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無敵長文,且干,沒啥圖那種,建議先收藏后觀看。
戶外現(xiàn)在火的有些莫名其妙,無論是國產(chǎn)品牌還是國際品牌均是一波漲價操作,原來的高性價比產(chǎn)品現(xiàn)在都也都向輕奢邁進了。各類五花八門從未聽過的產(chǎn)品線也應運而生,讓不少才入圈的小白們買了完全沒必要的單,講真,這很不值得買!
我們本篇文章就主要來聊一聊一沖三殼,沖鋒衣、風殼、軟殼、硬殼,每個品類都分為日常使用需求和戶外專業(yè)場景使用需求進行產(chǎn)品推薦。
在推薦產(chǎn)品之前,先了解軟殼、硬殼、沖鋒衣的區(qū)別(這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很多人是真的不知道),如果您了解,那可以直接劃到下一個主題~
“沖鋒衣”最早用于在登高海拔雪山時離頂峰還有2-3小時路程的最后沖鋒,這時會脫去羽絨服,卸下大背包,只穿一件較輕便的衣服輕裝前進,這就是“沖鋒衣”中文名字的由來。
早期的沖鋒衣無論是三層還是兩層,其表布一般都是相對堅硬的尼龍層,這本身很容易理解,作為戶外最重要的外層防護,防水透濕其實都在其次,堅固耐磨才是最基本的功能。但是進入到上世紀90年代,隨著面料科技的發(fā)展,沖鋒衣的表層已經(jīng)開始出現(xiàn)使用更為柔軟的材料來替代過去硬邦邦的表布,這種改進意味著戶外愛好者們對于沖鋒衣的功能要求已經(jīng)從傳統(tǒng)的堅固耐用走向舒適夠用的方向。
目前【沖鋒衣】一詞并沒有統(tǒng)一的官方定位解釋,當前主流的看法有三:① 硬殼=沖鋒衣,軟殼和風殼是單獨的產(chǎn)品;② 沖鋒衣包含軟殼、硬殼、以及三合一沖鋒衣,三個產(chǎn)品線,風殼為單獨的產(chǎn)品;③ 沖鋒衣包括軟硬風殼。
我個人更加傾向第三種說法,以下純屬個人理解,歡迎其他聲音留言討論~沖鋒衣和我們小時候說的運動鞋一樣,是一類場景使用的產(chǎn)品籠統(tǒng)的代稱,然而在戶外活動被更多人認知時,品牌根據(jù)細分場景研發(fā)了不同的產(chǎn)品線,因此才有了各類殼。比如小時候管跑鞋、越野鞋、徒步鞋、登山鞋等等都叫旅游鞋或者運動鞋,而現(xiàn)在很少有人再會用這個統(tǒng)稱去闡述自己的購買需求了。
為了便于大家的理解,做了個表??
影響三殼幾大屬性的主要原因其實源于大家所熟知的科技面料??
國外面料:沖鋒衣頂級面料-GORE-TEX、EVENT面料、Sympatex科技、Omni-Tech面料、Omni-Stop面料、Conduit面料等。
國內(nèi)面料:探路者WBW-TEX面料、WEI-TEX科技面料、DENTIK面料、FILTERTEC面料等。
使用較廣的是Gore-Tex面料,這種面料雨水不能完全滲透,且防風效果很好,空氣滲透率可以降到大約5L/㎡/s左右,也可以看成是完全防風。
新名詞“Windshell”——風殼/輕殼,在這個夏季頂替秋冬大火的 軟殼 Softshell 和 硬殼 Hardshell 被各類營銷號全網(wǎng)尬吹,說白了其實是就是“皮膚風衣”換了個名。這詞是怎么來的呢?追溯源頭,可能得問問【一鳥二象三鼠】。
但是必須要說!夏天咱們真得來個【風殼】~那么,風殼,什么時候穿?(專業(yè)線,還是有點科技在的)
山風漸起的徒步:輕量透氣易攜帶的風殼是春秋季節(jié)徒步的必備品。雖然徒步的節(jié)奏通常較慢,為了防止山地間的小氣候變化以及早晚溫差,一件功能性十足的風殼是不二之選。
溫度初降的跑步/騎行:風殼具有良好的透氣性、防風性,及一定的彈性,盡管跑步通常選擇T恤、短褲,但風殼能在氣溫較低的清晨和冬季環(huán)境下,給予身體額外控溫防護,免受寒風侵襲。
換季的都市空調(diào)房:風殼采用輕薄的材料,通過保持面料的干燥,維持透氣性能、控溫,從容應對都市中空調(diào)房的室內(nèi)外溫差,成為皮膚“空調(diào)”,隔熱降溫。自由應對室內(nèi)外場景切換,舒適更便捷。
作為戶外產(chǎn)品尖端科技的第一試水產(chǎn)品就是硬殼,他作為極限環(huán)境探險必備裝備代表著戶外產(chǎn)品的最高水平,科技下放的第一承接者就是軟殼,所以不少人總是分不清這兄弟二人。
講到這里,必須要先說說廣為人知的戶外品牌排序【一鳥、二象、三鼠/巴塔、四狐/黑鉆/大螺母】,排名第一始祖鳥,排名第二猛犸象,從第三開始就有了很多爭議,土撥鼠/攀山鼠/巴塔都有自己龐大的粉絲用戶群體;第四名北極狐、黑鉆、山浩(大螺母),同樣誰也不服誰。在后文的產(chǎn)品推薦中,我們一一講解。總之【殼的世界】就是充滿了飛禽走獸。
還需要強調(diào)的一點:戶外服不是日常通勤裝,因此不要用常服的舒服度、彈性、透氣性等等去衡量戶外服飾??吹讲簧偃ツ旮L買硬殼的朋友瘋狂吐槽:這玩意又貴又難穿,捂汗算了還咔咔作響
建以上基本0戶外經(jīng)驗且也沒有戶外計劃的朋友如果想要來件戶外衣,選軟殼!軟殼沖鋒衣相比于硬殼沖鋒衣強大的防水、透氣性能,軟殼更注重于保暖、防風,兼顧防潑水功能。軟殼沖鋒衣適合都市通勤,偶爾氣候不太惡劣的戶外活動也可以應對。
軟殼是啥?
