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圓圓和三個男人
陳圓圓(1623―1695),原姓邢,名沅,字圓圓,又字畹芳,出身貧寒,因為家里養(yǎng)不起她,就把她送給了經商的姨父,陳圓圓的姨父姓陳,故改姓陳。
經商的姨父家庭經濟也比較寬裕,平時愛好聽小曲,陳圓圓從小耳濡目染的也漸漸地學會的唱曲。由于在姨父家從小就被當做大小姐一樣養(yǎng)著,陳圓圓也變得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明朝末年,社會動蕩、群雄紛爭,陳圓圓的姨父家道中落,生意也破了產,瞅著陳圓圓是個美人胚子,于是他就動了歪念頭尋思著把陳圓圓賣到了煙柳巷換糧食,就這樣,可憐的圓圓被賣到了秦淮河邊的青樓里。這里提一句,后來的“秦淮八艷”之一就有陳圓圓。
在青樓里,陳圓圓遇到了當時的江南大才子冒辟疆,兩人一來二去,眉目生情,互生愛慕。陳圓圓尋思著,公子有情我有意,何不把我贖回去,我無須名分,只求做個小妾服侍公子。然而,冒僻疆起初猶豫不決,這讓圓圓心中很是犯難。
陳圓圓像自己的閨蜜董小宛透露的此時,董小宛當時也是“秦淮八艷”之一,貌美如花,聽聞此事,她也中意于冒辟疆,并且主動親近,冒辟疆便和董小宛好上了。
在冒辟疆為難不知道贖誰之時,他得知陳圓圓已經被人贖走了,這才放了心。
贖走陳圓圓的正是崇禎皇帝和國丈田宏遇,由于當時田宏遇的女兒田妃病重,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他便把圓圓當作養(yǎng)女供奉給了皇上。
陳圓圓不光長的國色天香,又能歌善舞,很快便得到了崇禎皇帝的青睞,可苦于當時大明王朝正處于風雨飄搖之際,也無心沉迷于美色,田宏遇只好把圓圓留在家中,伺機行事。
當時吳三桂手握重兵,軍事能力出色,得到崇禎皇帝的寵幸,在國家動蕩不安的情形下,田宏遇想著討好吳三桂以求自保,找了個機會邀請吳三桂到家中盛情款待。吳三桂也是此時與陳圓圓相識相愛,田宏遇做了順水人情把圓圓送給了吳三桂。
奈何剛與吳三桂相識短短幾個月,清兵便攻打到了山海關,崇禎皇帝便急忙派遣吳三桂去鎮(zhèn)守山海關抵抗清兵,此時,農名起義軍李自成也逐漸逼近京城,用了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就攻破了京城,崇禎出逃東華門,最后在景山后的一棵歪脖樹上上吊自殺。
崇禎死后,李自成自立為王,改國號為“大順”,吳三桂得知此事,兩面受敵,一時陷入了僵局。一方面他覺得李自成部門只是一群烏合之眾,成不了什么大氣候,如果投靠他終將玉石俱焚。另一方面,如果投靠清軍的話,又要背負一輩子漢奸叛軍的罵名。
就在此時,吳三桂聽說李自成殺了自己的父親、燒了自己的府邸,還搶走了自己的愛妻,借著這個機會,吳三桂打開山海關,歸順清軍,領清軍入關滅了李自成部隊。
其實真正擄走陳圓圓的是李自成部下的一員大將劉宗敏。后人一直評價說吳三桂“沖冠一怒為紅顏”,說陳圓圓是紅顏禍水,把吳三桂的野心和大明王朝的衰敗都歸咎于一個弱女子的身上是缺乏理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