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谷詩歌在晚年達(dá)到巔峰,引來不少仰慕者,其中最為有名的是齊己。……騷壇樹赤幟,群賢拜下風(fēng)。謂為一字師,齊己亦英雄。試誦云臺(tái)集,無語非化工。……早梅一字師,齊己已不逮?;突驮婆_(tái)編,淋漓傳海內(nèi)。何以鷓鴣詩,膾炙于千載。兩人初見即有“一字師”之事,后來又共同訂正詩格,切磋詩藝。
鄭谷繪圖
齊己(861—940?),湖南益陽人,俗姓胡,名得生,父母早亡。少年聰穎,七歲就能作詩,并在大溈山同慶寺出家。曾經(jīng)到過洪州,居住于觀音院。亦曾到過袁州,與退居此處的鄭谷結(jié)為詩友。后來居在長沙道林寺,與湖南馬殷幕府中擅長寫詩的徐仲雅、廖匡圖、劉昭禹等人交游。齊己背上長有贅疣,被人稱為“詩囊”。他曾打算到西蜀游歷,行至江陵時(shí),為高季節(jié)興刻意挽留,并在龍德元年(921)做了龍興寺的僧正。齊己于是自稱衡岳沙門,與梁震等人交游,后死于江陵。
龍興寺舊址
齊己酷愛作詩,其《自勉》:“分受詩魔役,寧容俗態(tài)牽”,正是這種對于詩歌的熱忱和“俗態(tài)”讓他結(jié)交了許多詩人。在晚唐的詩人中,就交游之廣而言,很少有人能與齊己相比者。在齊己的交游中,有名的詩人有方干、鄭谷、羅隱、司空圖、陸龜蒙、曹松、李洞、沈彬、孫魴等人。與詩人交往,詩歌自然是主要媒介。齊己詩集中,不乏向人虛心求教者如《謝孫郎中寄示》《寄萍鄉(xiāng)唐稟正字》《寄鏡湖方干處士》等詩;也有與詩人們唱和者,如《荊門寄懷章供奉兼呈幕中知己》《答知己自闕下寄書》《寄酬高輦推官》等;還有后學(xué)指示門徑者,如《謝王秀才見示試卷》《酬洞庭陳秀才》《贈(zèng)孫生》之類。
方干繪圖
在齊己的方外詩友中,較為著名者有貫休、尚顏、文秀、虛中、無本、清尚、棲白等人。僧眾與僧眾的交往,共同的興趣當(dāng)在佛理之中,齊己詩中不乏此類詩作。不過從齊己的《酬西川楚巒上人卷》《覽延棲上人卷》《謝興公上人寄山水簇子》《謝貫微上人寄示古風(fēng)今體四軸》等詩看來,他們似乎很享受文人化的生活喜歡就詩歌進(jìn)行探討,而往往將佛法大意丟到一邊,如其《酬微上人》說:“古律皆深妙,新吟復(fù)造微。搜難窮月窟,琢苦盡天機(jī)?!?/strong>《勉詩僧》說:“道性宜如水,詩情合似冰。還同蓮社客,聯(lián)唱繞香燈?!?/strong>
貫休繪圖
齊己有詩集《白蓮集》10卷,又有討論詩歌技法的《風(fēng)騷旨格》一卷?!度圃姟穼⑵湓娂帪?0卷,共812首。其詩以律詩為主,其中七律228首,五律481首。此外還有七絕8首,五絕2首,古體43首?!端膸炜偰俊ぐ咨徏嵋吩u價(jià)其詩歌云:“七言律詩不出當(dāng)時(shí)之習(xí)及七言古詩以盧仝、馬異之體縮為短章,佶屈聱牙,尤不足取;惟五言律詩居全集十分之六,雖頗沿武功一派,而風(fēng)格獨(dú)遒?!?/strong>
《全唐詩》
齊己作詩不遺余力,喜好苦吟,《白蓮集》中“吟”字共出現(xiàn)35次。其《酬尚顏上人》詩云“還憐我有冥搜癖,時(shí)把新詩過竹尋”,《贈(zèng)孫生》詩說“道出千途外,功爭一字新”,這種“冥搜癖”和“功爭一字新”的精神正是他和鄭谷以及其他詩人相交的基礎(chǔ)。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