感興趣的可以看下 軟殼的詳細介紹以及發(fā)展史??點擊圖片??【軟殼才是以一當十的戶外悍將!】
簡單概括就是:兼具透氣、防水、保暖、舒適的外套。
雖然軟殼也屬于沖鋒衣類別,但是和硬殼的寬松、肥大風格比起來,軟殼休閑、時尚、有型有款。
軟殼的種類,可以根據(jù)場景需求選擇??:
1、高透氣性、低防水性和保溫性
2、低透氣性、高防水性和保溫性
在此??基礎上,又可以細分為輕、中、重三種??:
1、輕量、彈力材料彈力剪裁、高度透氣、適合干燥天氣下戶外活動;
2、中等重量、相對厚的彈力材料,中等透氣,一定保暖性,適用于高燥寒冷的氣候使用;
3、厚實面料,內(nèi)層抓絨,犧牲了彈性用來應對復雜的氣候環(huán)境,適合寒冷潮濕環(huán)境;
---先把老大ARCTERYX 始祖鳥扔前邊,再說其他
GAMMA是始袓鳥中最經(jīng)典的軟殼,屬于戶外全天候(ESSENTIALS)系列,始袓鳥對GAMMA的定義是“帶彈力的防風雨中間層或外套,高度透氣防磨”。GAMMA分別有SL、LT、AR和 MX四個細分款,始祖鳥又有明確的定位。
-ARCTERYX 始祖鳥輕戶外軟殼需求:
跑步或輕裝快速穿越等劇烈有氧運動:選TRINO系列。
城市內(nèi)日?;顒踊蚵眯校?選SOLANO系列,外觀簡約,功能足夠足夠。
---軟殼必須要提到 MAMMUT 猛犸象
猛犸象是軟殼衣的鼻祖,猛犸象目前在國內(nèi)最知名的軟殼就是Ultimate系列,Ultimate經(jīng)過多次的升級,現(xiàn)在已經(jīng)來到了第七代。
---不得不說的Marmot 土撥鼠 神衣
在戶外界有一件廣為流傳的衣服——“神衣”,他就來自于Marmot 土撥鼠。神衣”,并非特指某一件產(chǎn)品。它是擁有DriClime?內(nèi)襯的一種Marmot夾克外套,因為功能強大,在戶外的穿著非常廣泛,而被大家稱為神衣。
DriClime?,是由兩種不同纖度的紗線組成的雙組份編織物,由超細紗線制成,具有很強的吸濕排汗性能,并且重量非常輕。這種針織編織物的外部較粗的紗線為毛細結構呈打開狀態(tài)的長絲紗線,它們能夠?qū)⑵つw上的濕氣導向更易蒸發(fā)的網(wǎng)襯的背面,從而保證穿著過程的舒適性。
DriClime?的主要關鍵點在于它的三維立體結構。當濕氣從內(nèi)層布料排除時會被擴散至外層布料的表面蒸散掉,提升排汗快干的效率。
于此同時,他還具備防潑水的性能 ?? 。用一句話來總結就是:它具有很強的吸濕、排汗、速干性能,兼具防風防雨。
神衣的重量在200g左右,經(jīng)過壓縮后只有拳頭大小,可便攜收納進自身口袋中。
DriClime 系列服裝早在 1993 年就獲得了《Backpacker》的編輯選擇獎,2002 年獲得金獎,2008 年獲得環(huán)保獎等等。歷經(jīng)二十多年,如今依然沒有任何一個品牌能制造出超過 Marmot 這一系列的服裝。足以見得神衣系列的強大。
Marmot 家的軟殼按照面料的厚度分為M1、M2、M3三個檔次;M1 最厚,M3 最薄,不過即使是最薄的款式,也和咱們普通的外套面料差不多。整個 M 系列都具有剪裁緊密、防水、耐磨、透氣的特點,并且都主打輕量和運動靈活。
這個咱們也團過。
如果你有攀冰、登雪山、極地探險、長距離長時間徒步、重裝徒步等戶外運動習慣,建議你可以來一件硬殼,想買來日常穿一穿的朋友還是回到軟殼那部分內(nèi)容好好看看?;蛘哌x擇產(chǎn)品推薦中的【輕量】的產(chǎn)品??
