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國刺繡郵票:刺繡,古代稱之為針繡,是用繡針引彩線,將設(shè)計的花紋在絲織品上刺繡運針,以繡跡構(gòu)成花紋圖案的一種工藝。刺繡是中國民間傳統(tǒng)手工藝之一,在中國至少有二三千年歷史。
(1)《清代刺繡郵票》:是以臺灣歷史博物館典藏的清代花鳥刺繡橫披為題材的郵票,原圖全長近5公尺,以紅絲綢為地,其上以七彩絲線刺繡花、鳥、草、木、云、石等,針法細密、敷色鮮艷,富麗中蘊涵雅致之美,堪稱清代絲繡佳品。全件紋飾色彩繽紛、生趣盎然,呈現(xiàn)百花盛開、鳥囀鶯啼,萬物欣欣向榮的繁華景象。
(2)顧繡《南枝祝慶圖》:此幅出自《清刺繡閬苑長春圖冊》第二開,畫面上一只畫眉鳥站在盛開的桃花枝上歡快的鳴唱,彷佛正在迎接春天的到來。每幅畫原稿極為寫實,繡者度其形式,精心摹繡。觀其繡幅,針線之細密,幾與繡地合一;設(shè)色之精妙,光彩射目;花鳥傳神之態(tài),較畫更勝。
(3)蘇繡:蘇繡即蘇州刺繡,我國四大名綉之一。蘇繡的發(fā)源地在蘇州吳縣一帶,現(xiàn)已遍布很多地區(qū)。清代是蘇繡的全盛時期,真可謂流派繁衍,名手競秀。蘇繡具有圖案秀麗、構(gòu)思巧妙、繡工細致、針法活潑、色彩清雅的獨特風(fēng)格,地方特色濃郁。繡技具有“平、齊、和、光、順、勻”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