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成年的皇帝,基本都有十幾到幾十個不等的妃子,現(xiàn)代社會中,還有老婆和小三的區(qū)別,在古代特別講究禮儀和制度,幾十個“老婆”在一起,自然是有等級區(qū)別的。
后宮中的妃子,其實和朝堂上的大臣一樣等級森嚴(yán),只是她們主要工作是伺候皇帝,哄皇帝開心,為皇帝生兒育女,除了生育這個指標(biāo)可以量化以外,其他的都是憑皇帝高興了,總之呢,工作做的好的升官,做的不好的要降級。清代的后妃,一共分為八個等級,分別是:“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常在,答應(yīng)?!边@里除了皇后只能有一個以外,其他每個等級人數(shù)不限的
比如一個企業(yè)招聘,名校博士畢業(yè),通常入職以后起點可能開始就是一個項目主管,而職高??飘厴I(yè),大多數(shù)都是從實習(xí)生開始,后妃門入職的起點也類似,王公大臣家的女兒,有顯赫背景的,通常選秀女入宮后,開始就是皇后貴妃,而平民小吏家的女兒,入宮后多數(shù)起點只是貴人常在之類低級后妃。
我們舉幾個起點比較高的例子:
康熙的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輔政大臣索尼的孫女,入宮就是康熙的皇后。
乾隆的孝賢純皇后,富察氏,祖父是康熙初年的太子太保米思翰,父親是察哈爾總管李榮保,選秀女是被雍正指婚給當(dāng)時是寶親王的乾隆為嫡福晉(正妻),乾隆繼位以后理所當(dāng)然的被封為皇后。
有起點比較高的例子,自然也有起點比較低的
乾隆的孝儀純皇后。魏佳氏,父親是包衣奴才,入宮的起點只是一個普通的宮女,19歲被乾隆寵幸以后封為令嬪,22歲晉封為令妃,33歲封為令貴妃,后來生下皇十五子永琰,在被晉封為皇貴妃,直到永琰登基為嘉慶皇帝后,才母以子貴,被追封為皇后。
咸豐皇帝的孝欽顯皇后,(這個說慈禧太后,比較好認(rèn)),葉赫那拉氏,父親惠征在吏部任筆帖式,是負(fù)責(zé)一些抄寫工作的小吏,相當(dāng)于人肉復(fù)印機吧,17歲選秀女入宮后被咸豐封為“蘭貴人”,貴人并不貴,只是后妃中排名比較靠后的稱號,19歲的慈禧被晉封懿嬪,21歲的時候生下咸豐唯一的皇子載淳,22歲晉封懿貴妃,直到載淳登基為同治皇帝后,才母以子貴,被封為咸豐的皇后。
上面這些皇后中,或者通過強大的家族背景,或者通過個人不斷的努力加上機遇,達(dá)到了皇后這個后宮的最高點,其實還有更多不可勝數(shù)的女性,在后宮的晉級路上,倒在了半山腰從此默默無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