(注:部分品牌把硬殼的定義等同于沖鋒衣,但沖鋒衣并不等于硬殼)
-繞不開的Arc’teryx始祖鳥
① Arc’teryx始祖鳥硬殼分Alpha、Beta、Zeta三大系列,這三個系列沖鋒衣,始祖鳥都有非常明確的使用場景設定。
Alpha:極簡設計,適用于攀登與高海拔環(huán)境。
Beta:用途最廣,適用于各種環(huán)境的高效能產(chǎn)品。
Zeta:注重舒適性,適用于輕量健行與多日健行。
alpha適合高海拔極限戶外;bate日常戶外最實用,適合國內(nèi)大部分驢友;zeta適合平時郊區(qū)散步。
② 這三個系列又分5個子系列,每個子系列也有非常細膩的產(chǎn)品定位,專業(yè)度依次從上到下,越靠上,就越結實耐磨,但也越重越不透氣、穿起來舒適度越差,SV最結實耐磨,SL最輕便。
SV:適用惡劣氣候
AR:適用全環(huán)境
LT:適用輕量
FL:適用敏捷&輕量
SL:適用超輕量
根據(jù)①②,就會有10余款沖鋒衣,以Alpha SV的「N100p-X 3L GTX Pro」 為例,N=Nylon尼龍:100=布料的丹尼數(shù),數(shù)字越高越耐磨;p=polyester聚酯纖維:X=布料具有高性能的重量比,即兼顧輕量和強韌:3/2L=為3/2層布貼合;r=rip-stop抗撕裂。
Mountain Hardwear MHW 山浩(大螺母)
(我個人很喜歡的一個戶外品牌,就是國內(nèi)太難買了),北美頂級戶外品牌,產(chǎn)品以頂級科技材料的使用,創(chuàng)新型設計、精湛工藝和一流的裁剪水平而著稱。山浩的硬殼沖鋒衣尤其出名,擁有自己研發(fā)的高科技防水透氣材料Dry.Q。Dry.Q 面料是Mountain Hardwear 在eVent的基礎上改進,按照防雨透氣能力從高到底分為DRY.Q elite、DRY.Q Active、DRY.Q core。
Klattermusen 攀山鼠,到攀山鼠,國內(nèi)廣大戶外愛好者所熟知的就是被稱為“秘銀鎖子甲”的Mithril Kevlar軟殼沖鋒衣。(咱們還在開團)
面料使用了用于防彈背心的Kevlar凱夫拉面料,是世界上最硬的沖鋒衣。攀山鼠堅持百分之百使用可回收科技面料,曾獲得可持續(xù)發(fā)展獎,其經(jīng)典軟殼沖鋒衣Mithril曾獲得過歐洲戶外產(chǎn)業(yè)金獎。
關于攀山鼠,老蓋有篇專門的文章:
最后,最近老蓋一直在測試一款攀山鼠 Mithril Jacket 軟殼夾克﹣秘銀 。十月一老蓋去新疆徒步,因為氣溫更低,選擇了軟殼作為行進服,除了廣為人知的始祖鳥伽瑪系列,其實攀山鼠也有一件相當不錯的軟殼。
它在抗風與保暖性兩者之間取了一個不錯的平衡點,因為十月一不是很冷,這件Mithril Jacket 軟殼夾克戶外春夏秋三季穿著沒有問題。秘銀軟殼采用寬松版剪裁,有一個高的保護性舒適襯里衣領,延伸的背部和彈性袖口,既保持溫暖,又具備一定的抗風性。
該款彈性織物經(jīng)過第三方瑞士藍標認證,并使用知名巴斯夫Ultramid環(huán)保再生性聚酰胺。
這次在貢嘎環(huán)線,海拔4500m的勒多曼因冰川,我上身穿了壓縮衣+vale,氣溫5度左右,大風環(huán)境下,不覺得冷。
衣服的防風性能并不是特別強,如果太強透氣性又會有損失,這兩個點我更希望透氣性能更好,因為如果很大的風,我就穿上沖鋒衣就行了。通常情況下,并不會有那么大的風。
最后,祝所有熱愛戶外的人,都能遇到好衣服,也都能有錢。謝謝大家能耐心看到這里,~~感謝昨天開團下-Mithril Jacket 軟殼夾克的粉絲。
關鍵 不到2張半毛爺爺就到手,偷著樂吧。希望你們跟老蓋一樣度過一個完美的秋天。特別推薦這個色。
感謝大家再次能看見老蓋。老蓋以后會經(jīng)常過來,大家想看什么,老蓋給大家提供點見解。鞋服類都行,隨時留言或者私信老蓋就行,。其他家庭矛盾,老蓋無力應對啊。哈哈