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序言--人力資源的風險管理
1、風險管理
在管理中,有一個專項領域叫“風險管理”,其本質就是研究因為各種“不確定因素”給結果帶來不可控,甚至是非預期的那個結果。在公司治理、ISO質量管理體系、項目管理等領域,都將其作為一個獨立的模塊進行研究。
就風險管理而言,管理學也總結出了它的最佳實踐模式:識別風險---分析與評價風險----應對風險措施----跟蹤風險,這四步。
在其中,最核心的領域就是“分析和評價風險”,其中的最經典的工具就是風險分析矩陣。根據(jù)可能發(fā)生的風險,以影響(后果嚴重不嚴重)和概率(可能不可能發(fā)生)兩個維度建立矩陣,從而區(qū)分出關鍵風險,加以重視,設計應對措施。
2、HR的風險管理
筆者,經常思考:在人力資源管理中有沒有風險?答案是確定的,哪怕是搞一次拓展訓練,調整一次工資,發(fā)一筆獎金,都有可能存在各種風險,有經驗的管理者,就會去預見這些可能性,設計應對措施,這就是人力資源管理中的風險管理。特別是員工關系領域,風險管理的內容,更加普遍和需要引起重視。隨著環(huán)境的日益不確定,HR的風險管理,越來越被大家重視,書籍也好,文章也好,不斷在這個話題上分享。
國外有個研究的結論是:人力資源的風險比其它職能管理的風險可能性都要大,但是準備度卻相對較低。這點的確值得我們深思!
3、最大的風險:關鍵員工的保留
人力資源管理中,風險點很多,根據(jù)一篇國外實證研究的結果,HR管理中,最大的一個HR風險是:關鍵員工的流失。因此,優(yōu)秀的人力資源的實踐會:識別出關鍵員工是誰?基于風險管理,對其在組織中的發(fā)展進行干預,從而實現(xiàn)人才的保留。
二、人才風險分析--IP矩陣
筆者在《人才盤點分析的矩陣集---九窗模型》一文中,就曾提出一種人才視角的哲學理念:人才就是那些“離職后,會給組織帶來巨大風險的人”!如何去規(guī)避這樣的人才流失,從而避免給組織帶來影響。這里筆者跟大家分享一人才風險分析與評價的IP矩陣,組織要定期盤點這個矩陣,發(fā)現(xiàn)組織需要花精力去保留的目標人才,做好人才的風險管理。
1、IP矩陣
首先,我們借鑒風險管理矩陣的思維模式,我們通過流失的可能性,以及流失后的影響,來定位人才風險在哪里?找到那些可能會流失并給組織帶去風險的人,做好干預措施,降低這些風險。從而讓組織的績效變得更加可持續(xù),塑造更高的組織健康度。
注:IP矩陣,也取廣泛的IP地址的意義,你要找到那個人才的風險地址!
這也是人才盤點工作中,應該有的功能和價值貢獻。很多時候,我們的人才盤點,都是正向盤點,比如誰績效高,能力強。筆者一直有個觀點:人才盤點要雙向盤,即要正向盤,也要負向盤。從不同的視角去洞察誰是人才!如同藝術中的正負形游戲!
當然,這個矩陣不難理解,關鍵是如何定位兩個坐標軸呢,這是整個方法論的細節(jié)。
2、Impact分析:
如果一個員工流失了,他會對組織產生什么影響呢?影響越大,人才的價值和風險就越高!筆者根據(jù)自己在項目中和理論中的歸納,提煉出以下4個指標:
財務指標影響:員工離職后,是否會對財務指標造成降低的影響。比如一個銷售離職了,某個客戶的合作也會終止。某個采購離職了,某個渠道的合作價格就會上升。
流程績效影響: 員工離職后,公司的一些流程是否會被擱置,需要較長的時間進行恢復。在工作崗位上,跨部門角色和功能越是強的員工,在這個指標上得分越是高。比如,一個市場經理離職了,公司發(fā)布廣告的流程需銜接,這個需要花費一點時間。一個薪酬經理離職了,后面的人要接上這個任務,完成得一樣穩(wěn)妥,或許也是需要時間,這就是該員工離職得流程績效營銷。
士氣氛圍影響:一個員工離職了,內部的團隊會感覺很受打擊,對團隊的凝聚力有所降低。比如,一個好領導走了,對團隊的士氣就會產生影響。我們需要去評價下該員工離職的在組織內的影響力。
