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勤勞的你除了按月有工資收入,還有勞務報酬、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這三項收入,是不是為新個稅施行后如何計算繳納發(fā)愁。朋友圈里全是高冷的文件,稅務小白表示看不懂。沒關系,小何教您輕松兩步計算新個稅。
01
首先明確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這四項所得,采取當年1-12月預扣預繳,次年3-6月匯算清繳的申報繳納方式。
其次明確計算個人所得稅的兩個基本公式,1、應納稅所得額=收入-扣除項目;2、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02
稅法的理論較為枯燥,稅務小白都不愿多看。話不多說還是直接舉例。
一、1-12月預扣預繳階段:
例一:小何2019年1月取得工資收入10000元。
第一步:應納稅所得額=收入-扣除項目
當月收入額:10000元
當月扣除項目:1、三險一金個人繳納部分;2、免征額5000元;3、專項附加扣除。
計算得出應納稅所額750=10000-800-200-50-1200-5000-2000
第二步: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應納稅所得額:750
在稅率表中找到適用的稅率,750在不超過36000部分,則適用第一級稅率3%,速算扣除數(shù)0
計算得出當月應納稅額22.5元=750*3%-0
通過計算得出,小何就當月的工資應當預繳22.5元的個人所得稅。
(如果對此計算過程有疑問的,可以翻看小何昨天的文章)
例二:小何2019年1月出去兼職講課取得勞務報酬取得6000元。
第一步:應納稅所得額=收入-扣除項目
收入額:6000元
扣除項目規(guī)定:勞務報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按八百元計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減除費用按百分之二十計算。
故扣除項目為1200=6000*20%
計算得出應納稅所額4800=6000-1200
第二步: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應納稅所得額:4800
在稅率表中找到適用的稅率,4800在不超過20000部分,則適用第一級稅率20%,速算扣除數(shù)0
計算得出當月應納稅額960元=4800*20%-0
通過計算得出,小何就當月的勞務報酬需要預繳960元的個人所得稅
例三: 小何2019年1月發(fā)明的專利取得特許權使用費2000元。
第一步:應納稅所得額=收入-扣除項目
收入額:2000元
扣除項目規(guī)定: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按八百元計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減除費用按百分之二十計算。
故扣除項目為800
計算得出應納稅所額1200=2000-800
第二步: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應納稅所得額:1200
稿酬預扣稅率統(tǒng)一為20%
計算得出當月應納稅額240元=1200*20%
通過計算得出,小何就當月的特許權使用費需要預繳240元的個人所得稅。
例四: 小何2019年1月業(yè)余寫稿取得稿酬收入4000元。
第一步:應納稅所得額=收入-扣除項目
收入額:4000元
扣除項目規(guī)定:
1、稿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按八百元計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減除費用按百分之二十計算。
2、稿酬所得收入減去費用后可以再扣30%。
故扣除項目為1760=800+(4000-800)*0.3
計算得出應納稅所得額2240=4000-1760
第二步: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應納稅所得額:2240
稿酬預扣稅率統(tǒng)一為20%
計算得出當月應納稅額448元=2240*20%
通過計算得出,小何就當月的稿酬所得需要預繳448元的個人所得稅。
以上就是預扣階段四類所得的個人所得稅計算扣除方法,基本平移了原來老稅法的計算方法。
例五
2019年2月,小何取得工資收入10000元,需要按累計預扣法計算,分兩步
第一步:應納稅所得額=收入-扣除項目
累計1-2月收入20000元
累計扣除項目:1、三險一金個人繳納部分;2、免征額;3、專項附加扣除。
計算出應納稅所得額:
1500=20000-1600-400-100-2400-10000-4000
第二步: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已納稅額(新增)
應納稅所得額:1500
在稅率表中找到適用的稅率,1500在不超過36000部分,則適用稅率3%,速算扣除數(shù)0
計算得出當月應納稅額22.5元=1500*3%-0-22.5
所謂累計預扣法,是不是很簡單,收入是累計數(shù),扣除項目也是累計數(shù),得出的應納稅所得額找稅率計算出應納稅額,再減去已繳稅金,就是當月應繳個人所得稅。
2019年2月小何同樣取得了勞務報酬所得6000元、特許權使用費2000元、稿酬所得4000元。計算方法不需要象工資薪金所得采取累計預扣法,計算方法同例二、例三、例四。
二、次年3-6月匯算清繳階段
例六:假設小何2019年財運較好,每月均衡取得上述四項收入,到2020年需要對這四項綜合收入進行匯算清繳。
第一步:應納稅所得額=收入-扣除項目
全年累計收入264000=(10000工資+6000勞務+2000特許+4000稿酬)*12
全年累計扣除項目:151320=111000+40320
其中:工資薪金扣除111000=(2250三險一金+5000免征額+2000專項附加扣除)*12
勞務報酬、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稅扣除40320
計算過程見圖
全年累計應納稅所得額112680=264000-151320
第二步: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已納稅額
應納稅所得額:112680
找稅率表,適用第二級超過36000不超過144000那檔10%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2520(參照預繳稅率表的速算扣除數(shù),分段計算與運用速算扣除數(shù)的結果是一致的)
全年已累計預繳稅款20046=(22.5+960+240+448)*12
計算得出2019年應補繳稅額:
—11298元=112680*10%-2520-20046
大家能看出什么了嗎,補繳數(shù)額為負的11298元,相當震驚吧。也就是小何通過匯算清繳可以申請退稅11298元。為什么會這樣?因為預繳時的勞務報酬、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稅的稅率基本是20%,而匯算清繳計算時適用10%的稅率。
03
總結:
1、個人除取得工資所得外,還有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時,正常情況下,次年是需要到稅務局進行匯算清繳的,因為預繳數(shù)額與匯算清繳數(shù)額不一致,需要多退少補。
2、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預扣階段平移了老稅法的計算方法,基本適用20%左右的稅率。匯算清繳時,這三項收入需要和工資收入合并,以合并后的收入減合并后的扣除項目計算出應納稅所得額,適用工資薪金稅率表,重新計算應納稅款。
3、個人所得稅法規(guī)定的各項個人所得的范圍:
(一)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者受雇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是指個人從事勞務取得的所得,包括從事設計、裝潢、安裝、制圖、化驗、測試、醫(yī)療、法律、會計、咨詢、講學、翻譯、審稿、書畫、雕刻、影視、錄音、錄像、演出、表演、廣告、展覽、技術服務、介紹服務、經(jīng)紀服務、代辦服務以及其他勞務取得的所得。
(三)稿酬所得,是指個人因其作品以圖書、報刊等形式出版、發(fā)表而取得的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是指個人提供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非專利技術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
工資薪金和勞務報酬所得最大的區(qū)別就是:工資薪金是在任職單位上下班,打考勤取得的所得;勞務報酬是臨時去幫助某單位做了某事,臨時可能是幾小時,也可能是幾個月,但是他不接受服務單位的管理,不用打考勤。比如某單位把機修工作外包給某人,機器壞了打電話讓他來修,不壞就不找他,這種性質(zhì)的所得,應該就是勞務報酬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