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禿、脂禿
處方治則:生發(fā)養(yǎng)發(fā)。鮮側(cè)柏葉90g,山柰45g,白酒700mL,浸泡7天后過(guò)濾裝瓶,以生姜切片蘸取本酒反復(fù)外搽,每日2~3次。
手足皸裂癥
處方治則:生肌護(hù)膚。青黛粉4g,甘草粉10g,另加紅花油15mL,香水2mL,麻油60mL,白酒20mL,攪拌均勻后瓶裝。溫水浸泡手足30分鐘后搓去死皮,外搽,每日2~3次。雙手應(yīng)禁止接觸洗潔精、肥皂、洗衣粉、洗手液、堿粉等。
頭部脂溢性皮炎
處方治則:去屑止癢??鄥ⅰ柞r皮、地膚子、白芷各20g,大黃、土荊皮、川楝子、黃柏各15g,側(cè)柏葉30g,連翹25g,加水3000mL,煎煮去渣,先熏后洗,3天1次,或外搽。
白癜風(fēng)
處方治則:祛風(fēng)增色。肉桂30g,補(bǔ)骨脂60g,水250mL,白酒250mL,浸泡,濾液存酒,外用。本藥酒只限軀干四肢處白斑,顏面禁用。同時(shí)口服如意黑白散:旱蓮草40g,白芷、何首烏、沙蒺藜各60g,紫草95g,每日1劑,研成粗散,每日3次,每次5~10g。
皮膚瘙癢癥
處方治則:祛風(fēng)止癢。菊花、馬齒莧各30g,苦參、地膚子、白鮮皮、川椒各15g,加水1000mL,上藥煎三次,每煎加水300mL,三煎后混合,熏洗或外搽,每日3次。
剝脫性角質(zhì)松解癥
處方治則:利濕清熱。蒼術(shù)、黃柏、白鮮皮、苦參各50g,加水2000mL,煎煮后去渣,浸泡患處,每日2次,每次30分鐘。
扁平疣
處方治則:殺滅病毒。馬齒莧、生薏苡仁、板藍(lán)根、大青葉、紫草各30g,加水500mL,煎煮2次,混合后待用。擦洗疣面,擦紅為度。每日2次。
女陰瘙癢癥
處方治則:殺蟲止癢。蛇床子30g,百部、鶴虱、苦參、雄黃各15g,加水2000mL,煎煮,頭煎與二煎藥汁混合后即成,每天熏洗2次,每次30分鐘。
女陰白色病
處方治則:活血化瘀。淫羊藿(仙靈脾)、川椒、蛇床子、苦參、土茯苓、艾葉、荊芥、防風(fēng)、黃柏、紫竹各9g,水2000mL,上藥分別水煎3次(二次、三次各加水300mL)混合后裝存。趁熱熏洗,每日2~3次,每次半小時(shí)。加減法:角化者加莪術(shù)、歸尾、紅花各3g;硬化萎縮者,加蜂房、莪術(shù)、白鮮皮各3g;苔蘚者,加馬齒莧、紅花、丹參各3g;萎縮者,加補(bǔ)骨脂、黃芪、紅參各3g。
隱翅蟲皮炎
處方治則:殺蟲解毒。元明粉15g,黃柏25g,紫草15g,加水1000mL,煎煮去渣,做冷濕敷,皮損干痂后可外搽,至愈。
甲癬
處方治則:殺蟲生甲。阿膠150g,尿素400g,滑石粉200g,克霉唑20g,水230mL。先用水浴燒杯加水適量,熱溶阿膠,攪勻加水后成380mL即可,待降低溫度于10℃以下,加入研細(xì)的尿素,拌溶后加入克霉唑細(xì)粉、滑石粉,攪拌混合均勻而成硬膏。先用75%酒精搽洗病甲待干,貼敷硬膏(厚約2mm),膠布嚴(yán)包,于第三天用消毒刀剝離,一般要即刻進(jìn)行,防止病甲風(fēng)干難剝。經(jīng)1~3次后除去病甲,每日浸泡米醋10分鐘,外搽甲癬藥水,直至新甲長(zhǎng)出。
小兒傳染性軟疣
處方治則:殺毒除疣。旱蓮草、馬齒莧各25g,冰片5g,50%酒精445mL,浸泡7天后,濾渣存酊。當(dāng)小兒拒絕“夾疣術(shù)”(怕痛)時(shí),可外用本品,每日2~3次至脫。
手足多汗癥
處方治則:清熱燥濕。蘿卜600g,萊菔子25g,明礬15g,水2500mL,煎煮30分鐘,去渣取汁,溫汁浸泡手足部30分鐘,每日2次,一般1~5天可愈。
尿布皮炎
處方治則:清熱祛濕。青黛、廣丹、冰片各10g,滑石粉20g。共研極細(xì)粉,裝入紗布袋內(nèi),外撲,每日4~6次。干燥后外搽紫草油膏即可。注意小兒腹瀉,禁止多洗,舊棉尿布最佳。
疥瘡結(jié)節(jié)
處方治則:化瘀消結(jié)。馬櫻丹250g,苦楝樹二層皮150g,水2000mL,藥物切碎后加水煎煮,至水有黏感為度,紗布蘸汁涂抹,每日3次,連用4天,停藥3天,再用藥3天為1個(gè)療程。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