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別表意不明
表意不明是指句子表達的內容、意思等使人不易了解(費解)或不止一種解釋(歧義)。表意不明的現(xiàn)象主要有:詞的多義導致歧義、不同停頓產(chǎn)生歧義、指代不明、數(shù)量詞兩屬等幾種類型。
(一)識別兩種表意不明類型
1.歧義
(1)因“多音多義”造成歧義
下面句子都存在因“多音多義”造成歧義的問題,請作具體說明。
①2017年底,小王還欠款一萬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漢語中有些字因意義不同而讀音不同,句中的“還”讀“hái”還是“huán”,意思是“仍”還是“歸還”?詞義不明。
②北京圖書館收藏著章太炎的書。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章太炎的書”詞義不明,是章太炎的著作,還是章太炎曾收藏的書?不清楚。
(2)因“結構不定”造成歧義
下面句子都存在因“結構不定”造成歧義的問題,請作具體說明。
①這部影片講述了一個身患重病的工人的女兒自強不息、與命運抗爭的故事,對青少年觀眾很有教育意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身患重病”是修飾誰的?是“工人”還是“工人的女兒”?表意不明。
②警察反復觀察了兩個目擊者提供的彈殼,并進行技術分析,確定它們和從案發(fā)現(xiàn)場得到的彈殼并不是出自同一支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兩個”是“兩個目擊者提供的多個彈殼”,還是“一個目擊者提供的兩個彈殼”?表意不明。
2.指代不明
下面句子都存在因“指代不明”造成歧義的問題,請作具體說明。
(1)這位前方記者采訪到的專家表示,C 919的試飛成功,標志著我國大型商用飛機的研制已經(jīng)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這位”是指“記者”還是指“專家”?指代不明。
(2)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生活中的他不像在銀幕上那樣,是個性格開朗外向、不拘小節(jié)的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是個性格開朗外向、不拘小節(jié)的人”可理解為他生活中的狀態(tài),也可理解為他銀幕上的形象,可把“不像在銀幕上那樣”移至句末。
(二)重點識別:歧義
表意不明這一類型的病句主要指歧義句。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除了運用雙關修辭格以外,如果同一句話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理解,那么這句話就是歧義句。歧義主要是由結構不定造成的。
1.結構不定造成歧義的幾種情況
(1)動詞的施動方向不確定而產(chǎn)生歧義
誤例:他在某雜志上發(fā)表的那篇關于飲食習慣與健康的文章,批評的人很多。
解析 “批評”的施動者和受動者不明確,是他在文章里批評別人很多還是別人對他的文章批評很多?可改為“……文章中批評的人很多”。
(2)動詞的支配范圍不確定而產(chǎn)生歧義
誤例:發(fā)現(xiàn)了敵人的哨兵。
解析 動詞“發(fā)現(xiàn)”的對象是“敵人”還是“敵人的哨兵”?表意不明確??蓳?jù)其中一種意思改為“哨兵發(fā)現(xiàn)了敵人”。
(3)介詞的管轄范圍不確定而產(chǎn)生歧義
誤例:警方對報案人稱圍觀者坐視不管表示憤慨。
解析 “對”的管轄范圍不明確,是“對”報案人表示憤慨還是“對”圍觀者的行為表示憤慨?表意不明確。
(4)修飾兩可而造成歧義
誤例:數(shù)百位戰(zhàn)斗英雄的親屬出席了隆重的表彰會。
解析 數(shù)量短語作為定語易出現(xiàn)歧義,“數(shù)百位”是修飾“英雄”還是修飾“親屬”?可將“數(shù)百位”調到“親屬”前。
(5)由停頓不同而造成歧義
在同一句話里,由于標點符號的位置不同,或者在閱讀過程中雖然沒有標點符號,但因句子比較長而需要停頓,若停頓的位置不同,也會造成意思上的很大差異。
誤例:只要你單位同意,報銷差旅費,安排住處,領取出席證的問題可由我們解決。
解析 由于逗號停頓的位置不同,原句可有幾種不同的意思。
【即學即練】
指出下列句子出現(xiàn)歧義的原因。
