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位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瑯琊山麓,始建于北宋慶歷七年(1047年),由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命名。范仲淹的“慶歷新政”失敗后,歐陽修受牽連。歐陽修被以莫須有的“張甥案”貶知滁州,但他能坦然面對,怡然樂觀,為政之余,陶醉于“環(huán)滁皆山”的景色。山僧智仙敬重仰慕歐公的學(xué)術(shù)文章和道德人品,特于山中建亭為他的游山助興。歐公以“醉翁”作為亭名,并由此創(chuàng)作出了《醉翁亭記》。
醉翁亭一帶的建筑,布局緊湊別致,具有江南園林特色。1956年,安徽省人民委員會決定將醉翁亭列為安徽省級重點文化保護單位。
陶然亭是清代名亭,現(xiàn)為中國的四大歷史名亭之一。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工部郎中江藻奉命監(jiān)理黑窯廠,他在慈悲庵西部構(gòu)筑了一座小亭,并取白居易詩“更待菊黃家釀熟,與君一醉一陶然”句中的“陶然”二字為亭命名。
陶然亭周圍,有許多著名的歷史勝跡。西北有龍樹寺,寺內(nèi)有蒹葭簃、天倪閣、看山樓、抱冰堂等建筑,名流常于此游憩,其知名度在清道光之后,堪與陶然亭相匹。
愛晚亭,位于湖南省長沙市湘江西岸、岳麓山清風(fēng)峽中,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為清代岳麓書院山長羅典創(chuàng)建,原名紅葉亭,后由湖廣總督畢沅,據(jù)“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的詩句,更名愛晚亭。
1983年,愛晚亭被湖南省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愛晚亭入選國務(wù)院公布的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湖心亭,中國四大名亭之一,位于西湖中央,在浙江省杭州市。在湖心亭極目四眺,湖光皆收眼底,群山如列翠屏,在西湖十八景中稱為“湖心平眺”。清帝乾隆在亭上題過匾額“靜觀萬類”,以及楹聯(lián)“波涌湖光遠,山催水色深”。
杭州西湖的湖心亭,在外湖中央一個小小的綠洲上,與三潭印月、阮公墩鼎足相對,成一個品字形。從前叫湖心寺,明弘治間被毀,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重建,后又再修?!逗耐た囱肥敲髂┣宄跷膶W(xué)家張岱創(chuàng)作的一篇散文。
“余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