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之旅(4)—— 夏宮噴泉花園 (原創(chuàng))
在圣彼得堡有兩座俄羅斯著名皇宮——冬宮和夏宮。如果把冬宮比作中國的故宮,夏宮則是中國的頤和園,其特色鮮明的建筑、精美的裝飾都在訴說著過去俄羅斯皇室的輝煌。一冬一夏兩個宮,是彼得堡必游之地,前文已介紹了參觀冬宮,本文介紹游覽夏宮噴泉公園。
夏宮坐落在芬蘭灣南岸的森林中, 彼得大帝為了建設(shè)要塞、堡壘經(jīng)常來往這一帶,1709年對瑞典的戰(zhàn)爭勝利之后,彼得大帝選中了這塊環(huán)境優(yōu)美,風景秀麗的寶地,決定建造一座龐大的宮殿。 工程始于1710年至1714年間,由俄羅斯、法國建筑師設(shè)計,彼得大帝親自參與宮殿園林的規(guī)劃設(shè)計,建筑豪華壯麗,被譽為“俄羅斯的凡爾賽”。葉卡捷琳娜大帝繼位后,再度聘請意大利建筑師擴建完善,使其成為一座恢弘壯觀,富麗堂皇的宮殿花園。
夏宮分為大宮殿、上花園和下花園三大主要部分。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我們重點游覽的是下花園,因為下花園是以噴泉和海景致勝,也是歷代沙皇消暑之處。
步入夏宮大門時,迎面映入眼簾的是這座金碧輝煌的夏宮教堂。
夏宮教堂大金頂
大宮是一座宏偉的兩層建筑物,聳立在一座數(shù)十米高的小山丘上,面向波羅的海。
夏宮花園以噴泉群集與鍍金雕塑著稱。
站在大宮前,居高臨下,下花園在我們下方展開:收目近觀,在一弘巨大的半圓形水池中央雕塑了一座高3米,重5噸的《參孫搏獅》的金色銅像;放眼望去,有一條水道通向海邊,它把下花園一分為二。
中軸線上的景觀壯麗而引人注目。
在噴泉群的圓形水池中央,聳立著《圣經(jīng)》中描述的大力士參孫和獅子搏斗的雕像,這就是著名的隆姆松噴泉。
大力士參孫用強有力的雙手將獅子的嘴掰開,泉水從獅子口中噴出,高達22米的水柱直沖藍天,情景壯觀、氣勢磅礴,是夏宮最大的噴柱。這一雕塑象征著俄羅斯在1700-1721年的北方戰(zhàn)爭中戰(zhàn)勝瑞典,獅子喻為瑞典,因為瑞典的國徽是一頭猛獅。
水池邊的美人魚雕塑
游客沿著兩邊的臺階走下去,這時我們看見水道兩邊由高向低遞降地排列7排大大小小的金色雕像。
據(jù)資料介紹,共有37座金色塑像、29座淺浮雕、150個小雕。有150股噴泉、2000多個噴柱就從這些雕像旁邊沖天而起,形成一片“大瀑布”(The Great Cascade),這是世界上最大的梯形的金色噴泉。
噴泉四周鍍金的精美古希臘、羅馬雕像,都是意大利藝術(shù)家的作品,逆光下雕塑褶褶生輝。
大瀑布下面有個圓形的小港,從這里引出一條人工運河直通芬蘭灣,我們沿著運河向海邊走去。
眼前展現(xiàn)的是波羅的海芬蘭灣一角:紅褐色的海灘,碧藍的海水,閑情的游客……
站在這平臺上能極目遠眺波羅的海,天氣好,海景安祥而平和 。
遠處就是瑞典海域吧!放飛想象穿越的翅膀,當年兩國撕殺搏斗惡戰(zhàn),海面上一定是炮聲隆隆,硝煙彌漫,海浪沖天。
我們從海邊轉(zhuǎn)過身來,繞過這花壇,沿人工運河的另一側(cè)河畔又往回走向噴泉群。
途中我們見到一個墳?zāi)梗@是為紀念 1941年10月4日至5日,波羅的海艦隊的陸戰(zhàn)隊員們曾在此地與法西斯侵略者進行殊死戰(zhàn)斗的英烈們。
從這個角度反著看大宮與噴泉群
夏宮中的亞當噴泉
夏宮仿佛是一幅立體畫,宮殿、雕塑、瀑布、噴泉、運河、森林、草地,藍天、大海,大自然的美景和藝術(shù)大師的精美作品巧妙地融為一體,給人們帶來了驚喜和美的享受。
在感嘆夏宮是世界上最美的噴泉花園時,不得不贊嘆彼得大帝不僅是一個強硬的統(tǒng)治者,也是一個富有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人!
游覽夏宮噴泉公園結(jié)束了,我們步出夏宮大門,向著旅游大巴走去。 路邊郁郁蔥蔥的草木令人心曠神怡。
隔著樹縫葉隙,見有一座精美的建筑屹立在湖水邊,原來這是一座宮廷教堂——圣徒彼得和帕維爾教堂,建于1895-1905年間,它是以獨特的新俄羅斯風格建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