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趙(漢趙)是五胡十六國時期在中原大地上第一個由匈奴人建立的國家,從公元304年由劉淵在左國城建國到公元329年被后趙石勒所滅,前后共歷25個春秋。在這短短25年的時間里,先后共有五人登上帝位,國家的混亂由此可見一斑。前趙的建立,預示著中原大混戰(zhàn)的開始,也代表著司馬晉室對關中關東以及中原地區(qū)的掌控徹底喪失,而西晉王朝,也最終滅亡在了前趙的手里。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前趙的五任帝王以及與他們有關的那些故事。
前趙(漢趙)帝王世系圖
1 文皇帝劉淵。前趙的第一個皇帝劉淵本是匈奴人,但他為什么會有個漢人的姓氏劉呢?因為相傳他是冒頓單于和西漢和親公主的后裔。當年劉邦將一位宗室之女嫁給冒頓單于,此后這位和親公主和冒頓單于的后代就以劉氏為姓。東漢末年,曹操將居住在今天山西省境內的南匈奴劃分為南北左右中五部,任命劉淵的父親劉豹為五部之一的左部都帥。等到曹魏末年之時,劉淵作為人質居住在大魏的京城洛陽。劉淵幼年聰慧,少年時熟讀儒學及歷代經典,長大后身長八尺,孔武有力,精于騎射,當時人都認為他是個人才!等到西晉建立,晉武帝司馬炎在位之時,他曾召見劉淵與其交談,司馬炎對劉淵的氣度和才干贊賞不已,想給他委以重任。當時就有大臣對此堅決反對,認為劉淵非池中之龍,如果讓他回到大海,將來一定不可駕馭,再者他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委以重任,將來必成國家禍患,但是司馬炎并沒有聽進去。
西晉咸寧五年,劉淵的父親左部帥劉豹去世,西晉朝廷任命劉淵為代理左部帥。西晉八王之亂爆發(fā)后,劉淵在成都王司馬穎的推薦下,在鄴城擔任寧朔將軍、監(jiān)五部軍事。此時已出現(xiàn)天下大亂的苗頭,匈奴人也秘密謀劃,想趁此機會光復祖先的榮光。等到晉惠帝親征鄴城戰(zhàn)敗,并州刺史東贏公司馬騰、安北將軍王浚起兵討伐司馬穎之時,劉淵趁機給司馬穎建議,請求回去勸說匈奴五部的人馬前來為司馬穎助戰(zhàn),司馬穎同意,于是任命劉淵為北部單于、參丞相軍事,讓他回去召集人馬。劉淵一回到左國城,便立刻與西晉翻臉,他自稱大單于,聚眾五萬,定都離石。但考慮到當時晉朝的老百姓可能不甘心被他這個外族人統(tǒng)治,又想到大漢朝四百年的統(tǒng)治深入人心,自己的祖上又與漢朝和親過,是甥舅之國,于是便以漢為自己的國號,追封漢朝的歷代皇帝為祖先,將他們的牌位放入祖廟,于是四方前來歸附他的人絡繹不絕。不久,劉淵又遷都到了左國城。
劉淵自稱大單于之后,接連擊敗西晉并州刺史司馬騰派來剿滅自己的幾路大軍,進據河東,攻占蒲阪、平陽,于是河東、平陽各地都投降于他。西晉永嘉二年,公元308年,劉淵正式稱帝,開始將進攻的矛頭指向西晉的首都洛陽。同年冬,征發(fā)士卒,派精銳騎兵五萬進攻洛陽,此次發(fā)兵雖然曾一度進攻到洛陽城下,但最終還是沒有攻破洛陽城,在西晉方面頑強的抵抗下,最終兵敗退回平陽。西晉永嘉四年,公元310年八月,在即位六年之后,劉淵帶著滿腔壯志未酬的遺憾離開了人世,謚號光文皇帝,廟號高祖。劉淵的漢趙政權是西晉末年在中原地區(qū)建立的第一個少數(shù)民族政權,進一步把中原地區(qū)推向了戰(zhàn)爭和動亂,為后來的五胡亂華十六國紛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時局圖
