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餐是我們身體機能正常運轉的基礎,做到科學飲食、合理搭配,可以為健康加分。
若想把三餐的好處放大,抓住飯后半個小時尤為關鍵。飯后如果做了不正確的事,可能會發(fā)生危險。
相反,利用好這段時間做有益養(yǎng)生的事,對健康可謂事半功倍。
那么,三餐后半小時,分別適合做些什么?
早餐后半小時
吃點水果
早餐過后半小時,吃一點水果,是很好的補充。
最佳的選擇是一些維生素含量豐富的水果,比如獼猴桃、棗。早晨攝入豐富的維生素可以提神醒腦,保證一上午的工作效率。
按摩膝蓋
從中醫(yī)理論上講,早晨7~9點主胃經,胃經在中醫(yī)經絡里被稱作“長壽經”,經過膝關節(jié)。
飯后20分鐘左右,用手反復摩擦膝關節(jié),可以使胃經通暢。
敲打小腿外側
早餐后敲打小腿外側5分鐘,有助健康。這里有人體最重要的穴位之一——足三里。
飯后拍打可生發(fā)胃氣、燥化脾濕,有利長壽。雖然只是一個小動作,卻有益健康。
忌急于鍛煉
很多中老年朋友習慣早上鍛煉。但是,吃過早餐后,最好不要馬上運動,不然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如果運動強度較大,還會引起腹痛或胃腸道疾病,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也有危險。
午餐后半小時
打個盹
午飯后半小時是調整身體和精神狀態(tài)的關鍵時刻,中老年朋友,可以利用這個時間打個盹。
伸腰、踮腳尖、深呼吸
如果不能入睡,最好也要讓嗓子休息下,特別是平時說話比較多的人。
可以利用這段時間,伸伸腰、踮踮腳尖、做做深呼吸,都能提神醒腦。
喝杯酸奶
酸奶中含有大量的乳酸、醋酸等有機酸,它們不僅賦予了酸奶清爽的酸味,還能幫助形成細嫩的凝乳,從而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
同時,使腸道的堿性降低,酸性增加,促進胃腸蠕動和消化液的分泌。
并且,研究發(fā)現(xiàn),酸奶中的酪氨酸對于緩解心理壓力、高度緊張和焦慮感也有幫助。
忌喝濃茶
不少中老年朋友喜歡喝濃茶,但是飯后喝濃茶,會影響蛋白質的吸收。
長期養(yǎng)成飯后喝濃茶的習慣,還會妨礙鐵元素的吸收。
晚餐后半小時
做點家務
這段時間不妨做點家務,比如洗碗或者整理房間,既可活動活動,又不會對消化系統(tǒng)造成負擔。
喝水幫助脂肪代謝
餐后半小時喝些水,能夠加強身體的消化功能,幫助脂肪代謝。
忌急于洗澡和泡腳
這樣做會讓身體體表血流量增加,胃腸道的血流量則會相應減少,從而使腸胃的消化功能減弱。
建議先休息1~2個小時,然后再泡腳。
忌馬上活動
為避免出現(xiàn)身體不適,中老年朋友最好吃完飯后半小時再進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