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一到麥子成熟,外出的人都要回來,因為全靠人力的時代,沒有自動化,沒有大型聯(lián)合收割機,映入眼簾的是鐮刀割麥子的場景。
麥子從地里割完,還要卷成捆拉到麥場里,家里有三輪車的就用三輪車,有牲口的用牲口,沒有牲口的就用“架子車”,小時候經(jīng)常用架子車當蹺蹺板玩。調皮的孩子后邊被爹媽追著打!
等慢慢長大的時候開始有了拖拉機,還記得小時候的拖拉機在三里地外都能聽到拖拉機的聲音,震耳欲聾,叫“?!币稽c不假,第一年拖拉機到我們村的時候,大人小孩一堆人圍觀。
哈哈 還記得這個東西嗎?你們那叫什么?我們叫“叉”和耙子。
下邊的場景,是否勾起你的記憶了,麥場地簡直就是孩子們的樂園,在麥垛子上瘋跑,當蹦蹦床,肆無忌憚的,捉迷藏,有時候跑著跑著累了直接鉆到麥垛子里睡著了,家里人好找!找到了又是一頓好打哈哈!有時候去麥秸垛里睡個懶覺沒準還能順手摸出倆雞蛋!
還記得老式的打麥機嗎?開始打麥子的時候幾乎每家把所有的親戚朋友都叫來幫忙;那時候累了大家直接蹲在地上,喝啤酒,或者健力寶,還有的拿上大桶裝一桶白糖水!順嘴啃張餅一頓中午飯就算了事啦。
麥子打完收回,等到天氣好的時候開始揚場,這還得有風,有風才能揚起來,這個工具,大家都知道吧!我們那叫“木掀”。風一來,鏟起麥子隨風揚去,借著風的力度把麥糠給吹去。偶爾出現(xiàn)了“妖風”,弄得滿頭滿嘴都是麥糠!
揚好的麥子收起來裝到化肥袋子里,一袋一袋的,小時候我的作用就是撐袋子,那時候個子很矮,都是用嘴咬著的,等裝好了大人給系緊了,趁著空閑時間,趕緊拿買整裝的麥子袋當跳馬玩。把袋子排的很整齊,一個一個的從自己胯下跳過去!
晚上回到家,通常開飯的時候都是把桌子搬到院子里吃飯,吃著飯吹著晚風,美滋滋的!
調皮的孩子遇到天氣熱的時候,大人忙沒顧得上管,就偷偷約上幾個孩子到附近的池塘去游泳洗澡。其實池塘里都是下雨時集成得水,孩子們就當好玩了。遇到大人過來,顧不上穿褲子光著屁股就跑!
這個每年夏天都見到,到了晚上,大家都在樹上抓知了,還記得小時候剛下過去,對著知了的洞穴往里邊灌水,一會就爬上來了。然后裝到瓶子里,等它慢慢的脫殼變成“嘛嘰嘹”!
這樣的生活,現(xiàn)在想想真的挺美好的,現(xiàn)在來到了城市里,有了家庭,孩子連蚯蚓都沒見過,真的挺為現(xiàn)在的孩子感到悲哀。那個時候的農(nóng)村真的回不去了,唯一留下的就是滿滿的回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