2 梁王劉和。前趙的第二個皇帝劉和,是開國皇帝劉淵的長子。劉淵登基稱帝的第二年,劉和便被立為太子,等到劉淵病逝后,劉和順利繼承皇位,登基稱帝?!稌x書》記載劉和身長八尺,雄偉剛毅,一表人才,而且從小愛學習。但是他生性多疑,喜歡猜忌下屬,對人沒有恩德。
當年劉淵病逝前夕,招來宗族諸王,全都給他們加官進爵,委以重任,讓劉和的兄弟叔伯們都成為執(zhí)掌一方兵馬的輔政大臣。但西昌王劉銳(劉和的舅舅)和宗正呼延攸卻沒能入選顧命大臣之列,因此這二人心生怨恨,于是挑撥劉和,讓他對諸王采取行動,收回權利,劉和最終聽從了二人的挑撥。但是謀劃容易做起來難,劉和所任用的都是一幫酒囊飯袋,只會貪圖權利卻沒有半點政治和軍事的才能,他們首先發(fā)兵攻打諸王,最后反倒被諸王所敗,最終連同劉和本人在內全都被楚王劉聰所殺。劉和的被殺預示了前趙政權混亂的開始以及血腥與悲劇的結局。
動蕩不安的前趙政局
3 武皇帝劉聰。前趙的第三個皇帝劉聰,是前趙開國皇帝劉淵的第四子。在劉淵的兒子當中,劉聰絕對是最出色的一個。他從小聰明好學,熟讀諸子百家學說,擅長作文,工于書法,長大后又練得一身好武藝,絕對是冠絕一時的文武全才。父親劉淵起兵稱帝后,劉聰被任命為車騎大將軍,封楚王。
從一開始,劉聰率領的趙軍對西晉王朝來說都是最大的威脅。公元309年,劉聰與石勒等帥兵進攻壺關,擊敗了司馬越派來征討自己的部隊,占領了上黨及壺關一帶。雖說在進攻宜陽時遇到一點小麻煩,被弘農太守詐降夜襲所敗,但是他很快又整頓兵馬卷土重來,而且這一次勢頭更猛,兵鋒直指西晉的都城洛陽。洛陽的晉廷一片驚恐,但此時晉室還沒到山窮水盡的地步,他們迅速組織人馬抵抗劉聰大軍。恰逢此時此時,西涼太守張軌派來勤王的大軍正好趕到洛陽,領軍將領北宮純趁前趙軍立足未穩(wěn),夜襲劉聰大營,趙軍征虜將軍呼延顥被殺,兵眾潰退,前趙皇帝劉淵無奈之下只能下令劉聰撤兵,但劉聰堅持認為晉軍又少又弱,不可能堅持太久,此時絕不能撤軍,劉淵采納了他的意見。但此役最終因為晉軍的頑強抵抗和劉聰自己的指揮失誤,最終沒能攻克洛陽,雙方陷入僵持和對峙階段。這年年底,前趙皇帝劉淵再次下令班師,劉聰才罷兵回朝。
公元310年,父親劉淵病逝,大哥劉和即位,但劉和聽從小人之言發(fā)難攻殺諸王,劉聰被迫起兵反抗,最終殺劉和,取而代之自己做了皇帝。劉聰?shù)腔鶆倓側齻€月后,便派手下的大將劉曜、王彌、石勒等向西晉用兵,攻占了汝南、潁川等大片土地。公元311年,劉聰又派大將呼延晏出兵只撲西晉的首都洛陽,同時命令劉曜、王彌、石勒等派兵協(xié)助呼延晏,面對前趙軍隊又一次的瘋狂進攻,西晉朝廷終于支撐不住,全面潰敗。還沒等劉曜等趕到洛陽,呼延晏就攻下洛陽,俘虜了晉懷帝和羊皇后,西晉的宮室府庫被趙軍洗劫一空,文武官員及百姓死傷無數(shù),造成了歷史上著名的永嘉之亂。
永嘉之亂后,劉聰曾一度派兵攻占了西晉的長安和并州首府晉陽,但在西晉并州刺史劉琨等人的頑強反攻下又陸續(xù)丟失長安和晉陽,雙方進入暫時的僵持和對峙狀態(tài)。公元313年正月,考慮到晉懷帝留在身邊始終是個禍患,劉聰最終還是在平陽殺害了晉懷帝等一批投降的西晉大臣。劉聰殺害晉懷帝之后,多次派部將劉曜等人連續(xù)攻擊在長安稱帝的西晉皇太子司馬鄴,終于在公元316年攻取長安,俘虜了孤立無援的晉愍帝司馬鄴,徹底滅亡了西晉王朝。
劉聰在位后期,逐漸變得懈怠政事,醉心享樂,整日混跡于后宮婦人之中,更史無前例的設立了上、左、右、中四個皇后,朝政大臣被身邊一群奸佞小人所把持,許多忠直大臣在此期間或廢或殺。公元317年,劉聰聽信劉粲、靳準等人的讒言,廢黜并殺害了皇太弟劉乂,改立自己的兒子劉粲為太子。公元318年七月,劉聰病逝,謚號昭武皇帝。
晚年的劉聰醉心酒色
