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漢族,紹興府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長,號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漁隱、金壘、 金回山人、山陰布衣、白鷴山人、鵝鼻山儂、田丹水、田水月(一作水田月 )。明代著名文學(xué)家、書畫家、戲曲家、軍事家。
徐渭的書法長卷作品欣賞
徐渭從事畫藝,雖起步比較晚,但書法造詣很高。徐渭認(rèn)為必須表現(xiàn)“真我面目”,他對學(xué)書的態(tài)度是,更注重從前人吸取精華而表達(dá)自己的精神。他對王獻(xiàn)之、張旭、懷素、米莆、黃庭堅等書家的作品都曾認(rèn)真研習(xí),又取諸北魏碑體、經(jīng)體,但善于取諸家之神,融匯成自己的風(fēng)格,獨樹一幟。袁宏道對其評價很高,也說明其詩書畫風(fēng)格統(tǒng)一而又獨特。徐渭的書法先于他的繪畫成熟,早年即對書法有廣泛的研究,曾經(jīng)研習(xí)鐘蒜,二王,也曾研究索靖的字,評論其:“吾學(xué)索靖書,雖梗概而不得,然人并以章草視之”,認(rèn)為其字體有篆書筆意。
后期他繼承了宋代書法大家如蘇軾,黃庭堅,米莆的書風(fēng),但只取其精神。不著意于形似。尤其是蘇軾求新意于法度之外的思想,與他自由奔放的個性相符合。晚年徐渭的草書到達(dá)了同時代的極致,不同于陳淳大草筆法,徐渭的行筆如排山倒海,線條充滿了奇異縱肆的激情和力量。章法也不拘古法,其狂草作品,有時字與字的間隔幾乎不留。他狂草入畫的首要特征是運筆飛動放縱,另一個特點是筆勢連綿不絕。有些表面上不相連的墨塊點線,卻筆斷意連,真氣貫通。畫面中物象的筆墨結(jié)構(gòu),以草書的點劃加以組織。
縱30.8厘米,橫227.2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釋文:女芙館十詠。
《芙蓉》:一花流采著書邊,五寸芙蓉二月遷。側(cè)水羞生初試鏡,啼紅嬌殺未笄年。叢藜惡棘穿根切,大柳深江浸癭眠。戲取世間閨閣事,旌題霜色屋梁懸。
《芭蕉》:曾是將軍蒔菊余,尚遺秋雪—藤癯?;h香伴酒經(jīng)三主,錢樹涂銀散五銖。往往抱霜冰夜蝶,亭亭插帽朗晴萸。落英又道堪餐甚,坐看柴桑一事驅(qū)。
《美人紅》:蕭然長袖綠衫翁,聽雨勾風(fēng)事事中,大葉盡勝摩詰雪,高花那堪美人紅。即陪霜露秋墻萎,亦伴椒脂粉壁空。一樣連宵明月影,今朝先缺兩三從。
《玉簪》:玉簪抽影暗差差,半占荒階無盡期。小婦將花曾抱粉,饑人望葉擬挑鴟。紅芙暈?zāi)橂p俱映,綠髻搔頭一不施。定作蠐螬根葉想,化為蝴蝶等兒嬉。
《萱》:吳刀斷水水難分,借景忘憂憂轉(zhuǎn)頻。丹棘空長辭草鹿,白頭猶見倚門人。漸鄰惡雪屠冬候,別字黃花擾饌辛。葉上有蟲秋唧唧,汝南傷別北堂辰。
《藜》: 笑將一干嘗妻兒,病骨饑膓兩責(zé)之。多事去燃天祿字,安鳩來過老人眉。山林猛獸今誰是,早晚繁霜正爾持。他日短長憑杖者,人間數(shù)尺紫玻璃。