品牌感知影響:一個員工離職了,市場會對組織的信心有所降低。比如,當初陸奇離開百度,就是該指標的影響很大。大多數(shù)企業(yè)在創(chuàng)始人離開組織,都需要去公關引導下,就是因為品牌感知影響較大,屬于”組織中的公眾人物“,這個時代,很多員工本事就是IP,他們是和企業(yè)的平臺合作屬性,不是簡單的雇傭。因此,IP流失,影響可想而知。
3、Possibility分析:
同樣的思路,有些員工雖然影響很大,但他沒有可能離職,那么這個人才的風險點不需要我們去過多關心,這就是大多數(shù)企業(yè)不會去做民企老總的滿意度,因為公司都是他的,他再不滿意,走的概率相對較低。筆者根據(jù)自己在項目中和理論中的歸納,提煉出以下4個指標,即4驅動因子:
待遇競爭性:被評價對象的待遇是否處在一個市場有競爭力的分位數(shù)上,比如一個IT工程師,你已經出到市場這個崗位的90%分位的待遇樂,那自然流失風險低樂!筆者經常請HR思考:這個被評價對象,是否能在組織外部,拿到更好的OFFER,人才的價值是否能被市場公允性。
關系和諧性:被評價對象是否在組織內部有一個和諧的人關系。推薦本書《社會性動物》,人是社會性的,組織也是一種社會形態(tài)的,人在這個組織的社會中,如果得到不到社會性需求滿足的話,我們假設離職的可能性更高!這也是很多做敬業(yè)度的工資,每年一樣的結論:員工因為公司而進來,因為領導而離開!上下級之間的關系,是員工離職的原因中出現(xiàn)最大的一個。過去筆記做過的項目中,都會有一個結論:離職員工大多數(shù)都愿意回到組織,但是都不大愿意回到員工的部門。
發(fā)展可能性:被評價對象,如果呆在組織中,還有發(fā)展的可能嗎?你能清晰地看到他的下一個崗位嗎?我們通常聽到一句話:我已經看到天花板了!成就動機越強,這個因素的驅動性就越強。
環(huán)境客觀性:所謂“人在江湖,生不由己”!生活和工作,很多時候有很多客觀性因素在影響我們,比如公司搬家,上下班2小時,再好的機會或許都會選擇離開。比如,老公去杭州,為何更好地生活在一起,就一起移民杭州了,等等。組織要了解人才的生活中諸多的'不可抗力'!
4、IP矩陣分析:
有了上述的I和P兩個維度的,各4個指標,我們就可以以量表的方式進行打分。兩種打分方式:3分制,高中低;或者是里克特五級量表。不論用3級還是5級,筆者都有個詳細的錨定描述可以參考,限這里文字和時間的約束,不做詳細分享。
這里,在人才盤點的時候,就需要形成每個員工的風險分析表,需要注意的時候,盡可能地,就一個指標下,所有人一起評價,這樣容易產生“內部一致性”的評價效果。打好分之后,就可以生成以下數(shù)據(jù)。
然后,基于數(shù)據(jù)進行矩陣呈現(xiàn),這里的公式是:可能性Possibility,簡稱P值=四個指標相乘,然后取四次方根。同樣的,影響性 Impact,簡稱I值=四個指標相乘,然后取四次方根。推薦,使用EXCEL中的POWER()函數(shù),可以幫助大家輕松取方根。
這樣有了人才對應的I值和P值,就可以出人才風險矩陣圖了,從而幫助我們更好地定位:在組織人才風險區(qū)中的人才。接下需要組織層面,與這些人才進行干預性溝通,防患未燃。
5、人才風險區(qū)干預:
這里主要介紹這個IP矩陣,具體干預的措施和選擇依據(jù),筆者不在這多家贅述。只是分享一個循證原則,既然進入了組織的人才風險區(qū),就說明有些指標項高,要干預,干預點就是去降低指標項。組織需要思考:要降低被評價對象的某個指標項,組織需要做什么?背后其實是組織能力的支撐。
三、結束語
本文,想跟各位讀者強調“3個1”
1個工具:IP矩陣,2個維度,8個指標,幫助組織看到人才的風險區(qū),識別組織的目標保留人才。
1種意識:人力資源也需要有風險管理的思維,像風險管理學習人力資源的風險管理。在我們的人力資源工作的各個節(jié)點都樹立其風險管控點,這是組織能力的進步。而人才,是組織最大的風險,這也是以人為本的出發(fā)點之一。
1份機制:在我們的人才盤點的過程種,嵌入“人才風險”的分析和盤點,為組織人才的洞察,開一扇新窗戶(視角)。
又一個模型,希望給大家的人力資源工作帶去啟發(fā)!
-- 作者簡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