4 隱皇帝劉粲。前趙的第四個皇帝劉粲,是漢趙昭武帝劉聰之子。劉粲年少時就才能出眾,文武雙全。西晉永嘉四年,其父劉聰自立為帝后,劉粲被封為河內王。劉粲很早就從軍征戰(zhàn)沙場,頗有將相之才,他曾在圍攻長安的戰(zhàn)役中殺死了西晉南陽王司馬模,后來又與劉曜一起擊敗了西晉并州刺史劉琨,攻占了晉陽。
公元314年,劉粲被任命為丞相,兼大將軍、錄尚書事,封晉王,總領文武百官。此后,劉粲變得驕縱奢侈獨斷專行,親小人遠賢臣,刻薄寡恩,拒絕勸諫,并且大肆興建宮室,百姓晝夜勞作,怨聲載道。公元317年四月,劉粲設計陷害皇太帝劉乂謀反,并予以告發(fā),最終東宮屬官以及與劉乂交好的大臣、手下士卒一萬五千多人被誅,劉粲陰謀得逞,取代劉乂的儲君之位被冊立為皇太子。公元318年劉聰去世后,劉粲順利即位。
登上皇位后,劉粲變得更加荒淫無道,整日沉湎酒色,甚至將其父劉聰?shù)膸孜换屎竽脕砉┳约合硎?。他大肆誅殺老爹留給他的輔政大臣,將軍國大事全權交給奸臣靳準決斷。有人對他說靳準此人懷有異志,不可重用,但是他堅決不聽,反而更加寵幸靳準。最終, 靳準發(fā)動叛亂,在皇宮光極殿內將劉粲殺害,劉氏皇族男女老幼數(shù)百人被悉數(shù)斬殺,就連劉淵和劉聰?shù)牧昴苟疾环胚^,全部開棺戮尸,劉氏宗廟被付之一炬。
混亂不堪的五胡亂華
5 末帝劉曜。前趙的第五個皇帝名叫劉曜,也是前趙的最后一個皇帝。劉曜是前趙開國皇帝劉淵的養(yǎng)子,此人少年英才,文韜武略,工于書法,善于騎射,自比樂毅、蕭何,他從小就跟隨養(yǎng)父劉淵東征西討,在前趙政權立國的過程中立有大功,屢次升遷,一直做到相國,都督中外諸軍事。靳準作亂后,劉曜在長安起兵,與當時駐守在河北的石勒結成同盟,一起兵發(fā)平陽,討伐叛軍。靳準之亂平定之后,劉曜集團在政治上與石勒達成協(xié)議,他本人即位稱帝,但封石勒為趙王、太宰、領大將軍,以河內24郡為石勒的封地。
公元319年,劉曜改漢國號為趙,開始供奉、祭祀匈奴冒頓單于。劉曜稱帝后,面對關中、隴右一帶氐、羌等少數(shù)族以及西晉殘余勢力對自己的威脅,他以強硬的手段予以血腥鎮(zhèn)壓,此舉激起關中各民族人民的強烈不滿,一時間關中大亂,形式開始失控。后來,劉曜不得不聽取臣下游子遠的意見,采取羈縻懷柔的安撫之策,于是關中各地的叛亂漸漸停息。待收服關中之后,劉曜揮師西進,將矛頭對準了割據河西的涼州張氏政權,最終使得涼州被迫獻上牛羊、金銀、美女等向其稱藩稱臣。
在征服關隴,平定河西之后,劉曜雖然也起用了一些有學識的漢族知識分子作官,但始終沒形成一套成型的治國安民的之策。而此時,稱霸河北的石勒集團已經日益壯大,公開與漢趙政權翻臉。 公元325年,后趙石生進攻新安擄掠5000人而去 。公元326年,劉曜聯(lián)合東晉,派部將劉岳等一起進攻石生,一度攻克石梁、孟津等地。石勒迅速派出石虎率步騎五萬多人出成皋迎戰(zhàn),雙方戰(zhàn)于洛西,劉曜軍大敗,劉岳等人被俘,一萬多士族被坑殺,劉曜敗歸長安。司、豫、徐、兗等州郡都被石勒集團占有。
公元328年后趙石虎率兵進攻蒲阪,劉曜再次親自領兵接戰(zhàn),在高侯擊敗石虎,隨后乘勝進軍攻占洛陽。同年冬,石勒發(fā)重兵三路出擊進攻劉曜。十二月,雙方幾十萬大軍戰(zhàn)于洛西,此戰(zhàn)由于排兵布陣極不合理外加受實力所限,前趙軍隊全線潰敗,而劉曜本人也因為在戰(zhàn)前飲酒喝醉在撤退時墜馬受傷被俘,隨后被石勒所殺。劉曜死后不久,后趙軍乘勝西進,攻克上邽,殺死前趙太子劉熙及其文武百官,前趙王國至此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