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內(nèi)容整理自明馮任修、張世雍等纂的《成都府志》。
一、官守
1、于璋: 陜西人,弘治年任成都府通判。
注:(清)沈清崖《陜西通志》載:于章,成化二十二年丙午科舉人,成都通判。
2、于濬:弘治年任茂州縣令。
3、于智:隋朝人,高祖時連旗黑水,王謙為鄰,式遏蠻陬,鎮(zhèn)綏蜀道。
注:(清)張晉生《四川通志》名宦記載同。于智為隋朝大臣,北周太師于謹之子,史書記載于智為朝廷平叛立過汗馬功勞。
二、科第
1、于輝祖 明弘治丙辰年舉人
2、于德昌:明嘉靖十六年丁酉科第,華陽人,嘉靖辛丑進士,忠厚正直,孝友著間,歷任戶部郎,疏陳時政,擢知真定府,剸裁有余,徐州兵備,值倭警,城外士夫百姓以城筑不得入,號哭城下,德昌遽令以竹籠數(shù)百,令軍士緣載而上,全活不可勝數(shù)。升河南大參,致仕歸,撫兄孤廷,婚產(chǎn)悉如己子,教成名儒,領丙子鄉(xiāng)薦第二,稱清白吏。
注:嘉靖二十年(1541年)辛丑科進士。嘉靖三十六年(1557)四月十九日,倭寇侵犯天長、盱眙,于是進攻泗州。二十四日,侵犯懷安。六月四日,兵備副使于德昌、參將劉顯在安東打敗倭寇。(明史·本紀·卷十八載);嘉靖三十四年于德昌刻《涇野先生文集》三十六卷本。
3、于德祐 :華陽縣人,明嘉靖庚子舉人。
4、于鶴,嘉靖丙午舉人。
5、于文蔚,新繁縣人,明隆慶元年丁卯舉人。
6、于廷采:字以獻,華陽人,萬歷丙子第二,人自幼力學,嫻文沉酣,百籍直窺,圣賢窾(閵)奧,尤重修行,篤倫為世家白眉,歷任潛山、太湖令,升南郡二守,不攜家累,一介不取,惟食淡茹蔬,蒞官多執(zhí)法,毫無曲徇,當路倚重,輒藉質(zhì)成,忌者啣之,令解皇木,廷采不避險難,慨然任事,會大水漂木,廷采自分待罪闕下,諸商素德之,悉愿為捐木補償,遂得如京,報竣,升浙江運同,廷采囂然之官,未幾卒。迨櫬歸,僅僅國書衣具而已。
注:萊陽有家譜和志書記亦有:于廷采,明朝,潛山縣知縣。縣志載:潛山知縣,甃潛西堤障河以會東流并修筑石閘民賴其利。查《潛山縣志》記載縣令于廷采為四川華陽人,且有傳。是否有志書記錯,待考。
7、于文登:明萬歷壬子舉人。
8、于亮才:新繁縣人,萬歷朝歲貢。
9、于宣:漢州人,萬歷朝歲貢。
三、其他人物列傳
于彥:字元美,漢州人,早失侍獨母,以婺在堂,然慈范素嚴,公隨分只,事曲書其孝。嘉靖中應貢,選重慶府教,母隨任就養(yǎng),一日因浴有疾,日夜吁天,祈以身代母,疾得愈,竟以憂母構疾,卒于任。
(整理:于洋、于之,上述文章及圖片材料版權歸原作者和【于姓的天空】所有,未經(jīng)同意引用、轉(zhuǎn)載發(fā)布請注明出處,隨意篡改核心文字及版權歸屬屬于侵權?。?/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