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表現什么,我想傾吐什么,我全然不知!
每每睡前,思緒飄逸,回憶往昔,盡是童年。彈指一揮間,2121已悄然而去,2022就像春天的花香般迎面而來!
今天,已是不惑有余。但都與大岔河水有緣。出生于十里鋪,老人們叫這里為“河口子”,即為大岔河流入涇河河口之地,再加上習慣后綴用語“子”,便產生了十里鋪的早期名稱。二000年,我畢業(yè)于平涼師范后,工作二十余年來,又在大岔河畔幾個學校輾轉徘徊。吃著大岔河的水,吮吸著大岔河畔清新的空氣。感嘆道,大岔河水不僅養(yǎng)育了我,更哺育了她的一方兒女!
每天匆忙奔波于大岔河畔,卻沒認真細聽她的淙淙流淌之聲。今天,經過時,我不由得駐足,久久不愿離去,閱她的有力,閱她的純潔,看她的晶瑩,看她的剔透,看她濺起的水花。停止一切思想悅她的寧靜!驚嘆大自然的力量,就是這樣一股細流,心無雜念頭也不回朝朝夕夕日日夜夜分分秒秒一刻不停地向她的目標涇河徑直流去。我們看不見水源于何處,卻有這樣一股清流涌動,這難道不是大自然的神奇之處嗎?想想,崆峒區(qū)南部山區(qū)有土山和青石山,正是那些山上有不為我們知道的滲山水,泉水涌流為小溪,才匯成一條清流!誰能告訴我,到底是水高,還是山高?到底是石中有水?還是水源于石?再看,樹木栽在山頂的土上,不一定能夠成活。但一棵樹的根穿插于土與石之間,還裸露了部分根,卻枝繁葉茂。試想,這棵樹在展現旺盛生命力的時候,是誰向它輸送了強有力的養(yǎng)分,這就不僅說明了石頭中確確實實有水分的存在,更說明了青石本身就具有生命力,是不是?就如:某人天資聰慧又踏實勤奮,經努力后,事業(yè)飛黃騰達,成功了。假如此人生在動蕩的戰(zhàn)爭之地,會不會照樣如此呢?答案是否定的。試問,又是誰給予你肥沃的土壤和成功的條件呢?不言而喻,那是我們偉大的祖國,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偉大的中國人民!
小時候,每次走舅舅家,都是一件趣事,因為那時候大岔河水較現在就大得多了,河水深一尺有余,河面寬三五米,如遇下雨消雪漲河就更不用說了。那時不僅水大,過賢太溝口還沒橋,要踩著大裂石跨大步踏穩(wěn)走過去,那時特緊張,生怕把自己掉下去,現在想想,掉下去到底是悲是喜?
然而,就是這樣一條河,卻是我們崆峒老百姓的母親河涇河的一條支流,雖無文案記載,但她確確實實流入了涇河!《詩經.邶風.谷風》中云:涇渭分明,意為,涇水濁,渭水清,涇水流入渭水時,清濁不混。比喻界線清楚或是非分明??梢姏芩畾v史的源遠流長,所以,大岔河水歷史也不會短吧?再往前追溯,涇河是渭水的一大支流,而渭水是中華民族母親河黃河的一級支流,大岔河水又流入涇河,可見,大岔河水是母親河黃河萬萬千千支流的一分子。
曾經一段時間,經濟迅速騰飛,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但大岔河水黑濁難聞,涇水中我們小時候捕捉的蝌蚪小魚再也尋它不見。后經政府下大氣力治理,今天,又經河水清又清的大岔河,一群麻雀在河道尋食嬉戲,速拿手機記錄,卻驚擾了它們,遺憾地沒有拍到。如今,據游人拍攝,涇水岸邊時有白鷺,天鵝等稀有動物掠水而過,大河東去,涇水平靜且橫貫崆峒東西。崆峒青翠,涇水流碧。一幅天然美景躍然眼前!天還是那么藍,水還是那么清!
作者簡介:買福平,80后小學教師,文學愛好者。
朗讀者簡介:千瓏,一個愛好興趣廣泛,矛盾而又統(tǒng)一的摩羯座,魯迅說過人類的悲歡并不想通,但我希望可以通過聲音講述你的心情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