《雞冠》:百葉秋皋盡一飛,霜天孤爾伴鶉衣。錦纓未斗知誰絕,絳幘初籠聽漏歸。同腐憐儂終草木,高顛學(xué)鳳自儀威。少翁枉有彈塵物,半向南山額上巍。
《山楂》:如聞海鳥不宜牲,亦似山查便野生。紅后滿村量雀卵,秋來偏此只風(fēng)聲。對蘋犬馬傷孤抱,種豆遷談少一甥。奇來往細(xì)腰爭窖,蜜莫須移浸與東陵。
《野葡萄》:舊欄東畔野葡桃,亦是張騫大宛苗。既取夏陰飛作霰,詎嫌秋蒂累如椒。月蠕墻影霜蛇去,風(fēng)引藤香瓦獸飄。付與荒階隨意系,猶勝惡棘壞蘭梢。
《土菩提》:菩提五樹百顆懸,但策西功最爾先。點檢小魔空黑豆,糊涂大事有青天。雀餳晴向珠邊結(jié),舍利難飛死后燃。相伴荒涂行不久,維摩示病巳連年。
卷末自題:右十詠,一為芙蓉,次芭蕉、玉簪、諼(萱)、藜、雞冠、山楂、野葡萄、土菩提。天池山人徐渭。
釋文:春雨剪雨宵成雪,長堤路滑生愁絕。
軍中老將各傅書,二十四蹄來蹙鐵。
要客行湖一客無,高樓立馬問當(dāng)壚。
吳姬臉上胭脂凍,回道張筵待客酤。
湖中鯉魚長尺許,作羹送酒憐吳女。
城南畫角兩三聲,梅花吹落城南浦。
城南浦煙如縷,人歸馬亦還其主。
明朝湖畔雪晴時,還看青山插高處。
守宮夜落胭脂臂,玉階草色蜻蜒醉。
花氣隨風(fēng)出御墻,無人知道楊妃睡。
皂紗帳底絳羅委,一團(tuán)紅玉沉秋水。
畫里猶能動世人,何怪當(dāng)年走天子。
欲呼與語不得起,走向屏西打鸚鵡。
為問華清日影斜,夢里曾飛何處雨。
隆慶春之望后,時接初夏矣。
莼鱸既盛,二張君扶木以歸。
酒饌以既傾,書此為別。
天池道人渭。
縱30厘米,橫420.5厘米。
紹興市文管會保管。
徐渭《草書白燕詩卷》(局部),縱30厘米,橫420.5厘米。紹興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錄自賦《白燕詩》四首。該詩卷為后三首。1984年初移交紹興市文管會保管。
釋文:
西飛歲歲侯青陽。花發(fā)名園何處藏。天子郊禖呈瑞色。主人臺榭有輝光。輕翰掠雨綃初剪。小尾流風(fēng)練愈長。萬里東歸看易沒。海天元是白云鄉(xiāng)。 一時伴侶自應(yīng)稀。海路空長遇亦非。漢將玉門投老入。趙妃雪夜待人歸。孤回夏日搖寒雪。漸下秋空見羽衣。卻說朱門無可托。玉樓天上任高飛。 素壁紅芳照苑墻。沖花泛羽唼群芳。霜迷萬瓦單棲渺。草綠千堤片影涼。云母屏深低縞袖。水晶簾動拂流黃。西園蝴蝶渾無賴。暗粉飄塵上海棠。 白燕四首。書似鎮(zhèn)南朱內(nèi)史一笑。天池徐渭。
徐渭的國畫長卷作品欣賞
明代的水墨寫意畫迅速發(fā)展,以徐渭為代表的潑墨大寫意畫非常流行。徐渭憑借自己特有的才華,成為當(dāng)時最有成就的寫意畫大師。他的寫意水墨花鳥畫,氣勢縱橫奔放,不拘小節(jié),筆簡意賅,用墨多用潑墨,很少著色,層次分明,虛實相生,水墨淋漓,生動無比。他又徐渭的潑墨寫意花鳥畫,別開生面自成一家。其花鳥畫,兼收各家之長而不為所限,大膽變革,極具創(chuàng)造力。其寫意畫,無論是花卉還是花鳥,皆一揮而就,一切盡在似與不似之間,對筆下的四時花木,畫家運用勾、點、潑、皴等多種筆墨形態(tài),將牡丹之雍容、紫薇之雋秀、竹子之蕭疏、霜菊之孤傲、寒梅之挺潔的神韻刻畫的入木三分,分別舒展九尺與五尺的梧桐和芭蕉,直沖畫外,不見首尾,與密如驟雨的葡萄、虬如蟠龍的藤蔓構(gòu)成了巨大的張力,充溢在畫面中的縱橫之氣和豪放境界更是前所未有。