(1)開學后不久,王虹同學借張曉麗同學一本《唐詩宋詞選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借”的方向性不明確,“借進”“借出”兩可。表意不明。可將“借張曉麗同學”改為“借了張曉麗同學的”或“借給張曉麗同學”。
(2)松下公司這個14毫米厚度的新產(chǎn)品給人的視覺感受,并不像索尼公司的產(chǎn)品那樣,有一種比實際厚度稍薄的錯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有一種比實際厚度稍薄的錯覺”,是指“松下公司的新產(chǎn)品”,還是指“索尼公司的產(chǎn)品”?主語指向不明。
(3)這是名模孫燕攝于2012年11月的照片。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動詞的施受不明,可以理解為孫燕自己拍攝的照片,也可以理解為別人替孫燕拍攝的照片。
(4)山上的水寶貴,我們把它留給晚上來的人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停頓不明,“晚上來的人”有兩種停頓,兩種切分:一是“把它留給晚/上來的人喝”,意謂“遲到”;一是“把它留給晚上/來的人喝”,意謂“夜里”。
(5)一個外商投資的木材加工廠今年年底將要建成投產(chǎn)。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修飾兩可?!耙粋€”既可修飾“外商”,又可修飾“加工廠”。
2.辨別真假歧義
真歧義是指一句話既能這樣理解,又能那樣理解,使人無所適從。假歧義是指有的句子就局部看具備了歧義句的特征,但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不會讓人產(chǎn)生不同的理解。
【即學即練】
判斷下列句子是否存在歧義問題,并說明理由。
①那天,張平去找李南,兩個人恰恰在新建路相遇了。他說:“你來得正好呢!”
②張大娘完全懂得小虎子的意思。她笑瞇瞇地說:“你們自己干吧,爺爺會支持你們的。”
③有幾回,鄰舍孩子聽得笑聲,也趕熱鬧,圍住了孔乙己。他便給他們茴香豆吃,一人一顆。
④他去了三年了。
⑤這種辦法叫“蘑菇戰(zhàn)術”,將敵人磨得精疲力竭,然后消滅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有歧義。第一句說了張、李兩人,第二句的“他”不知指代誰。這里不宜用代詞,是誰說的,就應該把誰的名字重說一遍。②無歧義。雖然前一句提到了“張大娘”和“小虎子”兩個人,但后用的代詞“她”指代張大娘,不會引起誤解,因為“張大娘”是女的,“小虎子”是男的,一看就清楚。③無歧義。第一句說了“孩子”和“孔乙己”兩個對象,從“圍”可以看出“孩子”是復數(shù),“孔乙己”是單數(shù),所以第二句用“他”和“他們”兩個代詞,不會使人誤解。④有歧義?!叭ァ庇小靶凶摺薄半x開”“死”三個意思。⑤無歧義?!澳⒐健钡摹澳ⅰ蓖罢勰ァ钡摹澳ァ睒嫵芍C音雙關?!半p關”是有意使語句具有雙重含意,言在此而意在彼。該句表面上是寫“蘑菇”,實際意義卻是“折磨”,這是作者要表達的修辭效果,它不會讓人捉摸不定,無所適從。
(三)綜合識別、判斷
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如果冰箱具有多重存儲空間,這樣不同的食物就有自己適合的存儲空間和溫度,健康和新鮮就有保障了。
B.這次外出比賽,我一定說服老師和你一起去,這樣你就不會太緊張了,可以發(fā)揮得更好。
C.封龍山又名飛龍山,位于石家莊市區(qū)22公里處,早在戰(zhàn)國時期就已見諸史冊,漢唐以來一直是河北名山。
D.有些專家認為,肥胖的人由于不能容納更多的脂肪細胞而使這些細胞轉移到肝臟儲存引起胰島素混亂,從而引發(fā)糖尿??;也有一些專家對此有不同的看法。但最新的研究成果否定了這種認識。
答案 A
解析 B項有歧義,“和你一起去”的人,可以是“我”,也可以是“老師”。C項表意不明,“位于石家莊市區(qū)22公里處”究竟在什么方位沒有說清楚。D項“這種認識”指代不明。
【技巧點撥】
辨識表意不明,一看數(shù)量短語,數(shù)量短語與“的”同時出現(xiàn),常會產(chǎn)生歧義。二看多音、多義詞,它往往容易造成歧義。三看代詞,代詞如“這”“這些”“其”等在句中易出現(xiàn)指代不明的情況。四看“和”字,“和”既可作介詞又可作連詞,因為詞義不同,在句中作用也不同,容易產(chǎn)生歧義。
另外,通過變換節(jié)奏、變換輕重音朗讀也能檢查出歧義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