
06
就憑我是你爸媽
“你憑什么看我的日記?”
“就憑我是你爸媽!”
“你憑什么干涉我和誰交往?”
“就憑我是你爸媽!”
就憑我是你爸媽,堪稱父母口中的萬能金句,念起來,真是擲地有聲呢。
小時候不許我們吃冰棍,長大了不許早戀,畢業(yè)了不許離家太遠(yuǎn),只要動用這句話,就不容我們再辯解了。
因?yàn)樗麄兪前謰尩氖聦?shí)無從改變,我們就得乖乖就范。
父母常說的類似的話還有:“我說不行就不行”。
這句話常常用于父母前后矛盾、惱羞成怒之時。
07
你再這樣,爸媽就不要你了
中國很多父母特別喜歡動不動威脅孩子:
“你再這樣,爸爸媽媽不要你了?!?/span>
“你不聽話,我們就把你扔了?!?/span>
我經(jīng)常在公眾場合看到,父母當(dāng)眾表演把孩子扔了。
孩子在哭,在找爸爸媽媽,父母躲在旁邊偷看……
他們戲特別多,還覺得自己很有趣,很有教育方法。
但是,心理學(xué)家們都說,這樣做,非常影響孩子的安全感。
對小小的孩子來說,這不是被父母拋棄了,而是被整個世界拋棄了。如果經(jīng)常被威脅,孩子可能會變成討好型人格,盡量讓他們滿意。
他們長大了,也總會擔(dān)心自己被拋棄,戀愛中會特別沒有安全感,動不動就要測試對方是不是真的愛自己。
他們甚至不管遇到多大的事,都不敢求助家庭。比如很多女生受騙了,甚至墮胎了,都瞞著家里。因?yàn)樗麄儾荒艽_定,父母是不是會永遠(yuǎn)站在自己這一邊。
08
你什么都做不好,養(yǎng)你有什么用
很多父母都喜歡上綱上線,因?yàn)楹⒆拥囊稽c(diǎn)小錯誤,就否定孩子的一切。
孩子摔了一個碗,就會罵,“你怎么什么都做不好,真是個廢物”。
孩子把書弄丟了,就會罵,“你連這點(diǎn)東西都保管不好,你還能做什么,真沒用”。
接下來父母就要進(jìn)入罵罵咧咧的模式了:
“養(yǎng)你有什么用?養(yǎng)你還不如養(yǎng)條狗……”
“生了你這樣的孩子,算我倒血霉,你怎么不去死?”
“我一生最大的失敗,就是生了你這種孩子…… ”
我們只是摔了一個碗,弄丟了一本書,一定要上升到這種高度嗎?
09
我什么時候答應(yīng)過你?
父母總是喜歡隨便承諾:
“別哭了,明天就去給你買玩具。”
“等你考了100分,就帶你去游樂場?!?/span>
當(dāng)我們問他們什么時候兌現(xiàn)承諾啊,他們仿佛失憶了,理直氣壯地說,“我什么時候答應(yīng)過你?”
他們經(jīng)常撒謊,問題是,如果發(fā)現(xiàn)我們?nèi)鲋e,他們會大驚失色,咆哮著說,你怎么可以撒謊?怎么可以不誠實(shí)???
這雙標(biāo),玩得好溜啊。
10
你怎么不去當(dāng)妓女?
有個女生說,她高考完了,想好好放松一下,就和幾個同學(xué)去吃飯唱K。
結(jié)果在路上碰到她媽,她媽當(dāng)場臉就黑了。
可能是那天她畫了個妝,穿了短裙;
可能是她身邊不僅有女同學(xué),還有男同學(xué);
可能是她媽心情不好吧。
反正她媽當(dāng)場就說,你打扮成這樣,要去哪兒?你要去做雞嗎?
她當(dāng)時真的很想死。
可是確實(shí)有很多父母,對孩子口不擇言,氣頭上,甚至?xí)谩百v貨”、“婊子”、“廢物”這種詞去形容自己的孩子——這些詞真的太重了,太傷人了。
最后我想說,對于以上所有的控訴,父母的反應(yīng)只會是:
“我什么時候說過這些話?”
對我們曾經(jīng)的傷害,他們往往都不記得了。
算了,跟父母,是很難講道理的。
只能說,我們由衷地羨慕那些從小到大都被父母贊賞、被父母無條件愛著的人,他們安全感特別足,他們有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自信,這些是我們無論怎么努力,都很難得到的。
父母一定一定一定要對孩子好好說話。
心理學(xué)家弗蘭克·卡德勒就說過,生命中最不幸的一個事實(shí)是,我們所遭遇的第一個重大磨難多來自于家庭,并且,這種磨難是可以遺傳的。
我們都不要成為自己曾經(jīng)討厭的那種父母吧。
昨天講了公司轉(zhuǎn)正答辯的事,大家都很感興趣,讓我多講點(diǎn)公司轉(zhuǎn)正答辯的事。
哎,我不是很想說,因?yàn)槲颐看味荚诖疝q中深深地受傷。
首先,因?yàn)槲乙恢毙觯總€參與答辯的員工,都罵我態(tài)度太不嚴(yán)肅了,警告我收斂點(diǎn),不要這么瘋癲。
特么到底誰是老板???
其次,上次有個員工在答辯中說,她從小就因?yàn)榧依锾绣X,而長期被排擠。在我們公司,大家對她挺包容的,沒有嫌棄她這么有錢……
她尤其感激的是,老板比她窮,比她老,比她丑,也沒有炒掉她。
她終于不用隱藏自己土豪的身世了。
這特么都是什么鬼????
我要告訴大家,這個討厭的人,就是李粒粒。
她每天穿著貂、背著愛馬仕來上班。
她還有個惡習(xí),動不動就要給同事們送包。
我希望她改正這個惡習(xí),學(xué)會給老板送包。
實(shí)習(xí)生:張花花 俞二花 申逗逗
本文顧問:范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