他的水墨葡萄,串串果實倒掛枝頭,水鮮嫩欲滴,形象生動,茂盛的葉子以大塊水墨點成,風(fēng)格疏放,不求形似,代表了徐渭的大寫意花卉的風(fēng)格。豐富的運動軌跡與濃淡、徐疾、大小、干濕、疏密程度各異的筆蹤墨韻,無不具備振筆疾書的即興性和不可重復(fù)性,呈現(xiàn)出中國繪畫中最為強烈的抽象表現(xiàn)主義。這不是一般的描摹物象,而是藝術(shù)的加工,使其蘊含某種內(nèi)在的氣質(zhì)、精神,這種氣質(zhì)、精神又使欣賞者有如臨其境之感。徐渭筆下的南瓜、菊花圖,一氣呵成,驅(qū)墨如云,氣勢逼人,同時又恰如其分的駕馭筆墨,輕重、濃淡、疏密、干濕極富變化。墨法上既呈隨意浸滲的墨暈,又見控制得宜的濃淡。雖然被徐渭自稱'戲抹',然而在寫意中仍生動的傳達(dá)出了花果的不同秉性和生韻。它的梧桐圖,只以潑墨筆法繪其一小部分,卻有使人聯(lián)想到挺拔正直的參天梧桐。正如翁方綱所說:'紙才一尺樹百尺,何以著此青林廬??质抢诼淝д蓺猓拱氡痪聘鑷u唏。' 徐渭以其精湛的筆法,在似與不似之間,為欣賞者營造出一片開闊的審美天地。融勁健的筆法于畫中,書與畫相得益彰,給人以豐富的想象。
徐渭在繪畫中,將自己的書法技巧和筆法融于畫中,使人覺得他的潑墨寫意畫簡直就是一幅慷慨淋漓的蒼勁書法。正如張岱所言:'今見青藤諸畫,離奇超脫,蒼勁中姿媚躍出,與其書法奇絕略同。昔人謂摩詰之詩,詩中有畫,摩詰之畫,畫中有詩;余謂青藤之書,書中有畫,青藤之畫,畫中有書。' 他的《墨葡萄圖》,墨的濃淡顯示了葉的質(zhì)感,題詩的字體結(jié)構(gòu)與行距不規(guī)則,如葡萄藤蔓一樣在空中自由延伸,書與畫融為一體。徐渭的書法造詣很高,其跌宕縱橫的筆法有助于繪畫藝術(shù)的巧妙變化,如畫墨荷、葡萄,大刀闊斧,縱橫馳騁,沒有深厚的書法功力是難以做到的。徐渭曾做一幅《梅花蕉葉圖》,將梅花與芭蕉放在一起,并且在畫上題寫道:'芭蕉伴梅花,此是王維畫',顯示出徐渭與王維在某些構(gòu)圖上的源流關(guān)系。當(dāng)然,王維畫雪里芭蕉,更突出一種禪機(jī),即,使得雪的清寒與芭蕉的心空構(gòu)成畫面的宗教底蘊,而徐渭在這樣的畫面組合中,更突出一種超越時空的主體解放性。徐渭的書法和畫法都極為嫻熟,功底深厚,他的題字,如他的潑墨寫意畫,縱橫不羈,洋洋灑灑;他的潑墨寫意畫,融合了精熟的筆法,意趣橫生,極富韻味。
紙本水墨
30×1053.5厘米
南京博物院所藏
29.9×1080.1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紙本水墨
32.8×544厘米
美國弗利爾美術(shù)館藏
23×316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33.5×522.8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28.7×98.1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